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地球“秘密”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有了新进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12

来源:科技日报

5月10日,中国地震局公布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进展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从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迄今已经一年的时间。“一年来,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已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并积累了一批观测数据。”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说。

实验场位置独特,有很多“第一”

20190512140600_88b1e6.jpg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示意图。中国地震局供图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范围较大,从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都是建设、覆盖区域。郑国光表示,这是科学家们多方研究的结果——这个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类型丰富,具有长期的观测资料积累,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郑国光介绍,这是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也是国际上迄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现有的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方面它更侧重大陆强震的研究,重点关注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工程结构响应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另一方面,它致力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实现地震灾害防治目标。

郑国光认为,“这个实验场属于基础研究,兼顾应用,将为地震业务体系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新业务能力。例如,在监测预报方面,通过数值地震预测模型,推进从经验预测到理论预测的转变等。”

新增观测站360个

将重点开展千米深井观测

20190512140600_8be8f2.jpg

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宣布建设开始,科学家们便对它“寄予厚望”。业内人士向科技日报表示,这个实验场的建设让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台网,实现多学科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和实验,或许可以破解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地面振动以及建筑物破坏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所以普遍认为,实验场的建设将大大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和地震灾害的防治。

中国地震局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实验场已新增观测站360个。郑国光表示,未来将加快实验场建设,争取在3年内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地震井下观测台阵,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

他强调,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人民对地震安全有了更高需求。地震科学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是年轻的、发展中的科学,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的过程十分复杂,既需要室内的研究,更需要野外的观测和验证。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实验室,其任务是针对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各环节的科学问题,特别是那些需要通过野外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科研关键词,开放合作共享

20190512140600_8e2c9b.jpg

法国科学院院士Paul Tapponnier参与实验场设计、建设、研究的众多国际科学家之一。他表示中国的地震机理有自己的独特性,实验场的建设让科学家们对地震预报有了新的希望。目前,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开始科研工作,在研项目近60个。

郑国光表示,下一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将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柔性引进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努力把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成新思想的孵化器、新技术的加速器、新成果的助推器。


来源:kjrbwx 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I5MjI4OQ==&mid=2247518832&idx=4&sn=b684287411d7d0642c092746f2fddf36&chksm=eb14815edc6308483126b13ac6d98abda865c518f8cfb441a7c9b8d45245090cbb79c9ab7c3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地震 地震预测 郑国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