量子科学打开超导大门:可利用自旋电流控制超导电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2-22

20171222092227_3d4fd4.jpg

▲科学家利用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镜(Cr探针)研究C2磁序的超导体表面。极化电流可在局部诱导C4磁序。C4状态下的低能量自旋涨落无法介导电子之间的配对时,超导现象消失。

美国和韩国科学家发现,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使一种铁基超导体(下文简称IBS)的局部区域在超导和非超导态之间翻转。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12月1日刊发的《物理评论快报》中。该研究将为超导体的认识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作为该研究中多种神奇的材料的一种,IBS具有在低于某温度时几乎零电阻导电的性能。目前,科学家仍在对该材料电/磁行为进行复杂的原子水平上的研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IBS显示的奇特性质与超导性和磁性的共存有关。科学家研究了由锶(Sr)、钒(V)、氧(O)、铁(Fe)和砷(As)等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由交互的FeAs和Sr2VO3层组成。

研究人员利用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镜(SPSTM①)检测了IBS的磁性和电性能。研究中,电流处于自旋极化状态,即其电子倾向于具有相同的自旋——一个电子造成的微型磁场,可像磁铁条一样指示方向(“上”或“下”)。

通常,IBS的FeAs层具有强超导性,并有特定的磁化顺序(简称磁序)倾向(C2磁序)——这都基于它的原子磁场(反过来讲,也基于电子自旋)。SPSTM测试结果显示,在注入的自旋极化电流足够高的情况下,可诱导FeAs层出现不同的磁序(C4磁序)。在同样的局部区域,超导性神奇的消失了。

“据我们所知,这既是首次利用局部探针在实体空间观测到这一现象,也是首次从原子级别证实了磁性与超导性之间的相关性。”Jhinhwan Lee(论文通讯作者、韩国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物理学家)在接受Phys.org采访时讲道。Lee及其团队使用反铁磁性铬②(Cr)探针的SPSTM研究了自旋电流控制超导性。他们将Cr探针与未极化的钨(W)探针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低偏置电压下,扫描结果接近。而当偏置电压升高(Cr探针),样品表面开始改变,显示出C4磁性对称。即便偏置电压再次降低,C4磁序也不会改变。尽管在经过特定温度下的热退火(热处理)后,C4磁序也会消失——但在该温度下,FeAs的任何磁序都会消失。Lee及其团队对此的解释为:C4状态下的低能量自旋涨落无法介导电子之间的配对。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电子配对,违背了其相互排斥的规则,最终导致了超导性。

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两种理论,一是基于自旋涨落的配对理论,这主要针对铁基超导体中的电子配对。二是假设电子轨道中的涨落是关键。Lee及其团队认为其研究结果至少在超导体中倾向于支持前者。

Lee对此作出了展望:“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将会延伸至利用自旋极化(非极化)电流控制磁性与超导性,并对反铁磁性记忆器件和超导控制晶体管的制造产生一定影响。” 

注解:

①一种精密仪器,其原子能化金属探针与样品并不接触,保持量子级的距离,二者之间施加的偏置电压使电流在探针与样品之间流动。

②反铁磁性材料自身原子的磁场以上-下交替的模式排列,因此它拥有的迷你杂散磁场可以在无意间消除局部超导性。这种情况在铁磁性探针(如其他SPSTM研究人员使用的铁探针)中也会发生。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编辑:程建兰

来源:https://phys.org

铁基超导 量子科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