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护生物学领域活跃研究者匮乏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7-28

See the source image

近日,以陆生脊椎动物保护领域为例,《自然—生态与进化》发表的一项研究依托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文献信息,量化评价了我国近年来(2014—2018)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学术“近亲繁殖”(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机构任职)、聘用岗位减少、不利的职业晋升政策导向、人才引进渠道的缺乏导致我国活跃的脊椎动物保护科研工作者数量相对匮乏。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选取了我国205位研究者在2014—2018年间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处理与分析。这些作者在137所“双一流”大学和8个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中从事陆生脊椎动物保护研究。

之后,作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作者选取的英国54所、美国89所研究机构中,平均每个研究机构该领域研究者的数量是国内研究机构的3~4倍。同时,在脊椎动物保护领域,我国研究者所发论文的影响力(被引率)仅为英美的一半。

“脊椎动物保护研究领域‘近亲繁殖’现象很严重,留校、留所的研究者很多,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科发展。”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范朋飞说,“近些年,动物保护研究领域招聘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更愿意选择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易于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领域。”

对此,作者提出三点建议:积极与全球顶尖团队开展合作,鼓励我国科研人员外出深造,并引进国外优秀科研人员,资助国内外合作研究的项目并建立双边合作基金;侧重我国和“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国家共同培养学生和研究人员,建立双边或者多边合作研究基金;优化绩效评估体系和相关指标,培养高质量的研究人员,鼓励国内跨学科保护研究项目,加大跨学科保护研究项目资助力度。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7/356708.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保护 领域 我国 研究 作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