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4-10

2684f7.png

资源科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本报告系统地总结了近年(2012-2016年)来资源科学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① 自然资源考察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深入,特别是一些跨国科学考察项目的执行,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② 土地、水、生物、能源矿产、气候等五大传统资源研究为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水资源研究的论文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在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机理、跨境水安全、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水环境评价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③海域资源调查和海洋资源勘探技术实现跨越发展,在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水淡化工程设计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④ 完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编,为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⑤完成学科史梳理,《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于2017年12月出版;⑥国际合作研究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已经由过去的跟踪为主转向广泛参与国际合作计划和由我方主导。

专题报告分为 8 个篇章,分别选择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中国各主要不同资源秉赋地区(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华北平原的农业资源、黄土高原区水土资源保育、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东南丘陵区资源、西南山区资源、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资源、中国海域海洋资源调查等)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育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当前的主要解决办法和可行解决途径,以及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学科发展特征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资源科学学科重大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根本战略需求。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把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从分类到综合、从实物到价值、从存量到流量,突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原型设计与表式结构、负债核算与价值化技术,发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三并重、三结合”的基本原则与“三先三后”的技术路径,率先编制完成了湖州市 / 安吉县和承德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代表性成果发表在《资源科学》2017 年第 9 期)。专家评审认为:湖州市 / 安吉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国内第一张较为系统的县 / 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承德市则是国内第一张公开发布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总体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形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湖州模式”和“承德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示范意义。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研究与编撰

资源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源其流异常复杂。为解决长期困扰本学科发展的学理问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3年开始筹划“资源科学学科史”研究,2014年获准立项,2017年《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面世。该书通过对学科史的系统梳理形成以下认知:①资源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开发、利用、配置和管理自然资源的实践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中国农耕文明曾经代表了农业时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水平;② 20世纪初叶,丁文江、翁文灏、竺可桢等先辈引进西方科学考察方法,建立了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中国资源调查范式;③ 20世纪中后期开展的大规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创建了资源结构、资源分类、资源演化、资源评价、资源配置等学科理论和一套适用于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培养了大批资源科学研究人才;④资源科学吸收了传统学科的知识,并且在科研活动组织上与传统学科有渊源,但其科学目标、思想方法和科学解释是新的,从学理上看并不是某个或某几个传统学科的延伸和发展。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