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维祥:西迁精神 永放光芒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5-17

岁月匆匆,我们即将庆祝交大西迁60周年了,在此特撰此文表示祝贺。至今颂扬西迁中“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精神已写了不少文章,但西迁后西安交大人如何在教学、科研方面“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以及已取得那些具体成绩等却写得很少。本文企图着重补写些这方面的业绩,写得较具体。希望此文能给我们交大几代老人的艰苦创业留下更多痕迹,亦为激励后来人为了实现交大梦而继续努力奋斗。

20180517133633_1cf10e.jpg

一、西迁原因及过程

1. 西迁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交大西迁是党中央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全国的工业及教育事业合理布局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时上海等地沿海形势紧张,战备紧急,不很安全。另一方面,我国的工业及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布局不合理,所以交大内迁就是根据西北工业基地建设要求和离开国防前线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当时,周恩来总理在主持解决交大迁校的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在1956年以前不能不照顾到两点:国际形势及对旧的弱点的注意,那是方针。工业布局是放在内地,沿海紧缩,工业内迁,交大内迁就是根据西北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和离开国防前线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以后我们更清楚认识到,广大西北地区经济等得不到很好发展,全国经济亦难得到发展;为发展经济及文化等建设,在西北地区部署一所高水平的工业大学是很必要的。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当时高瞻远瞩,做出交大西迁的部署是很正确的,亦很及时的。

20180517133633_1e4845.jpg

2. 迁校惊动了中南海

交大内迁西安是在1955年4月由中央正式决定的。7月份高等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给学校称:“经我部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你校自1956年开始内迁西安,并提前于1955年开始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学校雷厉风行,及时行动,校党委和校务委员会4月9日就开会讨论中央决定,公布了《关于迁校问题的决议》。校党委关于西迁的意见始终是一致的,即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交大西迁的精神。4月14日,任梦林总务长和王则茂科长等即赴西安察看及选择校址。

5月,彭康校长和朱物华、程孝刚、周志宏、钟兆琳、朱麟五等几位最有影响力的老教授、系主任奔赴西安进一步察看校址,决定校址选在和平门外东南近郊的一片麦地里。这里是唐代都城长安兴庆宫遗址,占地约84公顷。1955年10月26日,基建破土动工。1956年7月,张鸿副教务长率首批教职工和家属迁往西安,8月10日苏庄副校长又率领上千名师生员工乘火车开往西安,一年级新生则直接到西安报到。首批西迁的老师主要是基础课和部分技术基础课的。

9月10日交大在陕西人民大厦礼堂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此时学生有3906人,教职工815人,家属1200多人。一所6000多人的交通大学在古城西安就这样出现了。从4月到8月,200节车皮的仪器设备,400节车皮的行李家具,陆续运往西安,平均每天有150吨资产到达西安。

1956年毛主席《论十大关系》及1957年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发表,国际形势有所缓和,党中央对原来的部署亦有所调整,由此在交大内部引起了交大是否要西迁问题的争论。有些人担心,在上海已根深叶茂的交大,到西北黄土高原能否成活,能否保持原貌。交大是否要西迁的问题惊动了中南海。1957年5月23日到25日,周总理亲自听取学校领导汇报,并在晚上邀请了陈大燮、程孝刚、沈三多等老教授在中南海座谈,最后提出了迁校的几种方案。国务院会议之后,杨秀峰部长、彭康校长等分别到上海、西安向交大师生传达周总理讲话,召开民主党派、师生代表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上海各大报纸和一些著名人士、校友等亦纷纷发表意见,赞成交大西迁。在此基础上,7月29日,交大向高教部呈报了迁校的方案,并经高教部向国务院和周总理报请获批。按照该方案,交通大学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往西安,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这样直至1959年,根据客观情况,交通大学才分为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两所独立的全国重点高校。经过这许多波折,全校终于统一了思想,迁校工作继续顺利展开。1957年9月2日起,又陆续有大批教职工和学生迁往西安,到1958年初,电工、电力两系和机械系等所有专业的师生迁到西安,至此,迁校宣告顺利完成。

