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利:一场高考开启的奋斗人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06

1.jpg

图说:高德利院士

我的家乡是在山东省禹城市(1993年由“县”改“市”)一个叫房寺镇的地方,那里曾是鲁西北一个比较贫困的小镇(时称“人民公社”)。然而如今,那里已经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成为了全国的一个“千强乡镇”(禹城市为全国“百强县市”),在城镇现代化的道路上已走在全国前列。

房寺镇的蜕变,就如同我的人生蜕变一样,因为一个节点而陡然向上,最终达到了一个自己之前都不曾想到的高度。对我而言,这个人生节点就是1977年的高考,是它拉开了我奋斗的人生序幕,让那个昔日房寺镇里的普通青年,成为了如今的这个我。

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

我的高中时代是在时称禹城县第四中学度过的。是时,正值十年“文革”动乱期间,对于很多同龄人而言,那都是一段不快的回忆。而相比之下,我算是一个“幸运儿”。因为当时国家曾在短时间内提倡通过考试选拔升学青年人才,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推荐渠道。也正因为有了这样政策的利好,我才有机会通过1972年的中考进入高中(1973年初入学),接受了一些正规学习。

尽管这样的时间持续得并不是很长,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段很值得回忆的时光。因为历史的原因,当时有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而下放到地方,这当然是一场时代的悲剧,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我所在的第四中学聚集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的专科教师。在他们的传授和指导下,我获得了对未来高考的一些知识积累。

只是,“高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根本无法选择的目标。

1975年春天,我高中毕业了。作为当时全县范围内数理化样样是强项的“五分加绵羊”,我被分到了镇上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职做兽医助理。

那时的我就像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在结束了兽医工作后,我又去果园工作了一段时间。此后,我便真的去搬砖了——在建筑队负责房寺公社办公区的建设,这一干就是半年。半年后,我得到了一个新的机会。由于表现良好,在当年的秋季开学时,我成为了一名民办初中学校的教师。

此后,时间便来到了1977年。这也是“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包括我在内的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的命运在那一年彻底被改变了。紧接着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开幕了。在此次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议,国家建设与发展开始重新步入正轨;邓小平同志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个凡是”被彻底否定……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重要,因为这一转折深刻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使中国这艘大船由此改变航向,向着光明的未来破浪扬帆。

2.jpg

图说:忘我工作中的高德利

高烧缠绕的高考

高考的消息最早传入我的耳中,是在1977年的暑假。当时,我正在和其他教师们一起进行暑期集中学习。在夏日的燥热中,高考恢复的“小道消息”开始传入了我所在的小镇,让每个人心中都激起了一片涟漪。只是,大家谁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自己对此也是一笑置之,只当做是一种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仅仅在秋季开学一个多月后,高考恢复的通知便正式通传了下来,不久前令人怀疑的“谈资”变成了令人兴奋的“现实”。收到消息的我自然万分激动,然而,当我准备报名参加当年的高考时,却发现此时距离高考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毫无准备!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状态。但我并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人生机遇。于是,我鼓起勇气,准备迎接这场关乎人生命运的挑战。

作为一名民办初中教师,我原本想要报一所中等师范学校,觉得这样考试会比较有把握一些。然而在报名的时候,我却发现我的很多同学都填报了大学志愿,很多同伴也在调侃我,“你怎么才报中专”?不想“输给别人”的我,在报名现场临时将报考志愿也改成了大学。

我是一个一旦确立了目标,就不想半途而废的人。对我来说,做一件事只求两个结果——要么刚开始就放弃、要么做到最好,对待高考我更是如此。于是,在仅剩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备考的紧张生活。那时候,我的工作任务其实是很繁重的,我一方面承担着数学、物理、语文、政治、体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兼任一些繁杂的行政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白天我几乎难以抽身复习,只有在夜里准备高考的科目。如此夜以继日地“奋战”一个多月之后,就在高考的当天,我“不负众望”地发起了近40摄氏度的高烧,以至于在高考的两天中,我只有在同伴的搀扶下才能勉强走进考场参加考试。

就在高考结束、考生交完试卷准备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却不由自主地拍了一下桌子并大喊一声:完蛋了!当时,周围的人对我的这一举动感到很诧异,但那却是只有我自己才明白的一种发泄——在高烧下完成的这次高考让我感到十分糟糕和失望。

