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呻吟的“痛”有药可治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01

20190401160344_0c772d.jpg

 

有一群人,全身疼痛,却又不知病因。经过CT、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可他们仍然被莫名的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事实上,这群人可能是患上了“纤维肌痛”。

在我国,纤维肌痛仍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首诊误诊率高达87%,有的患者确诊时间甚至长达10年。目前,纤维肌痛不仅有成熟的诊断方案,也有针对这一疾病的药物。

不久前,辉瑞宣布全新一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乐瑞卡(普瑞巴林胶囊)纤维肌痛适应证产品在中国正式上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教授梁东风表示,目前我国针对纤维肌痛机制性治疗药物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未来纤维肌痛或将不再是我国难治疗的慢性疼痛性疾病。

这个“怪病”是什么

在全球范围内,纤维肌痛患病率为4%,仅在中国就有约5200万患者。但在国内,不仅公众没听过这种疾病,很多医生也对其感到陌生。

“由于医患普遍缺乏对该跨学科疾病的认识,导致患者反复奔走于各个科室却不能获得对症治疗,不但疼痛持续,甚至常常因误诊而加重病情,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说。

纤维肌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目前专家认为,急性创伤、特殊的感染疾病及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等,都可能是诱发这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研究证实,纤维肌痛为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疼痛障碍,具有明确的病理机制,中枢敏化为纤维肌痛的主要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研究证据提示,持续性神经递质释放失衡引起患者中枢神经层面存在疼痛信号异常放大的现象;神经影像学研究验证,纤维肌痛征患者存在大脑内在特殊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造成疼痛感觉异常和全身广泛性疼痛的原因。

“起病机制隐匿,让患者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疼痛存在,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不能准确回忆起疼痛开始的时间。另外,纤维肌痛的疼痛呈弥散性,一般很难准确定位,部分患者甚至说不清楚究竟哪里疼痛。”樊碧发说。

纤维肌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有46%的患者因病失业,为此负担的医疗资源及成本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当。因此,樊碧发提醒,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多部位慢性疼痛,同时伴有躯体不适、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焦虑抑郁等,经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的客观证据时,应高度警惕发生纤维肌痛的可能,并尽早诊治。

“共病”增加诊治难度

纤维肌痛诊断难点在于它并不是一个排他性诊断,而是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调查发现,16.8%的骨关节炎、21.1%的类风湿关节炎、36.7%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8.6%的抑郁、33.8%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均合并有纤维肌痛,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多种慢性疼痛疾病中也常见。这也是导致纤维肌痛误诊漏诊率高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腰背痛、慢性头痛等‘共病’时,纤维肌痛的漏诊率更高,常见于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和神经内科等科室。”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翁习生表示,由于患者往往主诉其他疾病或症状,而各科室医生在诊断时如同“盲人摸象”,重点关注患者的“局部”症状,也就是本专科疾病,导致很多患者虽然周游于多个科室治疗,但治疗体会和效果欠佳,不被家庭和社会接受和认可,被认为无病呻吟。

翁习生建议,相关科室医生在专注本科疾病诊疗的同时,还应提高对纤维肌痛的认知、筛查和鉴别意识,可参考2016美国风湿协会诊断标准和基于患者问卷的纤维肌痛快速筛查工具表来辅助识别,如果能做到多学科联合诊断则效果最佳。

治疗药物实现零的突破

谈及纤维肌痛治疗,梁东风指出,纤维肌痛并不是进行性疾病,其症状可以随着时间延长而减轻。同时由于发病机制明确,通过个体化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此前,临床上多以非甾体类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非机制性药物治疗为主,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并伴有极大的副作用。而作为全新一代神经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乐瑞卡针对纤维肌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机制性治疗并且循证医学证据充足,被多份指南推荐为纤维肌痛一线治疗药物。

一项为期14周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F1)和另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停药试验(F2),都确立了乐瑞卡治疗纤维肌痛的疗效。F1和F2试验招募的患者按照美国风湿病学标准(3个月广泛疼痛病史,18个特异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有压痛)被诊断为纤维肌痛者。视觉模拟评分显示疼痛减轻,而且,患者对病情变化的整体印象和纤维肌痛影响问卷结果也显示疼痛改善。

樊碧发表示,随着乐瑞卡在我国的上市,也将开启我国纤维肌痛治疗的新纪元,也期待乐瑞卡能为更多纤维肌痛患者减轻疼痛。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9-04-01 第6版医药健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4/344796.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药品 养生 慢性疼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