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科技引领,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

河北承德市科协 2018-10-11

承德食用菌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会员200名,依托平泉市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为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有平泉市兴科食用菌专用物品门市部,两个经济实体,两个试验示范基地,占地220亩,主要承担省、市、县重点科研课题及本地食(药)用菌的研究开发,野生菌的驯化、选育,食(药)用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生产前期的技术培训,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回收加工等项工作。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市级科技型龙头企业、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与为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创立蕈康园星创天地为有更多创业梦想的创客提供创业平台,孵化中小企业,与各大院校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让更多有梦想的人把理论实践到实际中,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一、加强科技创新,打造服务品牌。会长梁希才所带领的研究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实用科学技术,大胆进行科技创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野生品种驯化、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攻关。实施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科学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拓展市场,打造品牌,不断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对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壮大经济实力。经统计近三年累计收购滑子菇4万多吨,香菇8万多吨,鸡腿菇200多吨,黑木耳100多吨及其它野生菌2000多吨。使会员每年增加收入近4亿元,会员户年均收入已高于普通农户年均纯收入的4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拥有资产800多万元,辐射带动菇农5万户。   

2010年开始选育驯化的食用菌新品种“雪珊瑚(原名雪玉松茸)”经过近三年的研究试验,对其生活习性有了深入的了解,筛选出了最佳生产配方,完善了生产工艺流程,已进入商品化生产推广阶段。2013年6月19日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 2012 1 0149418.X;在2013年7月31日一种珊瑚状猴头菌获得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 1 0149416.0。

2010年他在冬季反季节滑子菇发菌中将“气泡膜” 应用在发菌棚上,取得了较好的提温和保温效果,为菌袋在寒冷的冬季正常发菌和出菇起到了保障作用。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平泉市食用菌生产大棚的一场革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2015年11月25日气泡膜作为保温材料在食用菌大棚保温层上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 1 0281775.1。

为了破解地栽香菇生产“瓶颈”问题(地栽香菇生产到四五年时土传病虫害难以控制,污染率居高不下),梁希才从2011年开始选派技术人员10余人次先后赴河南省灵宝市、辽宁省岫岩县等地考察香菇立袋式栽培技术,引进香菇“灵仙一号”和“808”两个品种,结合平泉县的气候条件设计出生产工艺。2012年试验栽培获得成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栽培技术,2013年中试推广。香菇立袋式栽培离开了土壤,有效控制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克服了连作障碍,为平泉县优质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014年已大面积推广,于2015年香菇“免割膜立袋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为20151872。香菇免割膜立袋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平泉市茅兰沟乡李凤瑞同志取得了单袋效益10.50元的好成绩。

2016年初远赴辽宁北镇、四川成都等多地考察羊肚菌,并引进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建设羊肚菌示范基地,示范栽培65亩,分布平泉,宽城、滦平、隆化、宁城等地区,在2017年5月大规模出菇,亩产最高的羊肚菌鲜品900斤,直接增加收入240万元,2017年已经签订种植合同的有300亩。2018年9月召开北方羊肚菌香菇产业发展研讨会,此次会议的召开针对羊肚菌新技术栽培模式,吸引来自黑龙江、辽宁、石家庄、廊坊、内蒙、承德等地菇农200余人,并给5人颁发了2017年度“菌业工匠精神奖”,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18年羊肚菌栽培规模达1000亩。

二、立足科技扶贫,拓展服务市场。为了进一步探索,掌握更多适宜平泉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会长梁希才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获得了菌艺技师和农艺技师资质。先后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新型产气锅炉在食用菌生产者中的应用》、《滑子菇开盘后生产技术要点》、《北方栽培姬菇适宜时间的确定》、《鸡腿菇栽培技术的研究》、《生产鸡腿菇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北方花菇栽培技术》等十几篇论文,并编辑《优质香菇栽培技术》、《香菇半熟料开放式栽培技术》、《滑子菇栽培实用技术》《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绿色平菇标准及栽培技术》、《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鸡腿菇栽培实用技术》等实用技术手册,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菇农的广泛推广应用。2014年,他带队组成3人食用菌专家团,冒酷暑参加河北省对口支援丰都县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悉心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移民朋友感激不尽;2015年,他开始对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阜平进行技术帮扶,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他倾尽所掌握的食用菌技术,在阜平县食用菌核心园区进行技术指导,该园区已成为阜平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一面旗帜;2016年相应国家号召进行科技致富、精准扶贫,对接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县、蔚县,5次前去考察当地气候、温差、湿度、风向等条件,结合实际情况,与当地政府洽谈,进行经济转型,利用投资低、风险小、市场大的食用菌产业,改善当地贫困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大大改善了当地人均收入落后的状态;2016年他高举扶贫旗帜,与榆树林子嘎海沟付振国、高瑞芹、李仁清三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贫对接,给予技术,物资,菌种支撑,成果喜人,每亩产量400斤以上,当年每户新增效益2万元以上,扭转了贫困局面,

三、注重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引领。承德食用菌研究会,在食用菌产业科技攻关、技术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是我市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发展成为立县特色支柱产业的推动者。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菌协把有经验有能力技术人才高薪聘到基地,主抓生产和下乡技术指导工作。研究会每年都召开1—2次各类食用菌技术大型研讨会,每次会议都几百人来参加。秘书长吕晓华是市职教中心的一名老师,是研究会的骨干力量,也是重要的科技力量。为了使农民尽快掌握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他常年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研究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每年都要在各乡镇、村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课堂上讲、会议室里讲、田间地头里讲、蘑菇大棚里讲、炕头上讲、哪里有技术员到场,哪里就是听课现场,农民听课的积极性高涨,很多次讲课中午都顾不上吃饭,有时讲到下午三点半,农民还依依不舍,围着老师问这问那,问下一次还什么时候再来讲课,回答是什么时候叫就什么时候到。累计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1500多期,授课时数达到6000多课时,培训菇农5万多人次,接待技术咨询30余万人次,无偿发放技术资料5万册(份),无偿投入经费85万元。培训工作覆盖了承德市境内各县区19个乡镇,和吉林、辽宁、内蒙、北京等省市。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技术培训达到200多课时,培训技术人员和菇农5200多人次,下乡技术指导180多次,身影遍布平泉市食用菌生产的主产区,发放资料5万份,编印教材4万余册,为菇农解决疑难问题200多项。平泉市松树台乡八牌村的梁建立通过培训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不但自己生产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每年都有5—8万元纯收入,还带动本村几十户农民和他一起栽培食用菌,实现脱贫致富。宽城峪耳崖镇山弯子村33岁的青年农民王春潮,创业失败后,2015年在承德市食用菌研究会的技术指导和鼓励下,开始种植食用菌,租地30亩,从五万棒起步,夏天三十几度的高温,没睡过一个午觉,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可喜的回报,已发展到现在15万棒,35个大棚,年收入百万元,明年出菇即达20万棒。目前已发展平泉镇二道河子村颜承新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品种组合式栽培技术,将20多万元的投资分散到两三个品种上,拆开资金,错开季节,化解了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每年总核算只赚不赔,效益好的年景能收入20多万元,效益差的年景也能收入5万元以上,成为高科技含量的食用菌生产模式。(承德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