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国人工智能梦之队——姚期智院长研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15

来源:AI城市智库

近日,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姚期智院士在上海受邀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并接受现场采访,以下是部分采访实录:

wt_a42302020716155109_dc2704.jpg

记者:十年之后,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

姚院士:人工智能最终的理想是广义的普遍的人工智能,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代替人现在所做的一些高端的工作,最极端的想法就是也许有一天它可以取代科学家的工作,譬如说在数学上面,它能够证明新的数学原理,在物理方面,它能够告诉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发现新的行星。但是我们现在和真正广义的人工智能之间,距离是非常遥远的,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人工智能实现由弱到强,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突破口是什么?

姚院士:人工智能,是科技制高点,谁能够掌握它,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所以中国一定要在人工智能方面尽快实现突破,在世界上争取我们的地位。现在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应用绝对赶得上世界很多地方,甚至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是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还是处于比较缺乏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出人才,一定要给他们好的环境,激励他们从事基础研究,这是推动人工智能未来突破的一个不二选择。至于说到最后的结果,最重要的突破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产生,我觉得我们不能够知道但是乐见其成。我们政府对于科学发展这么重视,所以我觉得我们一旦开始,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我们的成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愕。

记者:经过这场疫情,整个世界的格局在重新发生一些变化,那么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

姚院士:我们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基础研究,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培养出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能的博士,我们需要有一个很成熟的系统,有足够多的最高端的人才,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这些博士来。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引进人才,把出道5年10年,已经做得最好的人,把他们引进回来。这些人才在中国不但能够产生科学成果,让我们不只是在应用上,而且在原创性的研究上都能够跟得上世界;同时这些人在我们的大学系统里也能够培养出最好的博士人才。我们一旦把这个系统打通了,那就是我们人才的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我觉得其实唯有我们自己自给自足,我们才能够真正面向世界,才能够让整个世界都愿意跟我们交流。

wt_a62312020076155110_e0217c.jpg

记者:2004年,您放弃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踏上归国航程,是什么促使您作出这个决定?

姚院士:大概20年前,可以看到在美国前5名的计算机系里面,华裔的教授非常少,我想我差不多一个手可以数出来。我强烈感觉到我们中国也应该培养一些真正在国际学术界有创新的人才,这是清华找我回国而我欣然应约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些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都是一流的,但是进了大学以后经过了4年,出来反而有点自卑了,比不上国际顶尖大学的学生了,我看了我是觉得很心疼,那时候就觉得有一个责任。

记者:从创办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姚班”,到创办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智班”,您的初衷是什么?现在来看达到您的预期了吗?

姚院士:在清华我们能够收到世界上金字塔顶端的最好的本科生,这些学生他们学什么都可以,可以学生物,可以学数学,可以学物理,可以学计算机。现在这个时代是个交叉学科的时代,我在清华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科,也鼓励他们去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方向。从技术角度来讲,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给他们一个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材料,老师只是做一个模范,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也可以这样,那么这些顶尖的学生在一起,他们彼此促进会越来越好。

我们开始的时候也只能够开很少几门课,慢慢地我们招收了更多的教授。我非常高兴的是我回国以后这16年,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的毕业生已经10多届了,有很多现在都已经在美国前5名的大学执教了。我可以说我们现在中国的这些一流大学和本科生也到达了国际的最好水准。

记者:人工智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关于人工智能目前最前沿的研究集中在类脑智能和脑机互联,到底是让机器拥有自主意识,还是让人脑控制机器大脑,我们要选哪条路?

姚院士:我也确实不希望有一天我们周围都是机器人,然后我觉得这些机器人都比我聪明,那么我在这边干什么呢。我们现在还有时间,我们现在发展超级人工智能的时候,就必须要做一些防备,就是保证这些机器最后还是以人类意志为主旨。当然怎么样能够让机器充分发挥它的效率?因为你如果和机器说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你就听我的,我给你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一个非常呆板的,是无法发挥它的效率的。如果你希望这个机器能够对你有更大帮助,你就需要给他更多的权利,能够让这个机器有机会和人类有一个对话,因为有些事情你并不是马上就能知道要怎么做,而机器能提醒你,给你一些方案,然后你再告诉他你的选择。但是这个机器在设计的时候,你要有一种数学的方法,你要让这些机器不会做出一些伤害人类的事情。

记者:人工智能这项高昂投资的科技背后,是否可能蕴藏着商业操控和技术垄断的隐忧?

姚院士:我们常常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初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所以到底我们人类社会要走向什么方向?我觉得不见得一定要走向一个完全效率化的方向,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最终极的目标,并不见得就是要用越来越少的成本,生产越来越多的物质。我觉得还好我们没有走得那么远,不然现在的科技会使少数的人掌握更多的工具,我们还有机会能够让更多人的声音被听到,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社会力量的制衡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姚院士在此次大会上还提到,他认为人工智能理论将有三个新的方向:神经拓扑结构、隐私保护学习、可控的SuperAl (超级人工智能) 。

在姚院士看来,AI现在面临的挑战,我们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理论来分析,这种分析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挑战,从而获得一些启迪和启示,找到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现在的应用来自于过去的理论研究,而现在做的理论研究会在未来某一天推动巨大进步。

他还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行业,在人工智能方面获得的成果往往源于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学科之间的合作,如果没有其他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不可能取得如此快的发展。

谈到人工智能理论的新发展方向,姚期智认为将有3个新方向:首先是神经拓扑结构,这是神经网络演讲的新视角;其次,隐私保护学习是第二个新方向,这里面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方计算的结合;第三,姚期智认为可控的SuperAI也是重点,“也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超级人工智能,我们如何设计有益的超级智能还不威胁人类,依旧是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隐私保护学习,姚期智提到,将人工智能与多方计算技术相结合,有望实现数据隐私保护,“ 假定有很多不同的当事方,你需要将各方的数据结合才能通过AI挖掘到重要结果,但所有当事方的数据都具有隐私属性,且当事方不希望把这些数据交给第三方,那我们就可以采纳多方计算的做法,即让计算的结果不去揭秘这个数据属于谁,甚至不必去揭秘这个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密码学来实现这一目标。”

来源:aicitys AI城市智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g3Njc0NQ==&mid=2650988243&idx=1&sn=960fb53f7bb21cc1fecd459b3ba83dc8&chksm=8b5f1f75bc2896639dcded49f440f509f1fe4eac859e0c9a3fb36181908816fc0c54a790338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人工智能 姚期智 数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