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919年出生的“牛”院士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03

打开中科院院士名单,不论是健在的还是已故的,就没有一个姓牛的院士。本文想说的是在1919年出生的中科院院士(下称1919院士)中谁更“牛”?

您可能会觉得笔者有点乱弹琴了:1919院士有研究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地质的……你怎么能把研究不同学科的人互相比较呢?

今天,笔者就想试着解一解这道难题,您看看有没有点道理。

所有1919年出生、后来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4年后改称院士)的科学大牛们的照片及简历,此刻都挂在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展廊里。中科院学部别出心裁,把今年诞辰百年的院士们挑了出来,办了一个专门的“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这也就给了笔者一个将不同学科院士横向比较的机会。

黄院士“牛”

都是1919年出生,这些人总不会都是同一年当选学部委员吧。毫无疑问,最早当选的应该算是个“牛”院士。笔者排了排队,这个“牛”院士当属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人家1955年当选的时候才36岁,噢,还不到36周岁,差91天 36岁。

c21808.jpg

年轻时的黄昆照片

中科院是1949年11月1日成立的,但是直至1955年6月1日才成立学部,6月3日公布了第一批的学部委员名单。不到36岁的黄昆便与大名鼎鼎的叶企孙(时年57岁)、吴有训(时年58岁)等成为同一学部的委员。如果按古代科举考试制度而论,相差21岁的黄昆可以喊叶企孙一声:“年兄”。

同老资格的科学家一起成为学部委员,小字辈的黄昆如果没有点“硬科技”成果那是绝不可能的。黄昆是1951年从英国回到中国的。说句实话,人家那会儿回国都不能说是学成归国,而应该说是满载(物理学)荣誉而归。他提出了稀固溶体的X-光漫散射理论和晶体光学振动的唯象方程,被国际半导体物理学界称为“黄散射”和“黄方程”。黄昆是取得了科学成就之后回国效力的。

1919院士共有26人,黄昆是1955年当选学部委员,还有一名是1957年当选的,有20名是1980年当选,剩下4名都是上世纪90年代后当选的,最后一位当选的是1997年。同一年出生的黄昆竟比人家早当院士42年。

吴院士“牛”

与黄昆相比,同是1919年出生的吴文俊当学部委员晚了两年,但也比其他1919院士要早得多。因为,1957年中科院学部增选了18名学部委员,吴文俊位列其中。而再往后,由于各种原因,学部委员增选停止了,直至1980年才恢复增选。

当选学部委员黄昆是第一批,吴文俊是第二批。

b2ec3e.jpg

吴文俊

吴文俊38岁当选学部委员,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年轻的。吴文俊的数学人生也是成就卓著。他早年留学法国,1951年回国后专心从事庞特里亚金示性类的数学研究工作。在黄昆当选学部委员的第二年,也就是1956年,吴文俊由于在拓扑学示性类及示嵌类方面的出色工作而获得了国家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最高奖——一等奖。你知道和他一起获得一等奖的还有谁吗?总共三位,另两位一个是1911出生的钱学森,另一个是1910年出生的华罗庚。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且是与钱、华一起上台领奖,吴文俊后来被增选为学部委员是当之无愧。

虽然在1919院士中,吴文俊是第二个当选学部委员的,但他也有最牛的地方:他第一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2001年初,吴文俊成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两名获奖者之一,他从国家主席手中接过了获奖证书。

在1919院士中,还有一个人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这就是黄昆。他在吴文俊之后,获得第二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而其他1919院士中再也没有人获此殊荣了。

王家“牛”

1919院士中有个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王守武。他是1980年当选的学部委员,这是继吴文俊当选之后的第三批学部委员,与第二批已相隔了23年。

王守武于1958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晶体管工厂,创造了简易的光学定晶向的方法,促进了我国第一个砷化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1978年,他领导科技人员进行了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成品率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使成品率有显著提高,成本大为降低。

1980年,与王守开一起当选为学部委员的还有他的亲弟弟:小他6岁的王守觉。弟弟也是一位半导体电子学家。王守觉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锗合金扩散高频晶体管,研究成功全部硅平面工艺技术,并研制成功5种硅平面型晶体管,成功地用自制的图形发生器自动制版技术制成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掩模版。

