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博导的90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3-24

我有一位师弟,985重点高校本科毕业。

由于发自内心的喜欢科研,于是选择继续读博。

说读研前看了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于是也立志在博士学习期间就要成为自己研究领域里的专家。

梦想着毕业后能成为一名教授/研究员,当研究领域里的学术大牛。

他相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只要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终能获得成果。

所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早上8点半就到达实验室,晚上实验楼快要关门时才匆忙离开回到寝室。

三年过去了,他却还没有发表一篇文章。

另一方面,最近一两年自己朋友圈里常被第一批“90后”当教授、博导的新闻频繁刷屏。

冯建东,1992年出生,浙大化学系2009级本科生,2016年取得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为浙江大学的“百人计划”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殷翔,1991年生,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7年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底,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随后任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

李东,1990年出生,2009年进入同济大学就读,2013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后,以直博生的方式继续留校攻读,并于201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少硕博们看着这些履历,除了羡慕嫉妒,还是只有羡慕嫉妒。

在同龄人还为读博未毕业而发愁的时候,这几位“90后”已经成为高校博导,不但把同龄人远远甩开了一大截的距离,还狠狠地打了不少仍挣扎在博士后苦海里的80后的脸。

无可否认,第一批“90后”博导们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他们个人主观的、内在的因素。

只是身边的博士们也不比这些年轻的博导们差到哪里去:同样从国内排名前10的高校本科毕业,同样的努力拼搏,同样地对科研充满激情。

如果非要把这些硕博们在科研上的失意都归因于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这无疑是在扭曲事实以及对他们的极大侮辱,还可能把初入科研圈的莘莘学子引入错误的方向。

●01●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批“90后”博导在成千上万的同龄人里脱颖而出成为学术界里耀眼的新星呢?

如果可以暂且不考虑主观因素,我更愿意去探究客观的事实,寻找出那些让莘莘学子在未来道路上可以去复制、去学习的秘籍。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批年轻博导们的读研经历。

20190324020147_bb314d.jpg

导师与学校名气?

不少硕博们认为,导师名气和学校平台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这三位博导的求学经历透露了一些很有趣的细节。李东硕博期间就读的同济大学在国内当然还是很不错的,但若与世界著名大学比就稍显逊色了,在2018年才刚好踏入QS世界大学前300名;况且在他入学时,他的导师仅仅是一名副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倒是名气不小,然而冯建东的博导在他入学前也竟然只是一名助理教授,等到他快毕业时,博导才晋升为副教授。

海外经历?

国内教授/研究员的招聘中,的确大都有要求海外科研经历。很意外的是李东竟然在同济大学博士毕业后,即被985高校录取为教授、博导。另外,最近上海科技大学的博士华甜同样毕业不到一年就被母校晋升为副研究员。可见,对于某些高校,海外经历不再是一个必要的硬性要求。

发表高质量文章!

在不少国家里,发表文章的质量与数量还是评价一个人科研水平的具体化指标。

这三位年轻博士之所以能为博导,完全离不开他们发表的高质量文章。李东在博士期间分别在nano letters, advance function materials 和small 等高质量期刊发表了文章,而后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发表的文章更是锦上添花,直接助他成为了湖南大学的教授。多少国内教授做梦都拿不到的nature系列文章,冯建东在博士期间就发表了3篇,影响因子高达120。殷翔则在自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Automatica和IEEE TAC上一气呵成地发表了十多篇文章。

很多人会说,这些文章不正是说明了他们拥有极高的IQ和极强的科研能力吗?

是的,这些成绩离不开他们个人主观因素,但是离不开他们课题组的实力

李东的博导Dr Zhang虽然只是副教授,然而他在李东入学前已经在无数高校教授们都向往的JACS、Nano Letters, Advance Function Materials 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殷翔的博导更是自动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AC和Automatica的常来顾客,在别人眼里犹如豪华五星级的餐厅,在这个组里或许就是一个常去的食堂。冯建东在2013年读博时,他所在的课题组已经于2011、2013年在Nature Nanotechnology发表了文章,这两篇文章到如今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可想而知,这个组的实力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如Nano Letters, ACS Aano等高质量期刊都成了他们组里发文章的一般水平。

