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馆创新发展论坛在遵义举行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7-12-29

  12月28日,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业协会主办、遵义市科协承办的“全国科技馆创新发展论坛”在遵义举行,原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全国政协十届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善衍,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有利、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庞晓东、遵义市政协副主席陈晓灵,贵州省科协党组成员、贵州省科技馆党委书记、贵州省科技馆馆长杨泳滨,黑龙江省科技馆党委书记德晓龙,合肥市科协副主席、合肥市科技馆馆长柏劲松,郑州市科协副主席、郑州市科技馆馆长崔光伟等领导同志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庞晓东主持,遵义市政协副主席陈晓灵代表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致辞。来自中国科技馆和部分省(区、市)、市(地、州、盟)科技馆的同仁,贵州省内6个地级市科协,遵义市15个县(市、区)科协和23个学会(协会、研究会)等100余人出席论坛。

20180102193228_cc08da.jpg

  陈晓灵向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了遵义的历史人文特色和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长期以来,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公共科普文化服务供给,投入3.5亿元建成投用遵义市科技馆;注重推动科普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强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普网络化信息化,深化拓展科普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此次论坛在遵义成功举办,必将为遵义市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新要求推动科学知识传播向科学思想传播转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强调,全市科协系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借此良机,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遵义市科普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20180102193229_dd828a.jpg

  论坛上,徐善衍作题为《科技馆创新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从我国科技馆发展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和探讨我国科技馆创新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这两个方面对科技馆的创新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创新发展是科技馆的生命,也是它的本质特征,在科技馆的创新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建馆理念;坚持多元化发展,努力打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特色;坚持为社会发展与大众生活服务,力求实现科技馆与大众的互动;要关注当代科学博物馆主题,不断细化、分化,而内容走向交叉或融合的趋势。

20180102193233_1e3b20.jpg

  德晓龙作“科技馆展示策划回顾与思考”报告,分别从建馆初期的展示策划、开馆运营后的展示策划、与国外展示策划的比较与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柏劲松作“科技馆可持续运营”报告,分别从创新发展、展示内容、展教活动、基础管理四个方面对科技馆可持续运营进行了报告。指出:展示内容的更新改造带动了展教功能与服务功能的全面升级;展览教育的推陈出新带动了服务功能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实现由点向面的拓展;基础管理的改革创新推动支撑功能逐步完善,是实现展教功能、保障服务功能的根本保证。

  崔光伟作“追求科技馆效益最大化的实践与思考”报告,指出科学教育是科技馆的基本功能,努力使科技馆常展常新,让科技馆社会效益最大发挥。

  赵有利作“科技馆免费开放政策”报告,指出科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公益性”彰显到了最大、把门槛降到了最低,保证了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有利于发挥宣传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馆发展创新,提高工作水平。(摄影:张忠亚;撰写:马廷贵、程瀚颐;审核:刘采成)

遵义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马炯

 

来源: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gzast.org/xhxw/zyxw/9036.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