在交大迁校及以后发展的历史上,当时在西安新建的西安动力学院等并入交大亦是一件大事。该院于1955年由水利电力部负责建设,以苏南工专(原在苏州)为主体,还有青岛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及电力系统抽调的一批人员等组成。1957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该院并入交大。西动并入交大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除了后来水利系、纺织系等调离交大外,留下来的教师中,如阳含和、庄懋年、杨棣、周建枢、郝克琦等诸位老师,还有一批干部和工人,约有数百人。所以这亦是交大西迁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他们在西安交大以后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胸怀大局 无私奉献

光阴如箭,岁月匆匆,转眼间交大西迁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老一代的教职工绝大部分已离开人间,当年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也已步入耄耋之年。交大教职工的后代亦都是西安人了。回想起当年西迁的盛况,犹历历在目;思忆起昔日故人的风貌,仍心潮澎湃。历史虽然是昨天的故事,但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的人物风貌和精神的光辉写照。上海人素有眷恋繁华市区的风气,所谓“宁愿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套房。”要把数千师生员工从繁华舒适的上海迁到相对落后的大西北来,现在仍难以想象。很多老人回忆,当年师生员工刚到西安时正值8月雨季,道路泥泞,泥水溅衣。学校还在基建,没有一条正规的道路,晴天黄土高原尘土飞扬,大家形象地称“下雨水泥路,晴天扬灰路。”还有难以忘怀的草棚大礼堂,是工人们用从南方运来的毛竹搭成的,能容纳数千人,多少重要报告会和晚上的电影放映等都是在这里进行的。50年代的上海,许多教师家里已通上了煤气管道,而在西安则要花很多时间自己做煤块、打煤球。主食吃杂粮,每月一户照顾发大米30斤,蔬菜水果很少、很贵。一些日用品如牙膏、灯泡等有时还要从上海买来。尽管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如此艰苦,但大家都精神振奋,以苦为乐,决心为建设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早日恢复交大的教学科研,为建设大西北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20180517133634_2362c0.jpg

1. 老教授做出表率

在今日我们仍要表扬、歌颂交大老一代教职工们自愿放弃上海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人还处理掉上海的“小洋楼”,携儿带女,义无反顾,只身或举家迁来西安的壮举。这里首先要颂扬钟兆琳、陈大燮、张鸿三位老教授克服个人困难,带头西迁的崇高精神。因对他们已有很多文章详细报道了,下面再介绍一下周惠久院士的先进事迹。大家都知道,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是周院士移植到黄土高原上的光辉奇葩,是交大西迁后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曾在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重大科研成果中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他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周老师在上海交大工作时,还在一家工厂兼任总工程师,在上海及苏南有家产,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夫人还是上海某医院的医生。但他听到中央决定交大要西迁,毫不犹豫地举家来西安,开始了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工作。此外还有陈学俊、殷大钧、赵富鑫、吴之凤、黄席椿、严晙、沈尚贤等一批著名老教授,亦卖掉在上海的房产,或克服家庭困难,携家西迁。当时组织上对老教职工是比较照顾的,本人或家庭确有困难是可以留沪的,因此来西安的一大批老教授们是响应国家召唤,主动要求西迁的。现在再回头去看看当时陈大燮、张鸿、陈学俊、黄席椿等老教授关于迁校的讲话和表态,还十分感人。当时如果没有他们的积极带头作用,迁校将是困难的。这其中许多老一辈知识分子,当时曾被认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还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但在迁校的关键时刻,他们用实际行动说明,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听党的话。这就是一代老知识分子的人生境界和崇高追求。

2. 教职工无私奉献

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更是响应党的号召,发扬老革命传统,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出发”。他们义无反顾地离开长期生活和工作的上海,奔赴西北地区重新创业。

