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为何发生了室壁瘤?阜外医院赵世华等研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11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阜外医院赵世华等发表研究称,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全面准确地评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而心脏超声诊断心尖部室壁瘤漏诊率达68.0%

研究者称,磁共振不仅能够显示左心室心尖部的结构及运动变化,还能够识别心肌组织学特征,是目前临床上评估此类疾病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方法。

研究者发现,合并心尖部室壁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占68.0%),92.0%的患者伴有临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及呼吸困难等,12%的患者有肥厚型心肌病家族史。

磁共振结果显示,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患者多伴有收缩期左心室中部梗阻(40.0% vs. 0%)及心尖部心腔闭塞(92.0% vs. 56.0%)。

研究者认为,由于左心室中部梗阻,及左心室心尖部心腔闭塞,梗阻以远部的心腔内压力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低及心肌缺血等,从而心尖部心肌收缩功能逐渐减低,逐渐发展为心尖部室壁瘤。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扫描显示,76.0%的患者出现瘤壁透壁性强化,出现瘤壁透壁性强化的室壁瘤大小与未出现透壁性强化的室壁瘤大小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室壁瘤的强化方式也间接提示室壁瘤的形成有可能是一个慢性、逐渐发展的过程,由较小的室壁瘤无强化,逐渐发展为心内膜下强化,最终发展为较大的室壁瘤伴有透壁性强化。

研究分析了2010 1 月至2017 12 月期间在阜外医院经磁共振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患者25,并同期内按性别、年龄匹配25 例不合并室壁瘤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来源:zhongguoxunhuanzazhi 中国循环杂志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M4NzkyMA==&mid=2651231040&idx=4&sn=7612bdb8568850c2dd8342ef22d19514&chksm=8415c27fb3624b6943b5e61a193af8d5eb908338aeb68bbcde6801deaeaceaf30e02cd8bcfc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阜外医院 肥厚型心肌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