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乘势而上丨平顺县走出有机旱作农业新路径 黎城县跑出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02

来源:长治新闻网



平顺县走出

有机旱作农业新路径


今年以来,平顺县立足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和发展以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保持水土为特色的绿色有机旱作农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努力打好绿色生态牌,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谋全域规划。结合全县农业分布特点和优势农产品实际,出台加快发展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等实施方案,规划“四个片区七大板块”。四大片区即东南山区龙溪、杏城、东寺头、虹梯关四个乡镇,以中药材和马铃薯为主;西部台地北社、苗庄两个乡镇,以蔬菜、水果、养殖为主;北部河谷北耽车、阳高、石城三个乡镇,以花椒(花椒芽菜)等干果经济为主;中部百里滩区西沟、青羊、中五井三个乡镇,以中药材和杂粮为主。七大板块即中药材生产板块、大红袍花椒生产板块、旱地蔬菜生产板块、马铃薯生产板块、小杂粮生产板块、干鲜果经济林生产板块、食用菌生产板块。四个片区七大板块覆盖全县12个乡镇,在每个板块选育示范基地,推广有机旱作特色农业。全方位谋划。以青羊镇车厢沟为有机旱作道地中药材封闭示范区,在封闭区内实施“八区三员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步以山西振东道地药材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实施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多品种试验基地和育苗基地。针对产业培育过程中的重点技术难题,县政府与山西中医药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组建专家团队,分类分项开展服务指导,有力推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强示范重引导。积极实施有机旱作封闭示范区、示范片、示范园、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和特优农产品示范片、示范园创建工作,将“八大工程”和“六统一”贯彻到每一个主体和每一个园区、每一户中。在成功申报一个市级示范乡镇、三个市级示范村、两个市级示范产业园区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打造9个“县级示范村”和3个“县级示范园区”,产业涉及中药材、旱地蔬菜、食用菌、干鲜果经济林、大红袍花椒等品类,基地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 截至目前,全县有机旱作农业涉及19个主体,范围涵盖全县12个乡镇,基地面积达到5万余亩,拥有平顺大红袍花椒、平顺连翘、平顺潞党参三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新三品认证22个,成功打造平顺农谷区域公用品牌,自主品牌50余个,知名品牌3个。文/ 温媛

黎城县跑出

项目落地投产“加速度”


炎炎夏日,万物繁茂。日前,从通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传来喜讯,钢渣固废回收利用项目(二期)正式点火试生产。

该项目由山西省黎城县通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经营冶金固废回收再利用、热压铁块生产和销售等,项目总投资2.7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7亿元,2019年3月15日开工建设,7月15日建成投产,创造了10天落地、120天建成投产的“加速度”;二期工程投资1亿元,2020年3月开工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保持4个月建成投产的激情和速度,2020年7月9日成功点火试运行,再次刷新项目投产“黎城速度”。今年以来,黎城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不断创优环境,开展全优全创,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创优发展环境,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行企业和项目包联终身制,着力保障生产企业、在建项目,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该园区积极推进在建项目、促动签约项目、盯紧洽谈项目,按照年内制订的招商引资计划,围绕开发重点产业,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新型工业类项目落户生根。今年前半年,该工业园区洽谈项目20余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置、氢还原铁等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是继冶金法年产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铸锭示范项目、年处理4万吨废旧轮胎再生利用项目、年产2万吨蔬菜深加工项目后的第4个投产项目。


来源丨长治日报

编辑丨秦天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来源:czxww0355 长治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E4NDUwMA==&mid=2651948250&idx=3&sn=b79c12e17ead6f6ff9620cf61a60b7c8&chksm=80721d81b7059497bf9e50579435692e6ab6e06ec0f00e3bad29bbb83d5775f7be888d7bc8b7#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山西省 长治市壶关县科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