可见,这三位博导发表的高质量文章都与课题组已有的发文章实力有密切关系。

科研生活里,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导师会要求组里学生必须发表5.0影响因子以上的文章?因为这是他们课题组已发文章的最低标准。然而,对于不少课题组的学生来说,5.0影响因子已经是他们最高的目标了。

事实告知我们,很多时候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在错误的选择里,你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十倍努力,到头来可能只获得两篇普通的文章、勉强毕业。

然而,那些选择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同学,只要比常人再努力一点,就有可能成为组里的下一个巨人。

●02●

也许,不少人鄙视把科研能力与发表文章挂钩。然而,除了这种最直接、最可量化的方法外,还有其它更好更公平的评价标准吗?

如果你真的要走学术路线,也渴望将来在国内高校成为教授/研究员,那么你在读研前最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近几年里已发表多篇高质量文章的导师。

如果你在硕士、博士的时候错过了,那么可以继续通过博士后的机会来实现。

我的一位朋友,博士期间发了好几篇文章,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约5.0左右,已是他所在课题组里了不起的人才了。毕业后,他选择在一个拥有高质量文章的课题组里做博后,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发表了两篇德国应化,现在正冲刺着一篇JACS。一旦成功,与教授/研究员的距离便近在咫尺。

网上流传很多选导师的方法,比如以下几点:

从性格和人品来选老师

从名气和实力来选导师

导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

导师有足够的经费供科学研究

……

乍一看,还蛮中肯、挺有道理的。只是认真读完后,总感觉是在喝白开水,操作起来可真不容易。

对不少打算读研的本科生,哪来机会去提前了解导师?仅从网上搜索到的零星介绍,或者面试时的一面之交,怎么可能了解到导师的性格和人品?怎能获知他是否有足够的经费、是否有充足的时间与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03●

也许有人建议说,去找与导师在同个学校的学长学姐打听一下。如果要去的学校没有认识的学长学姐呢?即使恰好幸运的碰上了,他们也只是比你大了一两届,还在科研苦海中挣扎着,怎么能给到正确的反馈呢?

我自己在读研前,曾特意跑到外地,偷偷地去导师的实验室,找未来的师兄姐们咨询,结果还是没能获得全面的信息。我的本科室友,毕业后直接留在本校直博,找的导师还是本科授课的教授,后来他依旧抱怨自己当初的判断。

另外,用名气来选择导师,其实是对不少年轻学生的错误指导。不少荣获“杰青”、“百人计划”、各类“学者”头衔的导师在科研实力上有可能还比不上国外的助理教授、副教授;一些号称某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者曾获得“863”、“973”资助的学者并不一定可以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因为有些导师可能已经忙碌在行政道路上了。

至于网上还提到的研究方向是否前沿、是否感兴趣,只能算是一个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如果在研究领域埋头苦干7年,你还是一篇文章都没发出来、还面临不能获得博士学位时,再前沿、再感兴趣的课题对你来说都是灾难。

所以说,导师性格如何、经费怎样、是否有时间指导学生等等问题并不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学子在求学前可以轻松了解到的,导师的学术任职、获奖荣誉、研究资助有时候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更值得你去关注的是该导师带领的课题组在你将要研究的领域里是否一直都能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你只需在googlescholar/文献数据库里搜索导师的名字拼音和英文工作单位,这些信息便如白纸黑字般的一目了然。

课题组能持续发表高质量的文章,就充分说明了这位导师的科研实力、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与该科研方向的影响力。可以在这样课题组里工作,只要能正常发挥,你所发表文章的质量与数量基本差不到哪里去;如果还能比课题组里的学生再刻苦勤奋一些,再多一些思考与顿悟,便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当你能发表nature或science系列文章时,无论是海龟还是土鳖,国内的科研机构都会热情地向你敞开怀抱,因为那时候的你也已经成为他人眼中膜拜的学术大牛了。

来源:Academic_Information 中外学术情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YzMzAxNw==&mid=2247493843&idx=5&sn=d15583556648d5a2dae0efb28c1b5005&chksm=e8282585df5fac931c7c16ca598ab2c44f36cf570a4c7d6c5f5650f685bde1b89ec065cbf79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大学 90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