不过,通过事后分析我才比较清楚地知道,在那次考试中,试卷上比较简单的一些考题我做错了,反倒是那些难题我却做对了。

高考完的我,整整缠绵病榻半个多月的时间,使我也切身体会了一下什么是“积劳成疾”。从没吃过中药的我,在整整吃了半个多月药汤后才重新“活”了过来,这也许象征着我人生事业的“劫后重生”。

踏上求学奋斗之路

高考结束后,我离开病床,又恢复了正常的工作。1978年的春节过后,伴随着还未褪尽的年味儿,我竟然意外地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不但被录取,而且还是被一所重点大学——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录取了。

3.jpg

图说:高德利获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年高考采取的主要是统一录取方式,即将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排位,重点学校择优录取。因此,华东石油学院并不是我志愿填报高校,所学专业也不是我最喜欢的专业。加之当年学校地处矿区,环境也并不算好,周围是荒草野坡,住的宿舍是油毡和土坯搭起的房子,取暖要靠火墙供热,上厕所也要到室外的公共茅房。因此,到校后的第一天,我的心中是多少有些失望的。尽管如此,我的学习成绩却并没有因为内心的失落而落下。在班级中,虽然我的年龄偏小,但成绩却排在前几名,甚至因此还被选定为班干部。就这样,我度过了大学的四年时光。尽管我在一个不太感兴趣的专业之中学习,但对于学习数理化基础知识的热情不仅分毫未减,反而越来越高涨。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即使是失意的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为你开一扇窗。就在我快要本科毕业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的老师来到华东石油学院招收研究生。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机会,我得以进入西南石油学院,成为了该校机械系力学教研室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从本科到硕士,从工程学到力学,对我而言,这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由于此前我的力学、数学等相关课程学得较少,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虽然当时规定只需修满35个学分即可毕业,但我却整整修了2倍的学分。

硕士毕业后,我选择回到了华东石油学院工作。我的本科指导教师、系主任沈忠厚听说我回来了,十分开心,又将我召回了开发系工作。就这样,在绕了一大圈之后,我最终还是又回到了最初的专业。如今,我有时会想,或许这就是一种天意,是我一生与石油工程(钻井)注定的缘分。

石油工程是华东石油学院的王牌专业,在我回校任教2年多后,该专业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我又成为了这个专业第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学校(已改名为“石油大学”)希望我能够留在北京校区任教,然而,当时我已经成功申请到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的博士后。几经抉择,我还是放弃了教职,选择继续学习深造——在清华大学力学站做博士后研究。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很简单——我喜欢学习,特别是喜欢学习数理知识,不会放弃重要的学习机会。

博士后出站后,我没有选择留在清华大学,而是又回到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从此就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扎下了根。

居安思危、奋斗不止

如今,几十年时光已逝。看着书柜里摆放的奖杯、办公桌上摞满的书籍文件、衣帽架上挂满的各种参会证件,看着身后越来越优秀的年轻一辈,我常常回想,是什么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有了今天这样的事业和生活。我想,是高考给了我前行的机会,好学敢拼的个性又给了我不断向前的动力。

毫无疑问,没有高考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高考来得再晚一点儿,现在的我恐怕早已在家乡的一个角落娶妻生子,过着简单的小日子,虽然也可能会有不少幸福感,但却难以从家乡的小镇走出来,去追求我所喜欢和热爱的东西。

我们是特殊的一代,现在和未来的青年学子们与我们不再相同。他们生活在一个国家小康、四海升平的年代,但越是在这样的年代里,年轻的学子越应该保持一种奋斗的精神,居安思危,不可懈怠。

天上不会掉馅饼,人不努力、不奋斗是难以有收获或成就的。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要珍惜现在的良好条件,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

同时,也希望青年朋友们不要忘记在忙碌中保持健康的体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要想奋斗一辈子,身体健康是前提。因此,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很重要。我中学时就染上了抽烟的陋习,大学时就戒掉了;原来比较爱喝酒,现在也很少喝了。究其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还想再健康一点,还想再健康工作和生活更多年。

回顾自己走过的40多年人生历程,周末、节假日我很少休假,现在每天依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风华正茂的青年朋友们,我也希望你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把握好现在和未来的机遇,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早日成为现实,让中国成为世界关注和羡慕的美丽国度。

院士简介:

高德利,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春季进入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开发系学习。长期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等,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首批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又入选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被教育部评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主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 高德利 石油工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