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助推卫生事业创新引领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1-04

近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昆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健康界传媒承办的“2017医学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院士论坛”在昆明召开。论坛主题为“引凤筑巢 科技创新 助推引领健康云南”,包括两院院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和全国近500位院长在内的近千名嘉宾参加此次论坛。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名誉会长秦银河在论坛讲话中指出,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主席的思想贯穿了坚定的信仰信念,贯穿了鲜明的人民立场,贯穿了强烈的历史担当,贯穿了内在的创新精神,贯穿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特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的伟大思想为指引,不断开创卫生工作建设发展的新局面,着力在“十个体系”建设上转型创新,引领引跑。 

一是创新医疗服务体系。依据国家医改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前瞻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构建以医院管理市场化、集团化,建设运营自主化、法人化、机构发展协同化、互补化,资源配置科学化、有序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建立以研究型医院,临床型医院,全科型医院为基本架构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体制上管办分开,类型上自主多样,功能上面向基层,路径上分级诊治的医疗服务模式,完善结构优化、层次清晰、任务明确、普惠民众的医疗服务机制。 

二是创新医学教育体系。汇集国际顶级教育资源,构建以“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基于云的教育服务、云端一体的服务设施及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数字化教学、远程化教学和智能化教学的方法路径,打造教育品牌鲜明的院校教育、规范化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新型医学人才教育体系。 

三是创新医学研究体系。建立以医疗为主体,教学为保障、创新为核心、转化为取向,且协同高效、联合开放的医学研究新体系,健全以“松散+实体”、课题研究加学科发展相融合的协作机制,在神经医学、老年医学、生殖医学、肿瘤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生物医药研发、人工智能、医学信息等方面早出成果,出大成果。 

四是创新康复医学体系。建立以医院康复为主导、社区康复为辅助、家庭康复为依托、信息网络为平台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完善躯体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职业层面全维康复新模式,推动康复医学由传统模式向仿生、模拟和控制等智能化模式转变。 

五是创新健康养老体系。融合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增设养老机构,增添老年专业课程和学科。发展智能监控系统,使便携、移动、居家式医疗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养老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体化。 

六是创新健康管理体系。把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作为卫生与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建立多维动态、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的健康管理体系,实现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人群的全覆盖,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维护,健康理念、健康素养、健康政策和健康方式的全面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七是创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安全保障需求相匹配的动态卫生监测、风险管控、医药研发、灾害救援体系,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传染病防控的合作机制,对“三防”医学诊断试剂、新型疫苗、防治药品、防护器具能独立研发,有备可用。 

八是创新医学信息体系。建立方便快捷、覆盖面宽、选择性大的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医学大数据平台、物联网技术平台、影像诊断和病理 检验共享平台及智能管理公共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健康数据、病理资料、数字影像、身份识别、药品器材的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 

九是创新健康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健康服务业、健康制造业和相关供给侧创新产业,形成“医、药、械、研、产、用”六位一体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重点开展生物技术、免疫技术、分子材料、纳米药物、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和个体化医疗的成果转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进健康产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十是创新健康旅游体系。充分挖掘与利用国内生态资源和医疗资源,创新“医、护、康、养、住”闭环模式,构建旅游休假、运动休闲、养生养老一体化的健康旅游新平台,打造国际健康旅游休养区,推出健康预测、诊断治疗、功能康复、养生养老、心理咨询、营养膳食等项目品牌,催生生态体验、旅游度假,体医结合、健康维护的体系化、链条化、融合化的国际性健康旅游的新业态。 

新时代新召唤,新征程新挑战。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敢于担当,为实现 “健康梦”“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

十九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