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开业之石”是怎样发现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1

来源:中国核学会


     讲述者:唐孝威,193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实验核物理与高能物理学家,曾先后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工作。现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世纪50年代,从事核探测器研制工作,并参加了我国铀矿的野外勘探,参与发现了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20世纪50年代,我参加了我国地质部门组织的铀矿勘探小队,到我国南方的广西、湖南等地进行铀矿野外勘探,在广西富钟地区发现了富铀矿。富铀矿的发现对中央政府作出发展我国核工业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后来这些铀矿石被称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

  核裂变的“铀”材料是发展核工业和核武器必备的材料,所以铀矿是在资源上有特殊价值、在科学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一个地质矿产领域。勘测铀矿,要测量铀矿放射的放射线。放射线必须要用专门的仪器来测量,中国过去铀矿地质的基础很薄弱,没有专门直接探测射线的仪器。


绝密任务

  20世纪5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近代物理研究所核探测器组,就是我所在的计数管组。我们在戴传曾先生领导下,在国内研制核探测器。同时,为了在各种环境中测量射线,我们组还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探测仪器。这台仪器是一个手提的木盒子,里面装了计数管的附属设备,探测仪器记录射线时发出“夸夸夸”的计数声音,有一次计数就响一下。另外,我们还用一根长电缆把记录仪器接到一个不大的金属筒上,这个筒里面装了计数管。所以,拿着这个东西,背着或提着这个盒子,就可以到处去测量射线。

  1954年下半年,所领导交给我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带着我们组自己研制的便携式的射线探测器,去参加地质勘探队,到野外去勘测铀矿。当时所里给我交代任务的时候,明确说了这是绝密任务,所里只有我一个人去,不能和其他人说,对所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说,就我一个人知道。那时候,我国地质队没有这种便携式的探测射线的仪器,没有人到野外用过这种仪器直接探测。这项任务交给我以后,我就带着探测仪器,跟地质队一起到我国南方实地寻找铀矿。

  当时这个小分队是由地质部的普查办公室主持的,负责人是高之杕副主任,由他来领队,队里还有几位年轻的地质队员,还有一位苏联地质学家拉祖特金,一位俄语翻译,一位保卫人员……就是这样一个小分队。


广西·花山冲

  1954年下半年,我随地质队从北京乘火车到南方,当时重点是到广西和湖南这一带去。我们先到广西的花山冲这一地方。为什么我们要到这个地方去呢?因为当时中国的地矿工作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过去找的矿,主要是煤矿、铁矿、铜矿等,放射性矿的野外勘测对地质部门来说是新的任务。当时提出找放射性矿的任务以后,地质部门首先去查过国内很多的地质材料,看里面有没有关于放射性矿物的材料。那时,他们查到一份资料上写:有一个地质学家南延宗,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说广西富钟地区有个黄羌坪的地方,那里的矿石有放射性,但是没有详细的具体资料。因为放射性矿可能和铀矿有关系,所以推测广西这一带的矿石会不会和铀矿有关。

  在资料上有线索,但只是一些文字记载,没有现场实测,所以必须实地去找。我们到这一带山区去,到很多地方山沟里面去找。地质队在山沟里面各处走,我就拿着探测仪器一起去。当时,全国只派了这一个铀矿地质勘探队,是那时唯一的铀矿地质勘探队。


爬山越岭 风餐露宿 找到铀矿

  那时我们在山区勘探,有一次在山沟里寻找的时候,我看见山岗上有一层鲜黄色的岩层,很长很窄的长条。地质队里有经验的人就说,要用探测器来探这里。果然在岩层的这个地方,计数器就“夸夸夸”响了,响得很厉害。大家非常高兴,就是说测量到了放射性。这些黄色的矿石就是铀的化合物。铀和水作用以后,变成这种次生矿,沿着地层,沉积了这么一层。从这个地方再追上去,就能追查原矿。我们终于找到了原矿,原生矿石是黑色的。我们测到了放射性很强的原生矿,地质队就选好的、放射性很强的原生矿石敲下来做成标本。

  这些原生矿石是经我测出来,经地质队进行采集。地质队里就这么几个人,他们在那里采集后,马上运到北京去。在野外勘测铀矿是非常艰苦的。因为当时没有固定的基地,我们住当地民居,行进在偏僻的山路上、山沟里,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我们这个地质小分队,艰苦跋涉,到过很多地方,经过努力,果然找到了铀矿,特别是用我国自制的便携式探测仪器直接测量到了铀矿。我们为这样一个发现感到非常高兴。

  第二年,即1955年上半年,小分队完成了任务,就回到了北京。我按照所里领导的嘱咐,把全套的探测仪器交给了地质部,并且教会地质队同志使用。听说不久以后,国家就把铀矿地质这部分从地质部划归到二机部去,由二机部新成立的核地质局(三局)来负责铀矿的勘探。


“发现中国有富铀矿,我们是头一个”

  直到2015年夏天,因为当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需要,我就去问铀矿的情况。我才知道那一次我们勘探铀矿的成果,对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来在1954年下半年我们在广西富钟地区黄羌坪一带探测到富铀矿以后,在1954年底,地质队马上把挖出来的矿石标本送到北京地质部,接着就由当时担任地质部副部长的刘杰同志亲自带了样品到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的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汇报,说是我们找到了富铀矿。然后,在1955年1月,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等在中南海向中央领导报告中国找到了富铀矿,并向他们用探测仪器,就是我们研制的探测仪器,来演示测量铀矿标本的放射性,“夸夸夸”计数。

  所以,发现富铀矿这件事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国内又发现了很多铀矿,但我们这个是头一个。据说后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用的铀,还有来自其他地方的铀矿。但是,发现中国有富铀矿,这是最开始的。


  

策划:杨金凤

  采写:杨新英

  编辑:蔡皛磊

  设计:李志超





来源:cnsgfwx 中国核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M1OTUxNg==&mid=2650339859&idx=2&sn=e9f5256825ed5d179b155dee652e635b&chksm=885346e0bf24cff6c492d8609c47acb5952d294c07d56137799157ea60eb2847a46c661b26f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核工业 地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