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娟:“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26

  继物理学家谢希德院士、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之后,上海市科协迎来第三位女性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

  陈赛娟1951年出生于上海,197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担任第七届、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陈赛娟对于担任上海市科协主席的感受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以后一定会不断向老同志们学习如何把科协工作做好。”

  向往届科协主席学习

  对于科协工作,陈赛娟其实并不陌生。在出任第七届与第八届中国科协副主席时,她分别承担了联系女性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科技工作的任务。尤其是她同时还担任了青少年科技辅导协会的理事长,因此对青少年工作非常熟悉。

  “如今,我们每年都要举办青少年创新大赛,上个月就在重庆举行,上海的青少年还获得了很好的成绩。”陈赛娟说,“我还参加了有关青少年STEAM教育论坛、科技教育国际论坛,比如今年举办的人工智能下未来STEAM教育创新等专业论坛。这些讨论都对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有很大的启发。”

  对于履职7年的前任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陈赛娟也很熟悉。“30多年前,我在法国留学时就认识了陈凯先院士。当时,我们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组织里,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他就像是老大哥一样。”陈赛娟说,“担任市科协主席后,我还要向他学习。”

  对于同为女性的市科协前主席谢希德和叶叔华,陈赛娟给予了赞誉:“两位前辈科学家不仅自身科研工作非常出色,科协工作也做得非常杰出,再加上她们的科学精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科创中心建设责任重大

  面对上海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的历史任务,陈赛娟坦言责任重大。“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上海,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我的老师王振义院士也提出了加快转化医学研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上海转化医学中心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希望为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她表示:作为市科协主席,一方面将在科研上继续努力,另一方面要让市科协积极投身于科创中心建设之中。“比如开展一系列高端学术交流,由此激发的科学火花能够在科创中发挥作用”。

  科学普及也是市科协的一项重要任务。陈赛娟自己也直接参与了不少与肿瘤、白血病相关的科普工作。“上海公民科学素质已经排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将达到25%的目标。市科协要在科普推广、素质教育中做很多工作。”

  对于科技智库工作,陈赛娟笑称:“现在已经接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十月举行的市科协学术年会,另一个是院士圆桌会议。”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她熟知工程院的智库工作,认为“科协要进一步加强智库研究”。

  陈赛娟曾多次参与市科协的人才举荐工作,“担任上海市科技精英和青年科技英才的评委,以及女性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她说,“我们要让市科协成为上海2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多鼓励支持

  在科研方面,陈赛娟已经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她带领团队提出并实施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一批白血病发病相关突变基因和融合基因,揭示了新的发病遗传学机制。该团队还发现了砷剂的直接药物靶点,能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走向分化和凋亡,从而奠定了“上海方案”——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协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如今,“上海方案”已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2%。

  同时,陈赛娟也有着传奇的人生之路。她曾经是一名普通的纺织工人,通过努力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学习。1978年全国恢复招考研究生后,陈赛娟脱颖而出,师从于王振义。她与同门研究生陈竺喜结连理。之后,又远赴法国深造。

  “能吃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常常是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现在的年轻人知识基础更扎实。”陈赛娟说,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还是要多沟通交流,以鼓励支持为主。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477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