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聘用制惹争议,大学教职的“铁饭碗”越来越难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2-21

近日,119名武汉大学教师在进入学校三年后迎来了“3+3”聘用制下的第一个考核期,结果仅有4人通过考核进入编制,淘汰率高达97%。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许多高校青年教师纷纷感叹自己不过是个“临时工”,失业命运近在眼前。

一名武汉大学考核未过关的教师在论坛吐槽制度的不合理,认为“所谓的聘期制就是高级博士后换了一个名称而已,特聘副研究员只是一个没有职称的虚名”。


更有网友表示: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于高淘汰率,而在于不透明的程序、不公平的选拔机制和朝令夕改的政策。

首先是程序:所有参与3+3”的人员根本不知道怎么选拔入编,只知道人事部通知了竞争性选拔。怎么竞争?跟谁竞争?有没有竞争标准?哪项竞争标准更重要?(是课题还是论文亦或是其他指标)都不知道。

据悉连评委们都是进入评选现场才知道怎么评选,而且被要求不得发言,不得交流,以免“影响公平”。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投票名额浪费的缘故,因为没有交流导致的分票。

其次是选拔机制:规定学部评审,十几个学院一起评,组成学部人力资源小组。但每个评委只能投特定的票数,得票人员得票要超过三分之二的评委数才能当选,这是导致只有4个人最终入选的根本原因。


因为评选现场不能交流,不能发言,所以评委们很无语,根本不知道怎么投,投给谁,尤其是别的学院学科的老师,很难知道其他学科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科很容易发二区以上论文,有的学科根本没有二区期刊。有的学科一年只能有一篇文章,有的学科一年可以出很多篇,怎么比?怎么界定谁好谁坏?比数量还是质量?最后只能是评委自己比自己的内心。

最后是朝令夕改:2015年实施这项政策时候是签了合同的,规定达到副教授水平后转入固定编制根本没有竞争性选拔或者其他的。但是现在不仅是大规模差额,而且是事后通知。如果早说要竞争,可能大家就不会简单的对标“副教授”的标准了。


事实上,大学教职的“铁饭碗”越来越难捧住的现象在中国高校中已经非常普遍了。不光是武汉大学一家,近几年,北大、清华及国内很多顶尖高校都陆续引入“非升即走”制度,采取“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策略,目标是逐渐推广“全员聘用制”,彻底改革学校用人制度,这在各大高校已经不是新鲜事。

高校实行这一制度的初衷相信都是为了激活学者生命力、提高科研质量。但别忘了,科研压力之外,高校教师在大学内往往还负担着许多教学和行政事务。许多学者一天到晚在忙着申请课题、码字数发表论文,还得兼顾教学。有学者直言:这就像身上戴着“重重枷锁”。

如何结合国外经验,将其改造为真正适应国内具体情况、有利于学术繁荣的人事改革制度,还有待长期辩论和探索。


内容来源:AEIC学术交流

来源:AEIC学术交流

原文链接:https://www.keoaeic.org/consultation/176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聘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