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科普新闻】像“侦探”一样寻找科学真理‖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来宁畅聊“科学中的美好生活”

【科普新闻】像“侦探”一样寻找科学真理‖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来宁畅聊“科学中的美好生活”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18

来源:江苏省科协

“要在失败中不断突破,像侦探一样持之以恒去寻找科学的真谛。”4 月1 6 日,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迈克尔·莱维特来到中国药科大学,为药大师生作了题为“科学中的美好生活”的讲座。莱维特教授分享了他几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人生感悟,并将自身的诺奖之路向药大学子娓娓道来。


▲迈克尔·莱维特


迈克尔·莱维特1 9 4 7 年出生于南非,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也是最早开展D N A 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计算生物学学者之一,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酶类反应的计算机模型。他凭借为复杂化学系统发展建立的多尺度模型以及在建立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 0 1 3 年诺贝尔化学奖。


自然界中,绿叶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吃药为什么可以治病?众所周知,当分子原子相聚一起,会产生电光石火般的化学反应。不过,在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成千上万的原子不停息地改变行为,分子链构型、大分子、小分子的形状更是瞬息万变,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又该如何计算它们的行为?


这时候,计算机工程师出场,他们将物理学家与化学家的计算模型改写为计算机程序,由计算机助力计算。通过实验不断修正计算模型,以了解分子和原子的真实模样和行为。莱维特正是该领域的专家。


正是莱维特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们的努力,让化学家们得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揭示化学的神秘世界。由此,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试验,更深入地了解整个化学的过程。莱维特等所发明的多尺度模型的意义在于其具有普遍性,可用来研究各种各样的化学过程,从生命分子到工业化学过程等。科学家们还可以以此优化太阳能电池、机动车的燃料,甚至药品等。


“我足够幸运,人生中遇到了很多优秀老师,并加入优秀团队,携手开启计算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报告会中,莱维特坦言,身为科学家应该有更多想象力,要敢于打破束缚,这样才有更大的突破。此外,他也强调,要保持对科学的敬畏,“很多时候,你说你不知道,那就对了,如果你知道,很可能就是错的。”

报告会最后,莱维特坦言,科学研究的最终意义就是寻求真理,科学研究者要像“侦探”一样,寻找科学的真谛。

作者:姜晨  孟婧

编辑:谢长美


来源:gh_1d89a2a9e771 江苏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4Mzk2MA==&mid=2247485832&idx=2&sn=594393248cfbe51efb53992008959263&chksm=fbc394ffccb41de9f2f5e891a9d0dc2988520016839fdaf3b59700283f6b043f6f036607b14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