哥俩同一年当选学部委员这已经是奇迹了。但您别急,还有更让人吃惊的:哥俩的表姐是何泽慧,大名鼎鼎的核物理学家,也是一名学部委员。

表姐?关系近吗?是不是拐了许多亲戚弯的表姐?不是。翻开王守武家的家谱,可以看到,王守武的姑妈叫王季山,王季山的女儿叫何泽慧……

这要是王守武的爷爷王颂蔚活着得多高兴啊,他一定会捋着白胡子说:嗯嗯嗯嗯,我的外孙女1955年当上了学部委员,我们老王家到1980年也终于有两个孙儿当上学部委员了,呵呵呵呵……

王颂蔚是光绪六年(1880年)的进士,晚清历史学家、文学家,来自苏州东山莫釐著名的王氏家族。他不仅有扎实的国学基础,而且崇尚实学,“学习测量、化学、光学……”

王颂蔚的二儿子叫王季同,在机械工程和数学方面造诣很高,曾被清政府派赴英国任驻欧留学生督署随员。1911年,王季同在英国爱尔兰皇家学会会刊上发表了有关四维函数求微方法的论文,被称为“王氏代数”。这个王季同就是王守武和王守觉的父亲。

王季同的子女基本都喜欢或从事理工科研究或相关工作,他的长女、也就是王守武的大姐王淑贞与林巧稚齐名,被称“南王北林”,是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长子王守竞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次女王明贞是中国最早的女物理学家之一,清华首位女教授;次子王守融是中国精密仪器仪表科学的创建人之一。

53be57.jpg

1995年,王守武姐弟三人合影,左一王守武,左二王守觉,左三王明贞

当然,王家与学部委员还有其他瓜葛呢:表姐何泽慧的丈夫是学部委员钱三强,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何泽慧的大姐夫葛庭燧也是学部委员,我国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王守武的三姐夫陆学善是中国X射线晶体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还是学部委员……

不再赘述了。因为如果把王守武伯父、叔父家的堂兄弟姐妹们从事科学研究的都写上,那文章就太长了。

女院士“牛”

1919院士共有26名,其中有三位是女先生:高小霞、陈如玉、蒋丽金。

不知为什么这么巧,三位女院士都是学化学出身,高小霞是分析化学家,陈如玉和蒋丽金都是有机化学家。更巧的是三人都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的。

还有巧的呢:三位女学部委员都曾出国留学,巧的是都选择了去美国留学。

笔者对1919院士做了逐个统计,发现在26人中,有21人都是曾经在国外留学过。他们无一例外地全都是在国内大学毕业,然后出国深造。这21名海归中,有13名去的美国,5名去的英国,3名去的法国。可以说,正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他们能够在归国后从事研究赛先生。

前边说了几巧了?1、2、3、4,笔者告诉您还有巧的呢:三位女院士的夫君也都是院士,不折不扣的院士夫妻,学术伉俪。

高小霞的丈夫是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也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技奖。笔者发现,高小霞与徐光宪也有一系列的巧合:二人都是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都在美国留学,都是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

1ef95b.jpg

徐光宪与高小霞

陈茹玉的丈夫叫何炳林,被誉为“离子交换树脂之父”。这对夫妻也有不少巧合:二人都是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都于1952年在美国印第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都在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

当然,您肯定也想了解蒋丽金的巧合。尽管她的丈夫许国志也是院士,但不巧,不是中科院的院士,而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由于中国工程院是1994年才成立,所以许国志当选院士时比蒋丽金晚了15年。不过,许国志虽然学科方向与妻子不同(他是我国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研究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不像高小霞徐光宪夫妇、陈如玉何炳林夫妇那样都是研究化学的,但许国志却是三位夫婿中唯一一位与妻子都是1919年出生的。

1919院士中走进院士夫妻家庭的不只前述三位。1919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杨立铭的妻子夏培肃也是中科院学部委员。这位比杨立铭小4岁的女院士名气很大,是计算机专家,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夏培肃195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完博士后研究就回到了祖国。次年,她和闵乃大、王传英组成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开拓了我国计算机起步发展的道路。1956年,夏培肃又参与筹建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58年,她负责设计研制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之后还研制成功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等。她被人称为中国计算机之母。

夏培肃一生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弟子中的名人应该算是李国杰和胡伟武了。李国杰曾创建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曾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而胡伟武则是因为研制了龙芯芯片而闻名。

其实,不仅仅是1919院士中有牛人,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江山代有“牛”人出,这才筑成了今日中国科技的辉煌

来源:上观新闻

黄昆 吴文俊 高小霞 1919院士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