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Science!清华和武大分别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16

来源:今日科学

今天(6月14日),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别在《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 

▎清华大学 

2019年6月1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杨茂君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结合IF1抑制蛋白的哺乳动物ATP合酶四聚体冷冻电镜结构》(Cryo-EM structure of the mammalian ATP synthase tetramer bound with inhibitory protein IF1)的研究长文,通过高性能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分子量高达280万道尔顿的哺乳动物ATP合酶四聚体6.2埃的结构,以及完整的(19种亚基)、两种状态的ATP合酶单体3.34埃和3.45埃结构。 

20190616000145_9ea6dd.jpg

通过对结构的分析,阐释了高等哺乳动物ATP合酶的结构组成样式、发挥功能的分子机理、复合物之间协同关系以及对线粒体嵴的形态的影响,为治疗能量代谢疾病、神经退行疾病等,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及结构基础。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谷金科(博士后)、张来幸(15级博士生)、宗帅(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郭润域(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水木学者)是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天涯(16级)、易静波(18级)、卓微(博士后)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此外特别感谢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主任王培毅教授,没有王教授在关键时刻给予的大力支持,就没有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这一重大研究进展。本工作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的大力支持。 

20190616000146_a17fa6.jpg

▎武汉大学 

6月14日,武汉大学袁荃教授和UCLA段镶锋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论文,合作开发了一种大面积石墨烯-纳米网/单壁碳纳米管(GNM/SWNT)杂化膜。这种膜在拥有原子级厚度的同时,还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 

20190616000146_a5a12a.jpg

 


来源:scitoday 今日科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Y2NjQzOA==&mid=2650437062&idx=3&sn=7cd084d4ef765262678f17f140753aae&chksm=be8a976f89fd1e79b4ee2ec14dab9ef382ca9d63ca509d2950dd8bc0d98fe409ca1cacc5b97c&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大学 清华 atp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