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的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18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36卷第12期刊载了西南大学等单位陈正发、史东梅、何伟、夏建荣与金慧芳的论文——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的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该研究由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号:201503119-01-01)资助



耕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过去6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加上不合理的耕作利用导致耕地质量降低,严重威胁到了区域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在中国中西部高原山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其质量状况与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建设密切相关。


耕地质量评价是对耕地质量所处状态或满足耕地功能需求程度的度量,其评价结果可为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一般包括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个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由于对耕地质量内涵认知及评价目的的差异性,不同研究人员提出的指标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导致指标归类和筛选并不统一,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差;此外,目前针对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较少。在耕地质量评价模型方面,国内外常用的耕地质量评价模型主要有:加权和法、土地生产力评价法、P-S-R框架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不同的评价模型在区域适宜性上存在差异。

该文在分析坡耕地利用特征及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的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权重作为评价权重,以30 m×30 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明确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方法,从而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价,并分析了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5种坡耕地主要土壤类型SIFI从大到小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 000 m高程范围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而在>1000m高程范围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坡耕地质量等级以六等地、五等地、七等地、四等地为主,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总体偏低。该研究可为完善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区域坡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农业工程学报”


来源:gh_c45100f8f9c0 农业工程学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1MzcwNQ==&mid=2652997275&idx=4&sn=1276e76a4cd60277c0f32ad5ce1485b6&chksm=bd32501d8a45d90bbb9373a61976aab413141c15a64a671edf2e07473edf9ad9b6739a07bbd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调控 高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