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汪尔康:执着科学,不输岁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25

汪尔康.jpg

汪尔康院士

走进中科院院士、著名电分析化学家汪尔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的办公室,犹如步入了一片浩瀚的书海。除了可供进出的门,办公室几乎所有墙面的“装饰物”都是书柜,其中分门别类地塞满了各类书籍。办公桌上也堆放着各种资料。一间原本还算宽敞的房间,竟显得有些拥挤。

因为采访,2018年4月至8月,记者两次与汪尔康见面。第一次是他咽部做微创手术之后在他办公室里的偶遇;第二次是专程拜访,他一如往常地在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忙碌。我们同时也有幸见到了他的夫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董绍俊。这对院士夫妻,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相约上班,携手下班,很有一番情调,成为长春应化所的一道风景。

办公室里的除夕

第一次见到汪尔康时,他正伏在办公桌前认真阅读着材料。此时距离他完成手术刚刚两三天的样子,汪尔康甚至仍无法出声说话,见到记者只是频频的点头。

即使在生病期间也不放弃工作,这几乎已经成了汪尔康的习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曾在一次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期间,拖着因患骨膜炎而肿得发亮的腿,为会议奔走操劳。

在长春应化所,许多科研人员都知道,如果有人想要找汪尔康是一件并不难的事,因为他“只要不出差,基本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

谈到这位对研究工作专注到近乎痴迷的科学家,长春应化所的后辈们常常提到的便是汪尔康办公室的灯光。无机分析楼汪尔康办公室的窗户,不仅明亮了几乎每个工作日的夜晚,甚至周末,乃至除夕夜那扇窗户也会发出温暖的亮光。

汪尔康和夫人多年来形成了“办公室—家”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回家自己做饭、做家务,除了休息,剩下时间都会来办公室工作。这已经成为习惯,自自然然。“一个氛围、一种风气的形成需要时间,我们从来不要求学生周末来实验室,但就我们自己来说,活到老学到老,时刻都有知识不够的感觉。”汪尔康说。尽管凭借在分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他已经是受人尊敬的业界泰斗,但在汪尔康的字典里却从来没有懈怠二字。

紧跟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时刻汲取新鲜知识,这样的危机感,让汪尔康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正因如此,花白头发的汪尔康与夫人董绍俊,在除夕夜相伴在办公室柔和的灯光下阅读文献、修改论文的温馨画面,才显得异常动人。

“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莫说是如今已经85岁的汪尔康,就是对年轻科研人员身体而言,恐怕都是一个不小的负荷。但六十六年来,汪尔康却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工作节奏。用他的话说,这样的生活一点不枯燥,做研究就是乐趣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汪尔康在外人眼中对工作的全情投入,也是他寻找到了其中的乐趣所在,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为了 “国家需要”

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极谱学创始人海洛夫斯基曾对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作出挽留,希望取得博士学位的他能够留下来,但这名学生却毫不犹豫选择回国。这位中国留学生就是汪尔康。

回国后,这位生长于温暖江南的科学家,却最终在天气寒冷的东北地区扎了根,一干就是一辈子。立足长春应化所的他,也曾收到过国内外许多高校、科研院所抛出的橄榄枝,但却没有动摇他的决心。用他的话说,还是为了“国家需要”。

国家需要是牵引游子归国的那根线,也是激励他忘我工作的源泉。自学成归国开始,汪尔康一直密切关注国家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科学前沿进展。1977年,他参加了我国“文革”后第一个赴美国访问的科学家代表团。他在美国各大高校、科技公司访问了一个月,在看到中国和美国在科学研究上的巨大差距时,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那时候我们自己凑钱买了一个计算器回来,简直跟宝贝一样,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汪尔康由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落后的时间补回来”。