在中年教师中,唐照千教授是一个典型。他1953年交大毕业,后留校任教。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应用力学学报》主持人,我国著名力学专家。他的夫人长期在上海,组织上照顾他回上海工作,但他坚持西迁,仍一直在西安工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激荡中,他曾历经磨难,恢复自由后,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一头钻进了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一个人若没有很强的事业心,怎么能做到如此地步?他1981年去美国深造,回国时,香港亲友都劝他留在国外工作,但他义无反顾,不仅没有滞留国外,还不去上海,仍回到西安,日以继夜地工作。院士谢友柏,当年亦为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听从党的号召,带头迁往西安任教。刚来时没有科研基础,没有实验室,他就带领几位年轻教师,从绘制设计图到把实验室建成,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几天都不睡觉,困了就把木板铺在实验室地上躺一躺。在他们共同努力下,最终把实验室建成国内外轴承系统动力学领域知名的研究所。又如机械系金工教研室,担负着全校的金工教学与数周的实习。1955年要准备学生次年来西安后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任务十分紧迫,但西安一无所有,一纸空白。全体教师亲自动手设计厂房,添置机器设备,日以继夜地工作。其中教研室秘书唐裕源是一位普通教师,教研室的东西装箱、搬运和资料整理,都是在他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的。到西安后,他一切已安排就绪,一点也没有耽误教学。唐老师有一位50多岁的老母亲,在苏州有一套很不错的民宅,但一旦下令迁校,他义无反顾,带着小家迁往西安工作。当时中青年教师中还有蒋大宗、吴伯诗、万百五、孟庆集、邱昌容、杨延篪等,他们在迁校中都有很多感人的事迹。60年前过境迁,弹指一挥间。真感叹,西迁故交桑榆落;却迎来,满园桃李旭日升。

交大顺利西迁,按时上课,不误教学,后勤部门的领导任梦林、王则茂等与工人师傅们亦功不可没。1956年,迁校的日子一天一天的接近,西安新校舍工地上也随着更加紧张。搅拌机、碎石机……轰隆隆不停地响,我们的新校舍正一日日地建设起来。中心大楼有30600平方米,是一、二年级教学及行政办公大楼,必须首先完工。西南面的实习工厂,甲乙两个厂房正在加紧施工,必须8月中旬完工。还有5000多平方米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员工宿舍,“正争取时间,全面加劲”。建筑工地日以继夜地赶进度,只用短短一年时间就从平地上建起了大部分校舍,创造了建筑工程上的奇迹。

运往西安的教学设备,公私家具1000多吨,还有图书、教材,6月前必须全部到位。5月2日,第一批家属按时到达西安,总务科的同志统一买柴、米、油、菜送到新来的教职工家里。搬运工人经常在泥水中工作久了,脚泡得发白,全身都是泥水,像一群泥人。常常是紧张得连饭也吃不上,一面抬东西,一面啃馒头,有时要工作到深夜三、四点钟。他们为了建设新交大再苦再累从无怨言。我们永远忘不了老花工胡全贵,他一辈子种花栽树,为交大的绿化贡献了一生。今天的西安交大有这样美丽的校园,他功不可没。

以上的片段介绍就是交大在西迁中,教职工艰苦奋斗,铸就了可歌可泣的“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她亦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响应党的号召为建设祖国西部而英勇奉献的壮丽凯歌。西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交大人自强不息,开拓创业。上海著名西医,迁来西安年事最高的沈云扉医师,带着为西安交大辛勤服务一辈子的侄儿沈伯参医师夫妇亦毅然迁来西安,当时他填了《忆江南》六阙,其中一首尤为生动:“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千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当时西安交大确有“小上海”之称。

60年前交大西迁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关键在于学校党委的坚强而正确的领导,是上海市及陕西与西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我们敬爱的党委书记、校长彭康同志在西迁中的卓越贡献,交大人永远忘不了。西迁工作困难重重,搬迁组织工作、政治思想工作都十分繁重而复杂。彭校长从接受国务院任务,具体考察校址,到不断开党委会、师生座谈会,解决各种难题,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把交大从上海迁到西安。他是我们新的西安交大的奠基人,我们永远怀念他。

