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华教务长睡不着的问题:中国大学生真的了解中国吗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3-29

2.jpg

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认为学生的文化认同是一个让大学校长“睡不着”的问题:“我们非常怀疑拿着中国身份证的大学生,真的了解他们国籍所属的这个地方吗?”

该场分论坛题为“大学校长对话:教育的东西融合”。来自中国、韩国、英国、法国、斯里兰卡和尼日利亚的8位高校管理人员分享了他们眼中高等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

韩国延世大学校长金用学直率地说道,大学有三大危机,而不知道有危机这件事是更大的危机。首先,在数字革命之下,大学失去了生产和传播知识的垄断地位。公共部门、企业部门和个人都在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知识。

其次,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而平均寿命在增长。人们生活到某个年龄段,所学到的一半知识都过时了。那么,大学到底需要教什么?

第三个危机来自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学生越来越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金用学抛出的观点引发了讨论。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院长彼得•图法诺回应道,百年牛津很自然地相信大学的合法性。他认为,对饭碗的担忧是一种工具主义的想法,高等教育的本职要远远高于找工作。大学不仅要培养劳动者,他们还会成为父母、成为投票人,这都需要教育。“关键是大学要确保自己不被边缘化。世界进步得很快,我们要跟上。”

图法诺的同胞、考文垂大学副校长大卫•皮尔斯伯里同样认为,参与大学社区是年轻人不可或缺的成长阶段。“错过了这个机会,我们就不能指望他们成为好的国家公民和全球公民。大学是在学社会。”他提到,在十多年前,很多大学确实因为没有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技术方式而落后了,现在,需要以新技术作为助力,结构性地打造学习型的社区。

杨斌则提出,在知识传播有了更多选择的时候,大学更应反思大学生能从大学带走的最重要的产出是什么。“很多时候学生们拿着一张成绩单就走了,但我想说的是,校园生活对一个18岁至22岁的人产生的影响可能被低估了。”在他看来,易得的知识越多,人和人之间的讨论就越有价值。现在的网络课堂,还需要补上社区学习这一课。

关于老龄化的挑战,正如许多大学宣传要“培养一生的意义感”,杨斌认为不仅要活得长,在长度之外还要有重要的变化。

最后,越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越是要强调本地性。杨斌非常怀疑到底有多少拿着中国身份证的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反而是一些外国学生因文化冲击而有所感触。

“如果文化认同丧失了,这应该是让今天的校长们睡不着的问题。”杨斌说道。

来源:澎湃新闻

杨斌 博鳌论坛 清华大学副校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