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0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18

来源:科普重庆

各区县(自治县)、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科协、宣传、教育、科技、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企事业科协,有关单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彰显科技进步对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作用,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根据《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20〕14号)要求,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将共同组织开展2020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为“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定于9月18日至25日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一)弘扬科学精神,展现科学价值。宣传讲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着力传播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科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公众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健康科普。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和爱国卫生宣传,及时为公众释疑解惑,促进公众了解和掌握卫生健康知识,增强防控意识,提升健康素养。

(三)开展应急科普,助力灾害防治。着眼加强应急科普工作,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聚焦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围绕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开展宣传,充分展示科技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促进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对于科技进步的获得感。

(五)加强志愿服务,彰显科技为民。将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全面融入科普日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和科普工作者作用,积极开展以科技惠民、科学普及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志愿服务,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与科技、科普工作深度有机融合。


三、活动安排

2020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一地一策一特色”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场活动、分会场活动和系列联合行动。(注: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若届时无法组织线下活动,将以网络活动为主。请各区县结合当地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安排,合理确定举办方式。)

(一)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重点开展以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表彰、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重庆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总决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果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宣传展示活动,带动全市掀起科普日活动热潮。

(二)各区县分会场主题活动。各区县广泛动员有关单位,围绕科普日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重庆市全国科普日分会场活动,全面推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三)系列联合行动。集中动员各级学会、大中小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学校、机关等,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系列科普联合行动。

1.学会、高校、企业联合行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面向公众开放科研、科教资源。广泛动员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学会联合体、高校科协、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通过线下讲座、论坛,线上直播等形式,向公众传播普及高新科学技术,将相关的科技项目成果进行科普化展示和宣传。

2.科普基地联合行动。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出内容丰富的科普展览或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公众参观体验,助力公民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提升。

3.科技馆联合行动。组织各区县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开展具有科技馆体系特色的科普活动,如展览展示、教育实验、网络课堂等线上线下活动,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4.社区科普联合行动。依托社区科普大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深入社区开展科普讲座、展览展示、技能培训、知识竞答等活动,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传播普及科学知识。

5.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联合行动。实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组织涉农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等深入农村开展技能培训、科普讲座、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等活动,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能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6.校园科普联合行动。深入开展2020年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活动,积极动员科学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开展科学家演讲、科普报告、科学实验、科普剧走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带领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精神,启迪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如中小学课程已有类似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安排。

7.科普阅读联合行动。联合出版社、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向公众推介系列优秀科普图书,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推动科学文化的建设与繁荣。

8.卫生健康科普联合行动。开展各类健康科普讲座和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防控知识普及,引导公众践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

9.公共安全科普联合行动。开展应对气象灾害、火灾、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科学知识普及和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四)全国科普日网络活动。以“科普中国”和“科普重庆”品牌为引领,利用科普重庆网站、科普重庆微信和科普文化重庆云终端等信息化平台,组织开展2020年“云上科普日”系列活动。推出活动打卡、直播、短视频、网络科普大赛等在线科普活动,形成网络科普传播热点,汇聚展示全市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日活动亮点。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服务大局。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活动集中展示平台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积极沟通、做好统筹,最大程度汇聚资源搭建平台,主动邀请当地党政领导与公众一起参与全国科普日的相关活动。

(二)面向基层,公平普惠。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科普日活动主题,接长手臂、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普惠民生。注重面向乡村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加强深度报道,提高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知晓度,营造领导重视、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厉行节约,务求实效。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提高活动实效。


五、有关事项

(一)登记填报。请各活动举办单位于2020年8月3日至9月21日期间注册并登录全国科普日网站(www.kepuri.org)或科普中国客户端(https://url.cn/5GXxUrC),填报活动信息。鼓励活动举办单位通过全国科普日网站或科普中国客户端将活动信息提前向社会发布,以便公众查询了解活动、参与活动并反馈评价。请各市级学会、企事业科协、区县科协做好动员工作,积极组织各项联合行动、网络活动,并通过科普中国客户端或全国科普日网站进行管理。各类线上线下科普活动须采取适当方式标注“2020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信息补充。请各活动举办单位于2020年10月5日前,通过全国科普日网站或科普中国客户端及时补充完善活动信息和进展成果,包括活动图片视频、新闻报道链接等。如开展网络活动须提供活动网址信息,以便全国科普日网站运营机构配合各单位向社会进一步宣传报道。

(三)工作总结。请各活动举办单位于2020年10月14日前在全国科普日网站提交科普日活动总结材料。市科协将牵头开展重庆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工作总结,按照社会动员、联合行动组织实施、网络活动、宣传工作、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填报以及公众评价情况等指标考核科普日活动组织机构,并对工作扎实的组织单位和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活动予以表扬,择优向中国科协推荐“2020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联系方式:

市科协科普部

联 系 人:肖  霞

联系电话:023-63659767

全国科普日网站运营机构

联 系 人:张  峥

联系电话:010-63581772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水利局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2020年8月18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该通知全文

来源:kpcqgf 科普重庆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3OTEzNzUyNQ==&mid=2247490541&idx=1&sn=44e43cfc2ab2c5e909f97417f12c0337&chksm=cf085c77f87fd561dfe41adbba9825c15ca2349d95bbf1d9a39ca4cf2071032fbb213747c38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全国科普日 科技 科学 时政 社区科普 科普中国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