三、弘扬传统 艰苦创业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大学之一,交大这棵大树,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从上海搬到西安来了。这应该是西迁的第一阶段。建国前,交大已有东方MIT之称,在国内教育界享有盛誉,搬到西安后如何继承老交大的优良传统,并建成国内一流,且能为西北地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西安交大,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是摆在西安交大人面前更大的考验。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符合中央当初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西迁任务才算完成。所以这是西迁第二阶段的任务。后来的事实证明,西迁的交大人经受了这严峻的考验。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我们向全国人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人民交了一份漂亮的考卷。

正如前所述,初到西安,困难确实是很多的,主要是条件不备,水土不服,要做出与上海同样一份成绩,在西安就要作加倍的努力,但是西迁交大人有一股惊人的勇气,极强的凝聚力,一心要在西北黄土高原,让交大这棵大树生根壮大,把西安交大建成一座国内著名学府。

20180517133634_2c32a8.jpg

1. 学科建设是根本,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

迁来西安后,学校首先狠抓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提高教学质量。如众所周知,院系调整后,交大实际上已成为一所机、动、电的工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都调出去了。无线电这个新兴学科调到成都去了,所以在学科建设中,首先要把弱电这个新兴学科搞上去,以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当时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提出的指导思想为:“调整现有专业,着重提高机电专业,发展尖端专业”,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为7个方面。以彭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在老无线电系剩下的三名老师的基础上,在电机系抽调一批教师骨干,从校外引进本学科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从本校及兄弟院校留本专业的毕业生,加上在学生中将一批骨干提前毕业,有计划地补学本专业所需业务知识,充实师资,迅速新建成了无线电工程系。该系包括有计算机、自动控制、无线电技术、无线电元器件等五个专业。对西安交大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部署,没有这个部署,就没有今天强大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就要在新兴学科方面落后。以后又新建了工程物理系,设有核反应堆工程和加速器两个专业。当时全国只有三个学校有这个专业,它为我国培养核能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1978年又建立了由电子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生物医学工程新兴学科,拥有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此外,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教学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1957年4月高教部批准我校成立了应用数学、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及电子计算机等4个专业。到1962年前,上述7个专业发展方向都得到较好的落实,西安交大系科设置初步定型,经教育部批准共设6个系25个专业。至此,一所多科性工程大学的西安交大各工程学科就比较齐全了。

如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学校的水平及地位,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学校有多少有高水平的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而决定某学科的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该学科的师资水平。所以交大迁来西安,各级领导狠抓这两方面的建设。如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制订了1962-1965年师资培养规划,各教研室结合实际亦订出了相应规划并层层落实。学校机、动、电等传统学科是西安交大的基础,彭校长常亲自深入到各教研室,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在全校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各级领导亦深入基层,直接到一些重点学科的重点教研室,与当时系总支及行政领导一起具体讨论培养学科带头人,建立梯队,在人力,物力方面见苗浇水,加以扶植,并把有些重点教师派到兄弟学校或对口工厂等处进修与锻炼。在西北地区很难引进外面的人才来校,只能靠自力更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在学校毕业生中,精心挑选德才兼备的学生留校任教,这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青年教师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在教学科研实际工作中锻炼,朝气蓬勃,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成长很快。对此陕西日报于1961年5月2日及12月21日两次详细报道了西安交大是如何建设师资队伍的,包括老教师如何帮助年青教师,年青教师又如何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来提高水平等,最后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经过多年努力,在从上海迁来的在国内很有影响的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一支强大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立起来了,有力地保证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

