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百次发射:首任总设计师详述长三甲的前世今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24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三甲、长三乙和长三丙组成,他们都是在长征三号火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年81岁的龙乐豪院士,是这型火箭的首任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也为我们介绍了长三甲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人员开始努力研发能把卫星发射得更远的火箭——这就是长征三号。当时担任总体主任设计师的龙乐豪告诉我们,发射的第一目标就是一条特殊的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高级顾问 长三甲系列火箭首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发射一个通讯卫星到36000公里高度上去。这个轨道非常重要,这个资源很紧缺。世界上当时能够发射这样卫星的国家,一个是苏联,另外一个就是美国,还有第三个那就是欧洲,是十五六个国家组成的。


卫星发射到离地球3.6万公里,相对地面上的人来说,看上去就像是静止不动一样,这是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最好的轨道。具备发射这个轨道的能力,不仅意味着进入国际航天发射的第一梯队,也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直接的作用。



龙乐豪院士:我们的火箭率先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作为末级推进剂的火箭就长征三号,它的运载效率比较高。


1984年,长征三号火箭第一次把东方红通讯卫星送到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而到了1986年,我国又提出了新的通讯卫星工程计划——“862工程”,要发射更大更重的卫星,这对长征三号的研制人员来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龙乐豪院士:“862工程”是1986年2月份里启动的一个工程,干什么?就我们国家的通讯卫星第二代通讯卫星工程。就是说这个卫星的重量由原来的(第一代)1.4吨一下子长到了2.5吨,今天我们长征三号甲这个火箭,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1994年,长三甲火箭首飞成功。接下来,为了适应不同的发射需要,除了长三甲外,通过配置不同的助推器和相应的改进,长三甲家族还发展出了两位后起之秀。


龙乐豪院士: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就已经突破了并联技术、捆绑技术,第二个是“弟弟”长三乙,它个最大、它运载能力最大,它下面捆了4个助推器,第三个叫“小妹妹”,叫长三丙,它是捆两个助推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能力,从2.5吨到接近4吨或3.9吨,一直到5.5吨。


就这样,长三甲家族形成了三兄弟,将“嫦娥”“北斗”“风云”等著名的中国航天器以及诸多国外卫星送入太空。

(来源:央视网)


更多精彩文章:


中位协举办第二届“北斗之星”创新创业大赛

于贤成会长带队赴西昌观摩北斗导航卫星发射

⊙   关于申报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年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

⊙  中位协关于2019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论坛征文的通知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官网:www.glac.org.cn

Q Q 群:197642405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zhongweixie201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gzMzAzMg==&mid=2650688243&idx=3&sn=db483e1c43a61f576075ce32bd610a65&chksm=887cbd54bf0b34426214957355ce7bdf9f723ef5a105bc03cf0a1f697d3e58fef11f878f4bde&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卫星 火箭 航空航天 卫星导航 龙乐豪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