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千年美酒其实是“仙药”、蚕只爱吃桑叶、肝癌治疗潜在新靶点、基因编辑是否脱靶、“肉眼可见红外线”

今日科技话题:千年美酒其实是“仙药”、蚕只爱吃桑叶、肝癌治疗潜在新靶点、基因编辑是否脱靶、“肉眼可见红外线”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3-05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1河南考古新发现:千年美酒其实是“仙药”


▲这是河南洛阳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出土的青铜壶内的液体(2018年11月7日摄)


3月1日召开的2018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项目发掘负责人潘付生公布,该墓出土的液体其实是矾石水,即硝石和明矾石的水溶液,这与文献中提到的古人使用硝石和矾石制作神仙水相吻合,证实液体为“仙药”。


液体究竟是什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科研人员分别对铜壶中的上清液和下层沉淀进行了取样,研究检测出液体主要成分为硝酸钾(KNO3)和明矾石(KAl3(SO4)2(HO)6)。


“取矾石一斤,无胆而马齿者,纳青竹筒中,薄削筒表。以硝石四两覆荐上下,深固其口,纳华池中,三十日成水。”古籍《三十六水法》中明确记载了古人用硝石和矾石制仙水的流程。


——新华网


2为什么蚕只爱吃桑叶?中科院科学家揭示其中奥秘


▲GR66突变的“蚕宝宝”食性改变,正在吃苹果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栽桑养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蚕业生产链中,栽桑和养蚕密不可分,因为桑叶是家蚕的唯一食物来源。为什么“蚕宝宝”只爱吃桑叶?日前,这个千百年来萦绕在人们心中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谭安江团队研究发现一个苦味受体基因可以决定家蚕的桑叶专食性。相关研究2月28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在线发表。


研究发现,苦味受体基因GR66在家蚕食物选择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正常饲养条件下,GR66突变体的生长发育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其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蚕宝宝”开始出现“味盲”现象,除了桑叶以外,还爱吃苹果、梨、玉米、大豆、花生甚至面包等“零食”了,而对照组野生型(wild type)“蚕宝宝”只吃桑叶或含有桑叶成分的人工饲料。基于以上实验依据,研究人员判断,GR66是“蚕宝宝”的一个取食抑制因子,突变后抑制作用消失,导致“蚕宝宝”可以无差别地取食桑叶及其它食物。


——科学网


3我国科学家发现肝癌治疗潜在新靶点


▲图片来源:网络


2月28日凌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福初院士团队、钱小红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教授团队在早期肝细胞癌蛋白质组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文章测定了早期肝细胞癌的蛋白质组表达谱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图谱,发现了肝细胞癌精准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科研人员根据101例早期肝细胞癌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数据,将目前临床上认为的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分成三种蛋白质组亚型,而不同亚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预后特征,术后需要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第一类患者仅需手术,要防止过度治疗;第二类患者则需要手术加其他的辅助治疗,而第三类患者占比30%,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系数最大,是最后的“硬骨头”。科研人员发现在第三类患者的蛋白质组数据里,胆固醇代谢通路发生了重编程,其中候选药靶胆固醇酯化酶的高表达具有最差的预后风险。通过抑制候选药靶——胆固醇酯化酶SOAT1,能减少细胞质膜上的胆固醇水平,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人民网


4新技术可灵敏检测基因编辑是否脱靶


基因编辑的“子弹”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会产生脱靶效应,可能会导致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变异。这种风险让人们对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望而却步。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合作开发了一种被命名为GOTI的技术,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到基因编辑方法是否会产生脱靶效应,使基因编辑技术向安全地带迈进了一步。


此前,人们推出过多种检测脱靶的方案。但小鼠或者人类个体间基因存在很大差异,基因编辑所产生的脱靶效应会被淹没在这些差异之中。以往的检测方法很难从这些差异中分辨出哪些是基因编辑所造成的脱靶,哪些是个体本身的差异,因此无法有效判别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


GOTI颠覆了原有的脱靶检测手段。实验的精妙之处是利用小鼠胚胎做实验。在受精卵分裂成两个时,基因编辑其中的一个,并用红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编辑之后,让两个细胞继续分裂,等小鼠胚胎发育到14.5天时,基于红色荧光蛋白筛选出基因编辑细胞和没有基因编辑的对照细胞。


——人民网


5中美科学家新突破让动物“肉眼可见红外线”


由于眼睛感光能力的限制,动物无法肉眼看见红外线。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薛天教授研究组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韩纲教授研究组合作,近期结合视觉神经生物医学与创新纳米技术,首次实现了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和红外图像视觉能力。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2月28日发表了该研究成果,并将其选为本期唯一科普视频重点推广。


薛天教授研究组与韩纲教授研究组合作,尝试利用一种可吸收红外光发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材料,导入动物视网膜中以实现红外视觉感知,并发展出一种特异表面修饰方法,使其可以与感光细胞膜表面的特异糖基分子紧密连接,从而牢牢地贴附在感光细胞感光外段的表面。


研究人员通过多种神经视觉生理实验,证明从外周感光细胞到大脑视觉中枢,视网膜下腔注射了纳米颗粒的小白鼠,不仅获得了感知红外线的能力,还可以分辨复杂的红外图像。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得红外视觉的同时,实验小白鼠的可见光视觉没有受到影响,实现了同时看见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


——新华网



来源:gh_562f69198929 山东科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4OTQyNw==&mid=2247487076&idx=3&sn=89782e143ebfce655e6fe7b11d2bb9ba&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研人员 蛋白质组 感光细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