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技术公益的思考 | 绿会代表参加美国非盈利技术大会分享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3-31

近年以来,国内的互联网公益和技术公益飞速发展,可是前景如何?又有哪些瓶颈?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3月22日下午,绿会代表参加了在金泰大厦举办的美国非营利技术大会分享会(Nonprofit Technology Conference)。此次会议由 NGO2.0联合灵析、基金会发展论坛举办。会议旨在分享Nonprofit Technology Conference见闻及中国技术公益的思考。


3月13-15日,第19届非营利组织技术大会(Nonprofit Technology Conference),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举办,2000多名非营利组织同仁相聚,共享技术公益的话题。NTEN的非营利技术会议是美国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以慈善为中心的一般性技术会议。来自微软和Blackbaud等公司的演讲者和专家都参与了分享,将他们的知识带给非营利部门,包括IT规划和预算、管理非营利数据和应用自动化等主题。


微信图片_20190325150618.jpg


此次会议的分享嘉宾均之前出席了在美国召开的NTC大会,分别对美国先进技术管理、项目和服务交付、筹款和发展、运营、数字通信和营销等情况进行了积极的分享,使在场听众迅速了解美国非营利技术现状,并深入思考了中美互联网公益的差距,对未来国内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首先,中美的非营利技术差异,到底在哪儿?


分享嘉宾洋葱指出美国在筹款活动中200万的筹款目标,会花费50万费用筹资推广,追踪大型机构筹资效果,对筹资途径数据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为下一年投资预算参考依据。


微信图片_20190325150608.jpg

洋葱 灵析联合创始人&产品负责人 积极分享美国NTC大会内容


美国拥有完整的项目评估体系,以Friend of children为例,志愿者十几年的陪伴,根据数据分析每三年就会对计划进行调整,实施个体追踪,重视对个体的影响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而不仅仅是财务使用的公开。


此外与国内非营利过于依靠平台流量,豪放尝试、耕耘理念的做法不同,美国更注重深耕捐赠人社群、讲求精细运作、以及强调行动。实干精神、开放社群是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的地方。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毫不逊色于美国,但软件技术永远是其次的,重要的永远是人。


其次,有温度的可信赖公益,才会让人持续受益。


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技术总监徐锋对线公益募款经验进行分享。他指出,要对用户友好,重视募捐页面的美观,在合理的时间,通过多种推广渠道,来获取新的捐赠人。


微信图片_20190325150623.jpg


此外还应更多关注高额高频捐助者,科学合理的持续引导续捐以增加捐赠用户者的留存,最后还可以利用直播+短视频的形式,通过多闪,抖音,微博等应用,分享项目闪光点吸引捐款。最后其指出做有温度的公益更高效率的募捐,深耕和精细的运作是关键。


一直以来,绿会都用实际行动,作业在第一线,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项目和群体,更是因为绿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有温度的公益践行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文/qinghua 审/Jasmine 编/Angel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813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慈善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