在这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6位院士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分别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专家林宗虎院士,电子工程系电子陶瓷与器件专家姚熹院士,机械工程系轴承专家谢友柏院士,管理学院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汪应洛院士,机械工程系机械故障诊断专家屈梁生院士,电气工程系电源及网络优化专家王锡凡院士。他们都是50年代毕业于本校,在西迁精神的熏陶下,在艰苦创业的锻炼中发展、成长,都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与此同时,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学科在西安这块热土上亦建成了。如机械系的金属材料学科,强大的机械制造学科及轴承学科,动力系的热工及多相流学科,电机系的绝缘材料,电器学科,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等等,都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

2. 优良传统落地生根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重中之重的任务,它需要作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为此多年来,我们的老师日日夜夜,付出了多少艰辛劳动啊!君不见,在炎炎夏日的深夜,老师们的窗口还灯火通明;在严寒酷冬的夜晚,交大老师都还身披棉衣还在备课。

在教学方面,老交大的优良传统是“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起点高指的是学生入学水平要求高。学校还提出学生在校四年中,最重要的是要受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院系调整迁来西安后,学校大力加强数理化等基础课建设;加强三门力学及热工、电子学、电工原理及电工学等基础技术课建设,并拨了一大批经费建设相应的实验室(为此还受到了教育部的表扬),这些都是保证老交大的基础厚,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弥补了由于院系调整带来的缺陷,使得西安交大的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在兄弟院校中有较高的地位。一些来参观访问的兄弟院校对此都评价很高。

老交大的“要求严”传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所谓严师出高徒。要求严,一是对教师要求严,二是对学生要求严。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要求严,对此,西安交大订有严格的制度,如老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一定要严谨,一丝不苟。教务处或系常常组织老教师去检查性听课,彭校长还亲自去教室听课。晚上教师必须到教室为学生答疑,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另一方面了解情况,改进讲课。青年教师上讲堂前必须试讲,合格后才能登上讲台,并有老教师一对一的帮助,以培养年轻教师。不管哪位老师,学生对其讲课意见大,就要被调换。当时学校建起了一支教学水平很高的师资队伍,他们讲课突出重点,系统性、逻辑性强,讲课有声有色,常有学生反映听某数学课老师讲课感到是一种享受。学校按课程组织了很多教研室,教研室经常要开会,讨论本门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当时学校及教师对学生要求很严,那时考试极少作弊,一经查实就要受到严厉的校纪处分,不合格的学生要受到留级或退学处理。对学生要求严,机制专业的毕业答辩就是一个例子。结业时除了要写一本厚厚的设计说明书外,结构设计图不得少于8大张零号图纸。答辩老师组织答辩组向学生提问很严,检查每名学生毕业设计是否达到了要求。有些女生未答辩好还哭鼻子。实际上,一个学校学风好坏只要晚上去看看图书馆及教室是否坐满学生,学生们是否都认真地在夜自修。西安交大学生每天要在图书馆及教室抢自修位置,晚上的图书馆、教室里坐满了自修的学生,鸦雀无声,这些说明西安交大的学风很好。

西安交大实现老交大传统“重实践”亦是有名的。当时每门课都有几个试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认真完成各种试验。如机械系学生,为了在设计实践中让学生达到应有的水平,设有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在整个四年中,每名学生必须完成设计图多少张。特别是下工厂实习,分为认识实习、工艺实习及毕业实习三次,每次4周到7周。当时西安民用企业较薄弱,所以如机动类学生,近的要到洛阳,远的要到上海、成都等地实习。我们带实习的老师是很辛苦的。炎热暑假,有的老师与学生一样睡在中学教室地板上。自己先要弄懂工厂车间技术,要请教技术员与工厂师傅,然后白天组织学生实习,进行辅导讲解,晚上常常深夜还不能休息。生活条件差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学生在实习中收获确实很大。

当时关于学校定位的指导思想是“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西安交大要在国内保持一流水平,必需与国内一流企业、研究所等密切联系。这些单位近的如洛阳、宝鸡,远的要到上海、北京、成都、兰州等地,带学生去实习,搞科研合作。所以当时教师们真是不辞辛苦,全国满天飞。

