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评估体系初探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1-08

334cae.jpg

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全球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从目前来看,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针对全球高端人才引进评估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以及操作性强的标准和体系,这势必影响北京引进全球高端人才的质量,也对抢占全球国际人才竞争的制高点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结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微观层面分析和研究高端人才引进的评估体系,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北京加快集聚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基于人才引进评估内涵,剖析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引进国际高端人才遴选制度以及中关村外籍人才在华永久居留积分办法等现有的北京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评估体系,并对比分析了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的经验,初步探索了国内外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评估体系的一般方法和创新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北京国际高端人才引进评估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1)分层分类建立评估体系

人才引进评估指标体系需充分体现“三个面向”,要与产业、行业、学科、领域等紧密结合,不同类型的人才按照不同的分层分类评价标准。在人才分层上,强化目标导向,对于国际高端人才的“潜力股”人才要建立较好的引进评估体系和机制,重视对潜力高端人才的创新力以及行业的冲击力的考察。在人才分类上,突出重点,对于基础研发类、应用开发类、经营管理类、社会公益类等高端人才,抓住每类人才最关键的需求特征,比如应用开发类要侧重于从产学研结合、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成果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与人才特性更为契合的评估指标体系。

(2)设计科学合理、尊重人才的评估指标

国际高端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在评估体系设计中,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尊重人才发展的一般规律,创建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系统,打破“四唯”倾向,在指标数量上要做减法,与项目评估有所不同,尽量避免出现操作性不强或者表述模糊的概念和语言。更多地要借鉴国际通用的或市场化的选择指标标准,比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评估国际人才时,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国际小同行”方式,从创新性、冲击力和潜力3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贴切的、新颖的、发展的指标导向,让高端人才做到“有的放矢”。

(3)建立完备的评价责任制度

建议在专家库的构建方面可开展持续的研究和跟踪,并建立评价责任制度。一方面,对参与评价的各个主体权责明确,提高各评价主体责任感与积极主动性。同时,对以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程序、评价监督为内涵的评估方式进行持续的探索,对申报、评审、公示等环节制定规范操作细则,保证整个流程的易于操作和执行。

(4)实行评审全程监督和退出制度

加大政府、用人单位、评审专家以及社会对人才评估的监督力度,严格实行申报信息公开、异议信息材料复审和受理投诉等制度,增加人才评价管理的透明度,激发相关人士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提高评审工作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建立评审全程监督、退出制度。特别要加强对评委抽取、评审会议召开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完善人才相关政策待遇的退出机制。

来源:科情智库

北京国际 人才引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