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栏目|如何学习“增强团结”领导智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10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41.济南战役

——“增强团结”领导智慧

 

团结出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够迭挫强敌,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以我军高级将领的团结,对比敌人高级将领的不团结,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胜原因。作为指挥员,善于增进部属的团结,不但是胜利的保证,也是领导智慧的集中体现。

【案例】

1948年秋,我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山东省济南市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攻坚战——济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序幕。

在济南战役中,担负攻城兵团军事指挥任务的,是许世友和王建安,他们是由毛泽东越过华东野战军亲自“点将”的。由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一贯对战役指挥员高度信任,特别注重充分发挥战场上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灵活性,所以这种越级直接“点将”,在我军战史上极为罕见和特别的。而毛泽东点的将,又是许世友和王建安这两位号称“山东双雄”的两大虎将,并且两人有着一段很深的“历史恩怨”,在济南战役之前已有十年多不搭腔了。

王建安和许世友原本是生死之交。他俩都是湖北老乡(解放后许世友家乡被划入河南新县)、黄麻起义的参加者,又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友和搭档。两人都英勇善战,从战士干到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34年秋,王建安任红四军政委。两年后,许世友调任红四军军长。从此两人成为了军政搭档。红四军在他们两人的率领下,每次战役都是担任主力,以善打硬仗和恶仗闻名。两人之间的瓜葛是在抗大学习期间产生的。那是19373月,党中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抗大也进行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活动。抗大的批斗会,“牵连”到整个红四方面军,正在抗大学习的许世友、王建安等红四方面军将领也被连带批斗。生性耿直的许世友发言说:“说我们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是逃跑主义,我就不服!哪来这么多主义,打不赢就跑,换个地方再打嘛。你们中央红军要不逃跑主义,咋会从江西跑到这黄土坡坡来了?”许世友这样的态度,在当时只能引起公愤,顿时,会场响起了一片口号声,“打倒反动军阀许世友”“许世友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土匪头子!”许世友气得吐血,住进了医院。他在病床上躺了几天,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哪里不能革命,非要留在延安?不如回老根据地打游击去!结果,经他一串连,几十个原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都同意与他一起回川陕老区去“打游击”。这批人中也包括王建安。

关键时刻,王建安突然醒悟:这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不能由着性子来!他立即报告揭发了许世友将要率众出走的密谋。不久,中央设立了一个军事法庭调查委员会,负责审理“许世友反革命武装集团”。审讯期间,有人主张“许世友大骂中央”,态度如此恶劣,应该枪毙,此时,毛泽东意识到批判张国焘有严重的扩大化倾向,把所有原红四方面军的官兵和张国焘不加区别地当了批判对象,这是错误的。毛泽东在那份关于“枪毙许世友”的报告上,断然行使了否决权。不久,毛泽东去看望许世友。对他道歉说:“许世友同志,你受委屈了……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的宝贝,不是他张国焘的干部,张国焘是中央派到红四方面军去的,他的错误应该由他自己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没有关系。”一番话,深深打动了许世友,他哭着向毛泽东表示:“斗争中考验我许世友!”从此,许世友成了毛泽东的心腹爱将。而许世友对王建安从此产生了隔阂。尽管许世友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但还是与“告密”的王建安翻了脸,从此不理睬王建安,两人多年的老交情也戛然而止。

抗战爆发后,戏剧性的是,两人都到了山东,一个在胶东,一个在鲁中,两人所统领的部队都是山东抗战最有力量的武装。可他们即使在山东军区一个院子里开会,许世友也是把头扬得高高的,从不和王建安搭腔。王建安好几次有意和他消除矛盾,但许世友就是不理睬他。两人之间虽然不说话,但在齐鲁大地上,同为山东八路军的两员大将,使鬼子闻风丧胆,称为“俩克星”,老百姓则称他们为“山东双雄”。

对于许、王二人之间的矛盾隔阂,毛泽东是心知肚明的。二人都是毛泽东的手下虎将,他们的“不团结”,如果长此以往,势必对革命事业产生消极影响。毛泽东决定让两员虎将消除隔阂,和好如初。但他没把两人叫过来一顿训,再命令他们“和好”,而是等待时机,准备让他们在共同战斗中去自行“解铃儿”。

