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说四十一|博物是文化无声的传播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2-15

科学不等于科技,科学通常定义为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应用,己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其内涵与外延通俗地说,科学不是信仰,而是拿证据说话,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就其目的而论,可定义"寻求感觉与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简单地说,科学是一种有高度文化依赖的人类现像,不是一个单纯为了生存目的而存在的事物。因此说科学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从西方科学精神的起源来说,应该是科学的人文起源。因为科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文比科学更重要,人文是根本。探讨科学的缘起,不能仅从智力和生产力的角度出发,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是人类本身的独特性使然。因”人"和"文"之间,是一种相互构造的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文的并称。所以研究科学、宗教、艺术,研究人类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现象,都要从人文结构来理解,所以说科学高度依赖于文化,没有文化的科学,科学是不存在的。

第一类科学表现为经验,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第二类表现为技艺,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知识;第三类表现即为科学,它是一种内在性科学,一种自然推演,自我演绎的科学。它是论证的,证明的,是一种关于永恒不变的真理推演的知识。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的开篇这样写道:大约在135亿年前,经过所谓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的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宇宙的这些基本特征,就成了"物理学"。

在这之后过了大约30万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称为"原子",再进一步构成"分子"。至于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互动,就成了"化学"。

大约38亿年前,在这个叫作地球的星球上,有些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将别庞大而又精密的结构,称为"有机体"。有机体的故事,就成了"生物学"。

到了大约7万年前,一些属于"智人"这一物种的生物,开始创造出来更复杂的架构,称为"文化"。而这些人类文化继续发展,就成了"历史学"。

因此,严格地说科普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也是人的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实的文化传播来说,单纯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的科普行为一种是科学的未端行为,不是科学的终极目的。其终极目的是通过科普使公众了解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培养自由的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理性思考,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正缘于初始,这不仅关乎恰当准确起源的描述,也关乎科学性、合理性、必然性,还关乎博物学。对于博物如果片面地理解仅仅归结到玩物丧志,并不能完整呈现其文化意义和科学意义。

从文化的定义审视海洋文化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必须要具有宏大的视野,同样要求对海洋科学与精神的起源,学术地图的整体把握,海洋科学和文化沉淀与发展大势的分析和判断。

科学史给出科学传播有两个传统,数理科学和博物学。这种传统非常有描述力,文化比科学概念更大,更具有包容力,也更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与内涵。而且,从科学史的意义上来说,不曾与数理科学相提并论,被人误似"沾花惹草"的属于文化范畴的博物学便拥有了更高的价值。

在当下社会与主流话语中,数理科学更加高大上,似乎文化及传播与博物是粗浅的、不系统的知识,是为数理科学作准备的。但从历史上来看,博物学在达尔文时代就到达了顶峰。而在上个世纪,生物学进入到分子层面之后,生物学已经从博物学变成了数理科学。而事实上,博物学在当下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已经消失了。

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有人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博物学家无非是“半吊子地质学家,半吊子生物学家,半吊子地理学家……。什么都知道点,什么都知道的不深,最终沦为只博大而不精深的‘知道分子’”。人们对这种看法可以不以为然,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已经表达出了不同的悖论:有知识,没文化。如此可以说,有诸多自诩为科学的专家其实都是一些未入门的博物学家,因为缺乏博物情怀,就没有人文精神,说到底也就是没有科学精神。

人文学者说到情怀,常常是要被人讽刺:博物情怀,算是什么情怀?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看当下的儿童教育,人们不觉得让孩子认识花草是一件正常事。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背诵乘法口诀,背诵唐诗宋词。总而言之,对将来考试有用的东西倾心倾力。结果是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远,如在小区、在校园,人们每天经过路边的花草,但是不觉得有认识的必要,更不觉得有关心的必要。"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常态如何能够热爱自然,必然将失去博物情怀,失去了博物情怀必将导致人文精神荡然无存。

基于数理科学的热爱自然,爱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把自己融入自然。孔子强调读《诗》的意义,其一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如果不知道器物的具体名字,人对于自然就只能是抽象的热爱。在这个意义上,认识世间器物的名字,是人类重建人与自然的情感关联的第一步。工业文明与数理科学是相互加强的,生态文明则需要博物学,博物学是人类拯救灵魂,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一条必然之路。

因博物情怀塑造的人文精神是一条路,尚被认为只是一条小路,但它毕竟是一条路。一条古已有之的科学之路,文化之路,一条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相伴行之路。

从科学哲学进入科学史、文化史的研究,包含着对科学的反思、对文明的反思,对博物学本身的反思,以及对人类精神的反思,这一过程中博物学的意义愈发得到彰显,对人文精神与公众生态意识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学者这样认为:博物学与数理科学并列,而博物学与科学本身并列。

建设海洋强国,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必须强化海洋文化教育,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建树全民族海洋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1968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来源:CSO2016 中国海洋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DI2ODUzOQ==&mid=2247487313&idx=2&sn=1d7480f40fa984d7eeab683a134654a2&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博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