基于内心的危机感,也因为对科研工作的无限热忱,汪尔康在当时国内科研条件较为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作出了一系列让中国科学家为之鼓舞的重要成果。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间,他第一个发现了阴离子促使汞电极氧化产生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并提出了与汞形成配合物及形成汞盐膜理论;此后几十年,他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大型脉冲极谱仪并推广生产,拓展了油/水界面电化学研究和应用,研制成功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且联合分离方法(毛细管电泳等), 水质监测仪实现生产商品化……

迄今,这对院士夫妻分别发表SCI收录论文900多篇,分别被总引5万多次,连续4次跨14年获选全球高被引用科学家(2002~2015),h指数分别为 106和113。当时,中国大陆h指数超百的科学家共有12名,长春应化所就占有2人。

h指数是国际通行的用于评定科研绩效的一个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h指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究质量,如果研究质量不够,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那么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数值。

同时,汪尔康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省部级奖14项、国际奖2项,发明专利40项。在国际舞台上,他发起组织的诸多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已经成为影响力与活跃程度与日俱增的学术交流平台。

大胆的改革者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汪尔康任长春应化所所长。他曾在《人民日报》登广告,向海内外招聘博士以上高级人才。这既不是国家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容易被误解为个人之举,因此汪尔康承担了相当大的政治风险。但他顶住了压力,大胆延揽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当时人才普遍青黄不接的国内研究所打开了思路。

任上,令汪尔康颇为自豪的是三个“一百万”工程。当时,研究所发展处于低潮期,甚至连职工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汪尔康主持想法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其中,100万用于招聘高级人才;100万用于支持基础研究,每年支持10个项目;最后100万用于支持产学研发展,并要求技术研发必须获得市场回报。

这些举措的施行,无疑需要极大勇气。这些举措的背后,也是他一贯坚持的办所理念:重视理论,重视技术,更加重视国家需求。

原长春应化所职工居住在日伪时期修建的二层小楼里,破旧狭小,环境很不好。住房改造工程完成后,研究所解决了1500多户职工的住房问题,并成为中科院系统首家进行房地产改造的研究所。

研究所还成立了科鹰防腐保温、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开发实体和具有产学研特点的中心,加快了1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其间创建的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上市,成为中科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汪尔康一直奉行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的名言:工作、完成、出版(Work,Finish,Publish)。他也一直以此告诫年轻人,在科研上尤其要勤奋工作,作出成绩,发表成果。相应的,要杜绝吹牛、清高等。结合到长春应化所的发展,就是要既强调基础,又重视应用。在这方面,研究所领导层一定要有清晰思考和坚强的定力,创新需要勇气和定力,不能随风倒。

行为示范

在长春应化所,谈到汪尔康,几乎所有年轻科研人员都了解他忘我的工作模式,对科研工作严谨、专注的科学态度,而这些从来无需靠“言教”传递,因为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示范。

在培养后辈科技人才方面,汪尔康从不吝惜付出,甚至十分乐意扮演“人梯”的角色,力图帮助青年科研人员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强调科研创新、提高水平,在人才培养中的赤诚付出,让他的团队从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并且枝蔓向着更远的地方不断扩散伸展。

在这里求学工作近14年的李敬博士,对实验室能够走出一批批青年人才有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之所以人才辈出,一方面是实验室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更重要的是有汪尔康、董绍俊、杨秀荣等一批院士、科学家的学术积淀和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

如今,汪尔康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已达150多名,博士后15名。其中,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3人,有5人被引进为“青年千人计划”人才,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导师的称号。未来,这样的影响还将持续。尽管在汪尔康眼中,自己所做的不过是尽最大努力发光发热的小事。

当年,响应党的号召,大学毕业后的汪尔康选择扎跟在长春,从做科研到做管理,一干就是一辈子。献身祖国科学事业,是他人生奋斗的目标;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是他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国家劳模、特级劳模、优秀科技工作者……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一名卓越科学家对于科学的执着追求,对于祖国人民的深深眷恋。这炙热的情感终汇成了一条奔涌的河流,融入我国应化事业的海洋,奔腾不息……

来源:科学新闻

汪尔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