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春: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平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2-13

10.jpg

本科毕业后,赵长春回到山西某高校从教。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又回到北京继续从教,并最终成为一名桃李天下的师者。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赵长春对北京这座遥远城市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她的大学。在位于北京的中科院物理所里,她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当时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很好。”

本科毕业后,赵长春回到山西某高校从教。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会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又回到北京继续从教,并最终成为一名桃李天下的师者。

2018年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地大)数理学院教授、物理系主任赵长春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这一年,距离她来到这座城市从教已经过去了16个年头。

编写教材的“博士生”

2002年,赵长春来到地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物理课程的教学。在那之前,她在家乡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初来地大后不久,她便开始负责该院整个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这对于一名“新人”来说实属不易。

然而,就在她来到这里的第三年,赵长春却作出了一个意外的选择——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岩石矿物材料学。

也在这一年,她又完成了另一件与她的博士生身份有些出入的工作——编写大学物理学科的教材。

原来,当时正值国内高校物理课程由“多课时制”向“少课时制”的过渡期。“2002年,大学物理每学年的课时量是128学时,后来便减到了112和96学时。”赵长春说。但北京高校的物理学课程教材基本都是针对多课时制编写的,并不适用于当时的课时要求。于是,她便和外校的一位老师合作编写一套简明的物理学教材。

一边当学生,一边当老师,一边做科研,一边还要写教材,在那几年,赵长春的生活被这些事情挤得满满的,其中的辛苦自不必细说。但令她欣慰的是,这本被她这个“博士生”与同事一起编写的《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直到今天,依然在高校中被使用着。

创新班里的“润滑剂”

从教30多年来,赵长春一直有个理念: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用怎么教,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而言,要教好他们,必须先让他们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至于怎么让他们感兴趣,赵长春有自己的办法——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一堂课的学习,这个办法并不新鲜,但要用好却不容易,关键就在于能否提出有趣的问题。

“问题要有趣,又不能没有一点儿深度,否则学生也不会产生思考的冲动。”赵长春举例说,比如在讲授“热循环”时,她会先问学生:“那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行的,之所以能连续不断地运动下去,动力从何而来?”对此,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更不一定正确。但赵长春并不介意:“答错了也不是件坏事,还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到热循环的‘主题’上。”

从2013年开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地学人才,地大从全校六个学院中选拔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创新班,并配以专职科研导师和专职班主任。当时身为教研室主任的赵长春,除了担任第三届创新班班主任外,还承担大量师生之间沟通协调的工作。因为自第四届创新班开始,聘请了大量校外优秀学者讲授课程,此举虽然有利于学生接触最前沿的学术内容,但“本校生”与“外校老师”之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本校老师讲课速度比较慢,校外老师的速度相对较快,这就会造成学生的不适应。”赵长春说。再比如,针对某门课程,前几届创新班的学生并不需要期末考试,而是采用读书报告的形式,但被赵长春邀请来授课的校外老师却要求统考,这让学生们很不理解。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赵长春就成了最好的“润滑剂”。

“我会告诉学生,此前没有经历考试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然而,统一平台的考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知识加固的过程。”经过赵长春耐心地解释,学生们的心结解开了,教学秩序顺畅了。

本科科研的“探路者”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本科生从事创新实验和创新项目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如果放在十年前,就不那么平常了。彼时,对于本科生而言,“科研”还是一个很遥远的词。

赵长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思考如何拉近本科生和科研之间的距离。2008年前后,赵长春看中了学院里的一个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因为它配备了很好的实验条件,但其利用率却并不算饱和。于是经过学院的同意,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与老师们共同决定,开设一些针对本科生的创新实验项目。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年只能开设十几个项目,每位老师负责一两个,并只在物理系开展。”赵长春说。而且,最初参与的老师们并无报酬可言,完全是“义务劳动”。直到两年后,学校才发放了一些补贴。但补贴与否,从未影响过老师们的热情。“我们看重的还是这样做对于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

2012年,科研项目从物理系拓展到她所在的材料学院,两年前,这一做法开始在全校推行……

更令赵长春自豪的是,除了在校内“闭门修炼”外,她还通过努力,让地大的学生登上了更广阔的比赛和交流平台。

“2004年底,我担任了物理学专业的系主任。当时,地大还没有参加北京市大学物理竞赛,我就想把自己的学生拉出去比一下。”赵长春说,就这样,一年后,地大物理学专业便有组织地参加了这一赛事,此后便再没有间断过。目前,每年都有200多名学生参赛。

不过,大学物理竞赛毕竟只有笔试,而赵长春更看重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好在她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竞赛形式。2007年,南开大学从国外引进青年物理学家技术大赛,这项赛事采取学校间对抗的形式,既锻炼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又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一次被邀请做观赛嘉宾的赵长春,一下子就被这项赛事吸引住了。随即,她便委托两位老师组织系里的学生报名参赛。如今,针对这一赛事,学生们已经组成了青年物理学会,并组建专门平台,而且,每年报名参赛的学生早已不限于物理专业。

“相比课堂上的培养,我更看重对学生课堂下的培养,因为这是完全出于他们的兴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采访的最后,赵长春说。

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研 中国地质大学 赵长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