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藉经典有机反应实现高配位碳氮螯合物骨架的构筑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03

来源:CBG资讯

20190503003952_87c217.jpg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弘教授与夏海平教授课题组在碳龙化学领域取得重要拓展。相关成果以“Successive modification of polydentate complexes gives access to planar carbon- and nitrogen-based ligand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Nat. Commun. 2019, 10, 1488)。

以碳和氮为键合原子的多齿螯合物是配合物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例如,两齿的NC型螯合物、三齿的NCN型、CNC/CCN型螯合物等均表现出多重功能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更高齿数的平面构型NC螯合物实例相对较少,代表性的例子为四齿金属碳卟啉类化合物,这类螯合物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平面五齿、六齿的NC螯合物由于几何构型“拥挤”导致合成难度高,此前一直未见报道。

该工作从含三元环内金属卡宾结构的CCCC型碳龙配合物出发,利用经典有机反应(炔烃对金属卡宾的插入反应),成功地实现了CCCCN/NCCCN型平面五齿螯合物的合成。研究表明,三元环内金属卡宾的高反应活性及金属杂稠芳环的内在芳香性是实现这一系列转化的关键所在。这类高配位螯合物的直接转化也实现了一系列独特的反应类型,包括金属杂芳环单元在稠环体系的迁移反应、芳香骨架结构的转化、金属氮杂环芳香性的改变等。这一研究为高配位型螯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平面五齿螯合物家族添加新成员。特别是,这些高配位型螯合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均有较好的吸收,表现出良好的光声成像、光热转换及声动力学性能。作为首例兼具这三类性能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望发展为一类全新的诊疗一体化试剂。

20190503003952_8d2b2c.jpg

(来源:Nat. Commun.)

该研究工作在张弘教授指导下完成,第一作者为iChEM博士后周小茜。该工作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同研究优势:相关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理论计算工作由周小茜博士完成;声动力学性能研究由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庞鑫博士及刘刚教授完成;光声成像研究由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聂立铭教授完成。iChEM fellow卓庆德博士、博士生卓凯玥、陈志昕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夏海平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林振阳教授和南京大学朱从青教授对研究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香港研究资助局、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大学校长基金的资助。


来源:BeanGoNews CBG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Q0NjUwMg==&mid=2247494531&idx=2&sn=53fed3bf58ff25d293cb7d25c87524c0&chksm=ec3ceacadb4b63dcf9fac4b6e8cb63cd129fb87d20757976464cdd5902cb628b4106af2af12f&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螯合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