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数字化,既是保护更是赋予新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2

f44d30758a7c1e4f2cc503.jpg

  上个月,有800余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火灾中,高达93米的尖塔和大面积的屋顶坍塌,著名的玫瑰花窗也被烧毁。令人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已经有了一份精确可靠的数字档案,将在未来的重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悉,国内也有许多博物馆已经开启了数字化建设,如故宫博物院建立了“数字博物馆”,观众可在数字地图上了解故宫内1200栋古建筑的信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养心殿、三希堂等。

  元人张养浩曾在一首《山坡羊》中写到那些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建筑——“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古往今来,无数的建筑都以如此的命运作为终结,只能由后人凭借想象去凭吊。与建筑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比建筑更加脆弱的古籍。

  5月15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下,光明网联合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的“古籍善本·文明瑰宝”网络专题上线,“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拉开序幕。活动即针对脆弱的古籍,旨在将中华善本数字化,通过互联网让网民与千年文化直接对话,在中华善本得到保护的同时,更能让现代人与千年古籍相遇际会,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常用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之多,孰不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古籍,它们也只是曾经存于世上的浩繁古籍中的惊鸿一瞥而已。翻开史书“经籍志”“艺文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长很长的目录,在这些被收录进史书的卷册之外,也一定有更多的卷册存在,但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古籍也只是留下一个书名而已,作为实体的它们,早已如烟云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让今天的人们徒叹奈何,唯余哀叹与感伤。

  这些没能流传下来的古籍,或毁于战乱,或毁于水火,或毁于虫蛀鼠咬,或毁于人为破坏,不一而足。一千多年前,隋人牛弘就有书籍“五厄”,即书籍自古至隋所遭遇的包括秦始皇焚书在内的五次厄运之说,而自隋以降,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厄运”更是不知凡几。

  古籍所记,皆为人类智慧之结晶。为了让书籍逃脱被毁的厄运,古人想到的是增加备份、分开保存,如四库全书被分藏于全国七座藏书楼即是一例。但是,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将无情水火完全屏蔽于古籍之外。因为,幸好有了数字化的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转化为电子数据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让古籍得到保存和传播。数字化无疑给了古籍以新的生命。

  从信息承载介质演进的历史来看,古籍的数字化其实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上古时期,文字、图书被记录于龟甲上,后来又被记录在竹木简和布帛上,而在造纸术出现之后,它们又被记录在了纸张之上。数字化技术出现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物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古籍的数字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古籍的保存上,更表现在古籍的使用与传播上——在不对古籍原件造成任何损害的情况下,使其作为知识载体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从这个角度来说,古籍的数字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古籍保护历史和文化传播历史上的大事。

  古籍数字化的工作一直在进行。比如,早在2016年,国家图书馆就向社会正式免费发布了“中华古籍资源库”,供公众阅览和学术研究。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古籍数字化的紧迫性。我们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一个会先到来,但加快古籍数字化的进程却是我们能做的,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楠之


文化 巴黎圣母院 古籍保护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