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读《DK博物大百科》有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2-22

现在总有人讲,要回归大自然。但是,说得轻巧,回归起来并不容易。怎么回归呢?

先说古人,孔夫子重视对于诗文的学习,特别是《诗经》。他嘱咐到: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是说,学《诗》可以获得兴、观、群、怨的教化……还能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即从《诗经》中获得一些知识,孔子主张的重心应在于“识名”上。这可算是一种回归吧!

利用《诗经》来“识名”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诗经》中记有植物约130种和动物约90种。

如在《豳风·七月》之中,有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意思是,春天里阳光明媚,黄莺歌唱,姑娘拿起高高的筐,走小路,去采桑。这说明,远古时期的中国人就对桑和蚕有了一定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28.jpg

以此为例,在接触大自然时学习诗句的美好心情,孔夫子应该是有体会的。

这样的“识名”还可追溯于更早的年代,如基于植物的物候作用,在《夏小正》中提到了柳、梅、杏、桃和桐等,以及草本植物中的韭、缟、堇、芸、白茅、香附草、狗尾草、浮萍、扫帚草和野菊等;此外,还可利用某些动物的物候作用,如一些鸟、兽、虫、鱼等。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34.jpg

行文至此,笔者想重点介绍的是,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一本新的译著《DK博物大百科》;英文版原著书名为《The Natural History Book》。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37.jpg

说到大百科,人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法国18世纪时的百科全书学派。百科全书派就是一批学者,他们反对迷信、成见和愚昧,并且亲自参与编写能包含各种知识的百科全书的工作。

后来,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布丰也主持编纂了百科全书式的《自然史》。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46.jpg

图片来自网络

《DK博物大百科》中不但有很多精美图画,书的构造也让人感到很新奇。

在每一组画面之下,都有相关的说明,它们大都是一个“目”或“科”下的动物或植物,可以从它们之间寻找出其相似性,更加重要的是从这些“亲戚”之间,找出它们的差异性。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49.jpg

正是要明白这些差异,读者才能说真正“掌握”了某些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正是编者或出版者的初衷,更是读者的收获。

这也正像书中的“前言”中,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C·萨普所说:

“我们和数百万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享地球,休戚与共。花一点儿时间看看周围,你就会发现我们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从食物、衣服、体内的微生物,到空气和水。我们是巨大的、复杂的‘生命之树’上一枝很小的细芽。经过岁月的洗礼,生命之树’上绝大多数分支都已经消失。”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53.jpg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56.jpg

5000多张图画,竟然还只是地球生物圈中“残存”的很小一部分,这些就够令人惊奇的!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359.jpg

在阅读《DK博物大百科》之时,也许我们很多人最为关注的是,对于一些曾听到或见到过的一些物种(尤其是一些濒危的物种)。比如北京雨燕。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02.jpg

说到雨燕的名称,在1870年,一位英国人在北京第一次采到其标本,并命名为“北京雨燕”。但北京的百姓却依旧叫它“楼燕”的名字,并且雨燕还是北京的“市鸟”。

据说,过去的北京城轻易就能看到雨燕。北京城自永乐年间开始建城门门楼,它们一直是雨燕在北京最主要的栖息地。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旧城改造,这些栖息地开始消失。北京雨燕也随之急剧减少。在近些年的北京中,人们就特别关注起雨燕了。据说,现在北京只剩下3000只雨燕。这几年的宣传雨燕就是为了保护它们。

很幸运,在《DK博物大百科》这本书中可以查到雨燕,即目录页中的“蜂鸟和雨燕”,其内容在书中占了3页的篇幅。对于它们的介绍是:

“疾速飞翔的雨燕是飞得最快的鸟,悬停振羽时的蜂鸟也会发出声音。它们拥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技艺精湛的飞行家。”

在这3页的图中,共有35幅图,其中蜂鸟占了大多数,雨燕的图仅有4幅。第一幅就是“普通雨燕”,其介绍文字是:

“雨燕科  这种分布于欧亚大陆的雨燕能在悬崖或建筑物的洞穴中筑巢,这使它们成为城市中很常见的一种鸟。它们在非洲越冬。”

它们飞到非洲去过冬天,那么北京的雨燕飞到南非,要飞行上万千米。从尺寸上看,它只有16~17厘米长。如此好的体力,如此高超的飞行本领,是很令人惊讶的!况且它们的导航和定位“技术”又该是多么高超啊!我第一次听到雨燕的飞行能力和技艺,只是感到“令人惊讶”!

下面,重点说说“阅读”植物的体会。应该说,笔者看到植物的部分就感到很“亲切”。在年青时,由于到中药房抓药,对药方中的各味中草药就很有兴趣。为此,还买了本草类的图书看,甚至还找到一本《叶天士医案》。

那些草药的药性多已忘记,但有些故事还有印象。如“刘寄奴草”,与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有关,且宋朝词人辛弃疾有一句“人道寄奴曾住”。对“刘寄奴草”的效用,李时珍写道:“每遇金疮敷之即愈”。当然,故事更有意思。书中的“草药”还有,银杏(叶子)、远志、木通、石斛等。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07.jpg

说到荸荠(属于莎(suō)草科),并不陌生,它可以食用。但是,在荸荠图旁边是“纸莎草”的图,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它的释文是:

“这是一种非洲湿地多年生高大植物。古埃及人用来写字的莎草纸的材料就是用这种植物的叶子制成。”

过去,我以为是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纸”。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新收获。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12.jpg

再如,第153页都是罂粟科,都是漂亮的花,如各种罂粟和虞美人等。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14.jpg

石竹目占了比较大的篇幅,其中第158~161页是各式各样的仙人掌,也比较“养眼”;特别是“般若”,还讲了讲这个带有佛教色彩的名字的特点和来历。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17.jpg

美中不足的是,类似这样的介绍还不够多。禾本目的篇幅也比较大,图片很多;第147页的禾本科就是粮食作物的专页。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20.jpg

看了这些粮食作物,也许在城市中长大的小朋友就不会“五谷不分”了。

本文作者:刘树勇,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文章转自《新华书目报》

长按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

即可进入微店购买↓↓↓

微信图片_20190222101424.jpg


《DK博物大百科》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