西安交大教职工不仅发扬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精神,在学校迁来西安后,确实又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弘扬交大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当时校园中优良教风与学风、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是有名的。每年清华大学教务处只到这里来交流经验,我们亦总是到清华去学习。社会上凡了解我国高等学校情况的人,特别是校友们,总要设法把自己的子弟送到这里来学习。这里风清气正,学术气氛浓,环境优良。如人民日报在1961年5月17日发表文章《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独立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就充分肯定了交大的优良学风。此外,蒋南翔教育部长亦对西安交大的教学质量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西安交大多年来经过全体师生员工辛勤劳动,大学本科质量不断提高,达到我国历史上最高水平。”交大的西迁确实把老交大的文化、精神带来西安了。一所高水平大学的特色主要不是在硬件上,而是在它的传统上,在文化上,在大学的精神上。一位大学校长曾说过:“读名校,读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传统,一种精神。”大学的精神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西安交大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与精神,它是一代代师生员工及学生长期奋斗而形成的。

四、巨大的成就

数十年来,西迁的交大数代人,特别是前两代人,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与汗水,在黄土高原上建设了一所国内著名的学府。如今,在这1200多亩广袤的土地上,已是楼宇栉比,校舍林立,这里绿草如茵,桦柏竞秀,景色宜人,这是一个奇迹啊。西安交大确实已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了,能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了。

如众所周知,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编写教材是高等学校教学方面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由哪所学校负责完成,就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水平。六十年代初教育部提出不再照搬苏联那一套,要走自己的道路。为此,1962年受教育部委托,西安交大负责拟定工业企业自动化等10个专业教学计划草案,并提出内燃机等6个专业教学计划初稿。1961年教育部指定西安交大提出高等数学等12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初稿。在教材编写方面,1961年初受教育部和一机部委托,西安交大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热工学等5门技术基础课,金相等6个专业的教材编选会议。选定的6个专业79门课程教材中,西安交大编写、翻译43门,达半数以上。与此同时,在其他单位主持的机切等教材编选会议上,选定共103门课程教材,其中由西安交大编写的有31门,占三分之一。

20180517133635_34fae0.jpg

在科研方面,受教育部委托,在1962年上半年起草上报了“高等学校科研工作暂行条例”。在“1963—1972年国家科学技术十年规划”中,西安交大承担了32个规划,120个中心问题中的257个课题研究任务,其中负责的有9个中心问题、68个研究课题。从以上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西安交大六十年代在全国高校中已有较高地位。

经过全校教职工数十年艰苦卓越的创业,在党委领导下,到八十年代后期,西安交大在历史上进入最辉煌时期之一,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各项工作已达到很高水平,在每年国家教委对教学科研评奖中,西安交大总是名列前茅。1984年4月,学校被定为国家“七五计划”中1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决定了学校未来发展走向。当时从国家排名或民间评估中,西安交大在全国排名第四。下面一些情况亦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当时文汇报在1990年5月24日报道,“西安交大教学科研双喜临门,双获‘国优’,名列榜首”。该报以后又一次报道:“……获奖数在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继1987年后再次夺魁”。就拿一个专业为例来说,我所在的机制专业当时是全校最大的一个专业。80年代后期,国内外专家一致公认本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全国最高。如机制工艺及设备专业、液压传动专业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都是由我们的老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评审组召集人或副召集人先后都是我校老师。此外,液压专业全国第一个博士点,机制专业全国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都设立在我校。科研方面,水平亦很高,成果累累,当时本专业的科研方向有八面大旗之称。

