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e Ge Gabriel:如何通过遏制需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 “野生物种贸易和法律应对”专家对话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25

来源:中国绿发会


关注中国绿发会,订阅绿色未来


7月17日,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野生物种贸易和法律应对”专家对话研讨会在线举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亚洲区主管Grace Ge Gabriel女士受邀分享。其发言内容经整理发布,以飨读者。


文/张大芊 审/Cyan 编/Angel





解决野生动物非法买卖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阶段的问题。整个商业链条,源头上要帮助护林员打击盗猎,市场上要帮助进行监管,购买方要进行教育等等。以藏羚羊保护为例,当时的藏羚羊被扒皮做成沙图什披肩,甚至成为西方时尚圈的宠儿。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不仅联系西藏当地协助形成反盗猎网络,还在时尚界发起运动,“你穿的不是披肩,而是一条裹尸布”成为当时响亮的口号。在印度,他们则把制造沙图什的工厂的产品改造成了山羊毛的。最后,在美国,他们也推动立法,让沙图什成为了一种违法产品,购买者偷运者都可入罪。


这样的例子还在非洲象上重演过一次。几年前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妈妈,我的牙去哪了?“的反象牙盗猎广告在中国75%的城市传播,让当时很多不知象牙制品代价的人明白了这背后的血淋淋事实,直接促使中国有购买象牙制品倾向人数从54%降到26%。

爱心捐赠



诚然,政治宣传可以对抗无知,但是面对贪婪,必须要有强力政策的支持才行。在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中,400瓶虎骨酒,犀牛角,象牙雕刻被公开出售,直接违反了中国1993年国务院对虎骨和犀牛角的贸易禁令。在与中国林业局的交流后,这项贸易禁令被推广开来,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的象牙制品销量减少了90%。同一年,非洲的大象偷猎量首次出现下降。之后的几年内,执法和处罚力度在加大;象牙贸易的数量和价格则不断下降。


事实上,中美两国的合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自中美两国关闭国内象牙市场后,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许多国家也加强了各自的法律,禁止象牙贸易。我们也看到,野生动物执法方面的国际合作空前高涨。联合执法行动、眼镜蛇行动,中国和越南也两次联合抓捕,没收了大量违法产品。中国境内打击犯罪网络中收集到的情报,帮助新加坡当局在去年7月创纪录地查获了8.8吨象牙和近12吨穿山甲鳞片。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在打击野生动物网络犯罪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和淘宝就已经禁止在其平台上交易大象、老虎、犀牛、企鹅、海龟,以及后来的鲨鱼和熊相关产品.通过2015年腾讯的“为地球而战”、2018年百度的生物多样性宣传等举措,网络平台已经删除了数百万个非法野生动物贩卖项目。他们与执法者共享情报,并正在应用新技术来阻止网络野生动物犯罪。百度刚刚加入iphone的项目,用AI技术阻止那些在网上售卖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通过图片就能判断他们是否触犯了法律。这样的行动让36家世界各地的网络公司形成了一个联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在加紧立法,正把网络售卖野生动物也纳入法条之中。
中国政府当前的政策对于应对COVID-19是卓有成效的,禁止食用目的的野生动物贸易,将穿山甲升级为国家一级野生动物,并从《中国药典》中删除,得到媒体广泛报道。但是,对于穿山甲鳞片入药,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在2020年中国药典中,我们发现至少有12个专利药产品仍然称含有穿山甲鳞片。如今,穿山甲的处境和非洲象之前的处境一样。仅去年一年各地执法部门就查获80多吨穿山甲鳞片,他们在野外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将穿山甲纳入传统医药系统,势必会威胁他们的生存,并让之前的保护措施前功尽弃。毕竟,病毒可不会区分你的穿山甲是药用还是食用。


作为这种病毒的可能中间宿主,食用它们(野生动物)为公众健康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不容忽视。所以我们敦促中国全面禁止将穿山甲鳞片用于传统医药,就像中国在1993年对老虎和犀牛所做的那样。这样的执法才会强而有力,才能保证社会环境中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污名化。
我们的调查发现,法律后果和个人风险被列为消费野生动物的最主要障碍。我们已经开展了许多场宣传活动,以减少市场需求。但最重要的,我们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不接受野生动物的消费,相关消费者会被嗤之以鼻的社会。这才是解决贸易,解决需求的最根本办法。谢谢大家。


美德智慧

公益项目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来源:ChinaGreenExpress 中国绿发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zM4Mg==&mid=2649648784&idx=2&sn=3ce79cd36d4bc7e4636a8c2d55546305&chksm=83d13a59b4a6b34fff221d0f8f676652f6a97885b9e581699caeb2a6121f5a9a03f72687943a#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北京市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