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一个科技管理工作者看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3-08

春光绚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召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本届政府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在报告中,克强总理首次作出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论断,寓意深远,这也成为2万字政府工作报告中串起各章节有关科技创新工作的一根红线。

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过去五年科技创新工作,以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做好新时代大文章,更大程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殷殷期盼、庄严承诺。

中国创新跑出“加速度”的基础较为雄厚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这些成就的取得,奠定了中国获得创新“加速度”的现实基础。

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工作,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对这些创新成果如数家珍。报告所列成果可以这样理解和把握,一是从科技创新实力来观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显示全社会研发投入正在集聚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有效为中国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及科技创新成果运用提供战略保障,成为中国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物质基础;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是中国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直接展示。二是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来看,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尖端科技成果与科技创新创造造福民生成果快速涌现,交相辉映,改变了古老华夏之邦的国际形象,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大威力。三是从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来看,“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各行业领域变革越来越深刻,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和质量表现亮眼,全国创新创业生态越来越好,推动了经济转型与动能转换;四是科技创新在服务民生、改善生态环境、振兴乡村、国防强军等方面,也都作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这一结论,是对科技创新在过去五年发挥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总理有底气提出“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回顾五年取得成果的同时,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中国积极推进一系列“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着力激发社会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工作,由此带来“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的结果。作为一名科技管理工作者,对总理报告中的分析深有感触。过去五年,中国在迎接各类风险挑战中,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扎实,抓住了破解难题的要点。报告集中阐述了四方面工作,一是重点改革工作,包括改进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自主权、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等。这些改革,巧打“七寸”,较大力度破除了阻碍科技创新活力和潜力迸发的体制机制障碍,广大科研人员奋发拼搏、成果辈出,中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拥有量快速跃升,技术交易额翻番,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二是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新设14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这些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以点带面带线,带动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三是继续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普惠性支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这些激励举措提升了企业创新活力和能力,带动着全国范围企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四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孵化体系,优化创新生态,这些工作以多主体全方位推进创新推动发展动能的积极转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诞生,发展新动能显现。过去五年的科技创新工作,抓住了重点关键环节,不仅催生了丰硕的创新成果,也极大地优化了中国科技创新创造环境,这是总理能够提出“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的制度基础。

中国创新跑出“加速度”应尽快变基础为能力

面对新时代、新格局,中国创新要跑出“加速度”,仅靠现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远远不够,还需要把基础转化为能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克强总理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着力点,分三方面对2018年科技创新相关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

这三方面部署,也是2018年开启“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的重要举措。

第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从报告阐述的内容来看,它关注的是通过一种综合布局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其中,它所强调的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以及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等,与传统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任务存在差异,这里既有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探索开展的新型科技创新工作,也有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反思和相关重点工作的调整,需要相关机构在2018年的工作中深入研究,加快落实与实施。

第二是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从报告对此项工作提出的要求来看,深化改革、“为创新松绑”、下决心砍掉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是做好此项工作的主基调,这是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与潜力的关键举措,是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制度保证。报告关注的具体改革举措中,既有创新激励政策的落实,例如,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也有对相关政策的完善考虑,例如推动绩效评价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显然,报告更多是从方向上对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进行阐述,并没有逐一枚举各项政策与制度改革。我们可以认为,以改革驱动创新的制度创新空间还非常宽广,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为中国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才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第三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作为一名科技管理工作者,我理解,报告对这一部署寄予了极为殷切的希望,是将它作为确定中国创新是跑出普通速度还是跑出“加速度”的重要变量。纵观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历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优化、激励创新政策的不断完善,这些都是发达国家持续保持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对中国来说,这些条件的不断改进,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让中国创新速度能够获得一个较高水平,但不容易形成“加速度”。中国创新要想跑出“加速度”,不仅要具有跑出创新较高速度的基本条件,还要有“非凡之举”。由于“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如果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方面获得形成“加速度”的特殊优势,中国创新就更有可能跑出“加速度”,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就更有可能大幅度迈进,创新驱动发展就更有可能获得非凡的成就。报告对于如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做出了方向性部署,包括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多个举措,为创新型企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开拓加速其成长的资金支持渠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对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海外留学人员、外国人才等的多种扶持等,希望集众智汇众力,获得中国创新“加速度”。

2018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其中有关科技创新工作的阐述,以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为核心,将中国科技创新,以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工作融入到国家发展全局中进行部署,彰显了中国政府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的坚定自信,以及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具有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作者:张缨(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科学技术部科技经费监管中心政策处处长)

来源: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