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突破”“进展”之辨背后的科学精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6-21

timg (13).jfif

从“突破”到“进展”,用词之变,非但无损成果含金量,而且折射出这支团队的科学精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研之路上的点滴进展都来之不易,而所有重大突破亦都是点滴进展积累而成。所谓“科学精神”,不只关乎普及科学概念原理,还包括正确认识理解科学活动,以及培育批判质疑、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等精神特质。

日前,屠呦呦团队遭遇了一场风波。其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先是被形容成“突破”“大招”,迅速刷屏。随后,屠呦呦所在单位回应称,成果系“进展”,一切以权威稿件为准。随着当事机构一锤定音,争议逐渐平息,但由此引发的思考不应停止。

屠呦呦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含金量究竟如何?在人类与疟疾数百年的斗争中,抗药性始终是不可回避的难题。尽管取代氯喹的青蒿素已然成功治愈了数十亿例病患,但人类远未能高枕无忧。在2015年瑞典的诺奖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便不无担忧地表示:“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如果药物研发的速度,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那么我们就会再度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屠呦呦团队的最新成果,针对“抗药性”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并发现青蒿素还有治疗红斑狼疮之效,这无疑值得庆贺与点赞。更为难得的是,深获认可的成绩面前,屠呦呦团队却葆有一份理性严谨。从“突破”到“进展”,用词之变,非但无损成果含金量,而且折射出这支团队的科学精神。

平心而论,对于一般人而言,一项科研成果究竟是“突破”还是“进展”、“重大”还是“历史性”确实不易区分,大众在专业领域的失焦失准情有可原。然而,一个基本道理应当明确:科研之路上的点滴进展都来之不易,而所有重大突破亦都是点滴进展积累而成。每一点进步,都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成百上千次探索、脚踏实地的攻坚克难,甚至是看似“偶然”的灵感乍现。就拿青蒿素来说,40多年前,历经190次失败、1000多个日日夜夜,屠呦呦及其团队才终于从古籍中汲取灵感,让古老的“中国小草”逐渐释放能量。这一次,也是这位高龄老人带领团队、孜孜探索,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方得此“进展”。诚如其团队在论文中所言,“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

“漫长又艰难”,几乎是所有科学研究都必然经历的进程。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科研也自有其规律,最不能忽视的便是艰巨性、渐进性。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不乏科学家穷其一生只将某领域的研究推进了一小步,甚至拼尽全力也未能攻克一项难关,但都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样的客观规律与事实,要求公众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态度对待科研成果:既不能一听到“进展”“进步”,便认为含金量平平、不值一提;也不能一听到是诺奖级学者,便认为“突破”必须接二连三。以太过功利浮躁的标尺衡量科研,往往会给研究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也消解着这个社会的科学精神。

不可否认,当下的舆论场上,存在着一些误解科学的倾向。许多人只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高光时刻,不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幕后艰辛;陷入“厉害了”的过分乐观,回避“受制于人”“几十年差距”的紧迫现实。为迎合成见、抓人眼球,有的科技报道夸大其词、以偏概全甚至无中生有。明明“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就有人敢望文生义地宣称可长在海里;明明是“22纳米分辨率光刻机”通过验收,就有人敢大肆宣称“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在“不劲爆非新闻”之路上渐行渐远,反过来也吊高了读者胃口、加深错误印象,造成恶性循环:习惯了超强刺激的读者,面对客观信息自会迟钝无感,这又倒逼某些人以更大尺度制造轰动,最终与科学事实、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科学遭遇的一次次误解,提醒着科学素养尤其是科学精神仍有待提升。所谓“科学精神”,不只关乎普及科学概念原理,还包括正确认识理解科学活动,以及培育批判质疑、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等精神特质。据报道,今年秋季学期,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的杰出贡献和事迹将进入教材。我们乐见于此,也更希望走近人们身边的还有一份厚重的科学精神,让理性的种子在全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宇齐


青蒿素 屠呦呦 科学精神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