解放战争准备打济南时,毛泽东终于找到了最佳时机,于是亲自点将,让他们共同战斗!在战役筹划阶段,毛泽东首先在西柏坡专门召见王建安。此时王建安已率部在华北作战,攻克济南是王建安在山东作战时多年的梦想,现在他已在华北,毛泽东竟把这重任交给他,王建安认为这无疑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毛泽东对王建安交待:“根据当前的战略任务,先解放济南,经过军委研究,你就不去华北一兵团了,回山东去。攻克济南将是我军作战史上的一次大城市攻坚战,这一仗只能打赢,不能失误。你回山东去,到山东兵团,许世友任兵团司令员,你任副司令员。攻克济南的兵,大都是山东兵,许世友在胶东部队很有威望,你在鲁中、鲁南也颇有名哩!你们是山东两虎,人言两虎难并立,我说孤掌难鸣。你们二人的手击得响,同心协力,那战士们就会跟随你们去赴汤蹈火!”毛泽东没说“团结”二字,也没说要他们去学“将相和”,但王建安却明白他的意思,表示一定协助许世友同志打好这一仗。毛泽东还是没说“团结”,幽默地说:“好!我们像演一出《失空斩》——你是副将王平。失了街亭,打不下济南,先斩许世友,也要打你40军棍,然后官降三级。”王建安领命后,立即马不停蹄奔赴山东。

在王建安赶赴山东时,许世友正在养腿伤。中央军委越过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直接发报通知许世友:即刻赶赴济南前线。中央军委越级发报调将,几乎没有先例。许世友接到电报,得知是毛泽东亲自“点名”叫他去指挥攻打济南时,欣喜若狂。全然不顾伤还没养好,没吃晚饭,没收拾衣服就出发了,吉普车一夜狂奔240里,第二天拂晓到达了泰安的兵团司令部。毛泽东得知许世友到位后,亲笔写了一份给许世友的电报,电文开头就是:“你已到前方,甚慰。”许世友得知毛泽东派来的“副手”王建安也正在急急赶来山东,这时就不顾以前的什么恩恩怨怨了,说:“我许和尚打不下济南府,就等于砸了毛主席的场子!老王来了,一定要齐心协力!”

当王建安到达华野攻城指挥部后,已在等候他的许世友立即迎了出来,主动握手问候,摆出一脸盆酒为王建安接风。许世友说:“老王,自从延安分手,我俩这是第一次喝酒,酒到意到,过去的都过去了,谁也不再提。我先干了再说。”一大茶缸酒一饮而尽。王建安也被他的真诚和豪爽所感动,两人你一茶缸我一茶缸,转眼就把一脸盆酒喝了个精光。

两位虎将再次联手指挥,仅8天时间就打下了济南,活捉了王耀武。

【案例蕴含的智慧】

济南战役的胜利,不但在于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战役决策科学正确,还由于济南战役中我军高级指挥员团结协作,以及毛泽东增进指挥员团结的过人智慧。

毛泽东点的两将,是有着多年恩怨的虎将,把他们放到一起共同指挥济南战役,似乎犯了兵家大忌。但毛泽东对这一“越级”点将,却胸有成竹,颇具大智慧。首先,毛泽东深知两员虎将的矛盾,并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只要时机成熟,是可以化解的。其次,毛泽东知道,如果靠命令或说教,反而容易把小矛盾激化,适得其反,因此,在给两人提出要求时,只字不提“团结”、“和解”等事。再次,毛泽东知道,团结是靠共同的理想,靠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靠指挥员们内在的素质。因此,毛泽东在点将部署任务时,只提任务要求,不提团结之事,让许世友和王建安自己体会这种安排的弦外之音。在毛泽东巧妙导演,亲自点将下,许世友和王建安在共同的战斗中自己去“解铃儿”,联手在齐鲁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的英雄壮歌。济南战役后,齐鲁大地流传着一句话:“虎啸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虎”就是许世友和王建安。知情人谭震林说:“两只虎,一个是廉颇,一个是蔺相如,毛主席让他们在济南城下演了出将相和。”

【解读与点评】

著名兵书《吴子》指出:“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诸葛亮兵书《将苑》也强调:“用兵之道,在于人和。”可见,将士的团结,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但上牙怎不碰下牙、勺子怎不碰锅沿?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尤其如此,不团结的事是经常有的,轻则影响相互的关系,重则影响战争胜利和事业成败。因此,作为指挥员,对于下级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好,矛盾化解,可以重新增进内部凝聚力、战斗力,如果处理不好,则反而矛盾激化,严重影响团结、影响战斗力。但增进部属的团结,却需要大智慧,不能靠命令和说教,而要多动脑筋,尽量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



C2

如何加入学会

注册学会会员:

个人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个人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在线进行支付宝缴纳会费。

单位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单位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缴纳会费。


长按下方学会二维码,关注学会微信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599323&idx=5&sn=2763ea25719934f29697029cc2785ac3&chksm=8b9b9843bcec11553d1614331d87b7fe677f15ce8370f0b60d86bbf13cee179d5edc850ddcc9#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历史 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 世界历史 张国焘 许世友 济南战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