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23

1999年7月1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发,两次跨入北极圈,到达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和多年海冰区,圆满完成了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获得了大批极其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并于1999年9月抵达上海。这是我国极地研究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世界极地考察中的地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涉足地球两极进行考察的国家之一。

 

千年北极探险史

人类在北极点上的足迹最早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如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人和拉普人、美洲大陆的古因纽特人和后来的新因纽特人,他们是北极最早的主人。远古人类的北极活动是基于天然生存本能的,并不同于后来的探险和科考活动。

2000多年前,希腊的天文学家、航海家毕则亚斯勇敢地扯起风帆,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理性的北极探险。此次探险大约用了6年时间,最北可能到达冰岛或挪威的北部。

1878年7月,芬兰地质学家诺登许尔德率领拥有4艘舰艇和30名队员的国际探险队经西伯利亚海岸进入楚科奇海,于1879年7月到达白令海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通了东北航线。

各国对北极进行系统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是从1882—1883年的第一个国际极地年开始的。期间有来自11个国家的15支科考队在统一计划和安排下对南北极地区的天文、地理、气象和地球物理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综合考察。这一活动宣告了北极现代历史的开始,也开启了北极科考的大门。1903年6月至1905年8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驾驶“格加号”汽船从奥斯陆到达波弗特海,首次穿越西北航道,1906年8月到达阿拉斯加西海岸的诺姆港,宣告了此次历史性航行的最后胜利。1909年4月6日,美国皮尔里率领探险队在因纽特人的帮助下,首次到达北极点。

1920年2月,英国、美国、丹麦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斯瓦尔巴德条约》。在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12个国家的1万多名科学家在北极和南极进行了大规模、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在北冰洋沿岸建成了54个陆基综合考察站,在北冰洋中建立了大量浮冰漂流站和无人浮标站。1990年8月,在北极圈内有领土和领海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苏联8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的瑞萨鲁特湾市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1996年,中国派代表团出席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会议,并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国。

 

北极的中国足迹

中国和北极的渊源,始于1925年中国加入《斯瓦尔巴德条约》,成为条约的协约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迟迟没有对北极地区进行真正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

1951年夏天,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北磁极从事地磁测量工作,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科学工作者。1958年11月12日,新华社记者李楠作为中国驻苏联新闻记者,乘坐“伊尔14”飞机先后在苏联北极第七号浮冰站和北极点着陆,并完成了北极考察,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

9d4a0b.jpg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登义在北极浮冰上工作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北极考察。1991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邀请,在北极浮冰上连续进行大气物理观测并首次展开五星红旗。

1995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国北极考察队,首次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组织的由企业赞助的北极点考察。1999年7月1日至9月9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71天,总航程14180海里,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科学考察任务。此次考察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资料等,其中包括北冰洋3000米深海底的沉积物和3100米高空大气探测资源数据及样品;最大水深达3950米的水文综合数据;5.19米长的沉积物岩芯以及大量的冰芯、表层雪样、浮游生物、海水样品等。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斯瓦尔巴群岛的国际北极科学城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20年后,在地球另一端建立的野外考察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极地科考能力。

2b8278.jpg

▲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落成典礼

 

新时代续写北极新辉煌

2012年7月2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船正式驶入北极东北航道,这是我国北极科考队首次进入北冰洋大西洋扇区进行综合考察。8月2日,“雪龙号”船航行2894海里之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由此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

ee09fe.jpg

▲考察队员释放探空气球(高悦摄)

68bd44.jpg

▲考察队员进行冰站作业(贾燕华摄)

e2eb8e.jpg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伍岳摄)

2014年,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在北纬55度以北太平洋海域布放海气界面锚碇浮标;首次在极地海域开展近海底磁力测量,获得了两条测线592千米的地磁探测数据;通过中美国际合作,首次在北纬80度左右及以北的加拿大海盆波弗特环流区布放深水冰基拖曳浮标;完成国内首次海冰浮标阵列布放。

2016年的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共完成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内容涉及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完成5套锚碇潜浮标的收放工作;完成了1个长期冰站、6个短期冰站考察,系统掌握了北冰洋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冰动力学和热力学等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北极地区环境气候等综合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7年的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环北冰洋考察,并在北极地区开展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开辟中国北极科学考察新领域;历史性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填补中国在北冰洋中心区大西洋磁区的作业空白;首次成功试航北极西北航道;首次执行北极业务化观测任务,展开北极航道环境综合调查、北极生态环境综合调查和北极污染环境综合调查,填补中国在拉布拉多海、巴芬湾等海域的调查空白。

据统计,我国共组织了1600多人次的北极考察。我国科学家对北极变化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如:通过历次北极考察数据和历史资料对比发现,北极海冰减少是导致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温度负异常的关键过程;阐明西北冰洋生物泵作用的空间变化及其维持机制,揭示出水平输送过程对西北冰洋的物质及污染物分配起着重要作用;发现太平洋入流水的变动会对北冰洋异养浮游细菌乃至整个浮游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界定了三种不同的浮游动物群落类型,根据底栖动物拖网样品,得到了它们的数量变化、地理分布、体型地理变化等相关信息;通过开展西北冰洋岩芯沉积物中多种替代性指标的系统研究,发现楚科奇海盆和阿尔法脊晚第四纪以来存在多个冰筏碎屑(IRD)事件,补充和验证了此前国际上的有关认识。在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方面,通过六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资料和沉积物样品,北极古环境与古海洋学研究获得初步成果。

7b1ae5.jpg

▲“雪龙号”进入北极圈,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摆出“八北”字样合影(吴琼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我国已成为南北极所有重要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和国际组织的成员,积极参与极地全球治理,参与有关科研和保障规划的制订。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先后参与国际极地年计划、地平线扫描、整合的北极研究计划Ⅲ、南大洋观测系统、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观测计划等10多个大型国际极地计划,陆续与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智利、南非等10个国家及其极地主管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文件。

今后在极地考察方面,我国将继续稳步推进以建设国家南北极观测网为核心任务的“雪龙探极”重大工程;初步建成南极观测网和北极观测网,形成对南极海洋、南极陆地、北极海洋、北极站基重点区域的环境和资源实时或准实时的业务化观测能力;提升通信传输和信息管理能力,建成1个南极考察新站,增配1架固定翼飞机及配套设施,形成极地运行保障能力;搭建极地应用服务平台,实现极地标准规范、预警预报、气候变化、战略与权益、考察运行指挥等应用服务能力。通过不断完善海空天一体化立体观测系统,支撑极地考察业务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的极地国际治理能力。

(图文/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雪龙号 改革开放 北极科学考察 北冰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