到1996年,西安交通大学已有10个学院,43个系,53个专业。经评定,学校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33个学科(专业)可授博士学位,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些数字都说明学校水平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又如在校学生已由迁校初3000余人,发展到13000余人。迁校40年后,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6.2万人,其中40%的毕业生在西北地区工作,大多成为生产第一线骨干。学校为西部特别是陕西科技教育事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陕西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2006年4月9日在出席交通大学西迁五十周年座谈会时发表讲话所指出的:“正是交大的西迁,改变了整个中国西部没有一所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也正是交大广大师生员工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才使得西安交大得以发展壮大,从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986年6月,瞭望杂志刊登《大西北的灿烂明珠——西安交通大学》一文,称赞西安交大是西北高原上一颗明珠,“人们相信这颗明珠在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历史进程中,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2015年9月25日,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给学校的贺信中指出:“1956年,交通大学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体从上海内迁陕西西安,从此为西部特别是陕西科技教育事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几十年来,西安交大为西北五省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成为众多高校的排头兵,这些确是事实。从下面一些情况亦可说明问题。据2012年统计,西北五省有两院院士43人,其中陕西省为34人,西安交大为12人,分别占西北五省总数的27.91%,占陕西省的35.29%。从学科发展状况来看,在2002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审中,陕西省评上共49个,其中西安交大为20个,占全省40.82%。从科研方面获三大国家奖来看,从2002—2012年间,作为第一获奖单位,西北五省高校获奖总数为85项,其中陕西省为73项,西安交大为38项,本校分别占他们的44.7%及52%。历年毕业的西安交大学生中约有40%扎根奋斗在西部。八十年代,我到兰州、金川、新疆等地考察校友工作情况。如到兰州那里,几个国家重点企业,如兰石、兰化,有的是党委书记,有的是总经理都是交大校友。开了一个校友座谈会,来的很多是甘肃或兰州厅局级干部,校友们戏说,今天开的像是局级以上干部工作会议。当时甘肃工业大学校长就是我校无线电系毕业生。金川是我国的镍都,当时公司总经理、纪委书记等都是我校毕业的。

今天,交大迁校已过去60个年头了,建成一所国内知名的西安交大,若从1956年开始到80年代后期止,共历时近35年;若算到90年代末,则有45年之久。如今一所交通大学成为西安交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国家重点大学了。西安交大与西安医科大学与陕西财经学院合并后,更壮大了,现已成为西北地区高等学校的排头兵;上海交通大学已成为在我国高校中名列前茅的著名大学。60年后的今天再回首观望当时中央关于交大西迁的决策及各种关于迁校观点的是是非非,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关于西迁方案方面,我认为最后教育部呈报周总理批准并实际执行的方案(即“交通大学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往西安,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是最正确、最合理的,它符合周总理指出的“交大问题应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四面八方都要考虑到”的精神。交大支援西北地区若用建分校等办法来解决显然不行,它起不到中央要在西部部署一所高水平工业大学的作用,而且当时亦有些工厂及学校正在内迁,交大不迁将起到很不好的影响。交大全部西迁的方案考虑亦不全面,因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需要一所高水平多科性工业大学,当时上海唯一一所较大的工科大学是同济大学,但它的专业偏重于建筑、桥梁等方面,而且当时如果没有将交大一部分留在上海,就没有如今发展那么快的高水平的上海交大。显然,沿海大学水平再高都替代不了西安交大的作用,这亦就是西安交大一直被国家作为重点建设院校的重要原因。经过西迁后数十年的艰苦创业,两个交大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为此我们交大人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

当前,我们西安交大西迁精神要与“三严三实”教育紧密结合,与建设“四有”教师队伍紧密结合,扎根西北,服务国家,为国家和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老一辈教职工开创的西迁精神,不辜负国家与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展望未来,西安交大发展无限广阔。当前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正努力拼搏。2014年,学校领导提出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目标。它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是构建“产学研投金”体系,集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为一体的“特区”。以后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学校又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学联盟”。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联盟学校齐聚西安,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全方位合作交流。目前已有120多所大学加盟。以上是我校近年迈出的令人鼓舞的两大步。今后在西迁精神的鼓舞下,西安交大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蓬勃发展。在这12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庆学校西迁后的巨大成就和美好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校将继续在西迁路上孜孜求索,奋勇前行。

来源:交大新闻网

作者:史维祥

史维祥 彭康 程孝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