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科技话题:重构阴离子溶剂化结构、纳米“人造分子”、“云雀”、镉污染农田修复、纳米仿生机器人、全球海洋咸淡差异加剧

科技话题:重构阴离子溶剂化结构、纳米“人造分子”、“云雀”、镉污染农田修复、纳米仿生机器人、全球海洋咸淡差异加剧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14

来源: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

1我国科学家通过重构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助力锌/石墨电池高电压电解质


▲调控阴离子的溶剂化结构来提升电解质氧化稳定性的示意图 陈政 供图



9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仿生与固态能源系统研究组的崔光磊研究员和赵井文副研究员带领研究组通过重构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助力锌/石墨电池高电压电解质,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ge.202010423)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的博士后陈政。


据介绍,低成本、长寿命、高功率的二次电池是实现电网规模储能来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效途径之一。石墨正极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性,而锌负极具有体积能量密度高、储量丰富、锌沉积/溶解过电位低等优点,因此结合锌负极与石墨正极各自优点的锌/石墨双离子电池在电网规模储能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技日报》


2中国学者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 获国际关注


▲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人造分子”的相关研究夯实基础。陈静 摄



近日,中国专家在纳米“人造分子”制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聂志鸿团队为制备纳米“人造分子”找到了简易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化学计量反应控制的自限性纳米粒子定向键合》为题发表于《科学》(Science)主刊。
据悉,聂志鸿团队将着力于程序化构建更为复杂多样的“人造分子”,深入研究各种纳米“人造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力争填补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团队也将关注新材料的智能化响应问题,提升材料的可控性。“我们希望研究成果能为国内的新材料发展添砖加瓦。”聂志鸿说。
——中国新闻网


3中国研制“云雀”飞行机器人 实现首次高海拔环境科考


▲ “云雀”飞行机器人。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称:沈阳自动化所)9月11日发布消息,由该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据悉,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云雀”飞行机器人突破了“稀薄大气中的高效升力系统设计”“高原强风干扰下的自主控制”等技术瓶颈,实现了空气稀薄、强风扰等极端环境下的自主起降、定点/航迹飞行、仿地飞行、动静态障碍物避碰等自主功能。
——中国新闻网


4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制出镉污染农田修复新配方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道友团队通过研究高粱不同生育期施用易降解有机物对植株镉积累的强化效应,为镉污染农田的植物强化修复提供了新见解。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圈》。
黄道友团队以生物质高粱为供试作物,以前期确定的草酸配施水溶性有机肥(OA+DOF)和柠檬酸配施水溶性有机肥(CA+DOF)两种易降解有机物料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高粱不同生育期施用易降解有机物对植株镉积累的强化效应。
——《中国科学报》


5纳米仿生机器人有望“制服”脑肿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副研究员张鹏飞等人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及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聚集发光元件AIE的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这种仿自然杀伤细胞AIE纳米机器人,可以成功穿越血脑屏障,实现对脑胶质瘤的精准靶向诊疗。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评估了AIE纳米仿生机器人在体内脑胶质瘤靶向光热治疗的效果。他们将AIE纳米仿生机器人注射入小鼠体内后24小时,在激光照射下,其脑胶质瘤处的温度有所提高,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器官损伤。这表明该纳米机器人通过光热治疗,能有效地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为脑肿瘤及其他脑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工具。
——中国科学报


6最新研究:全球海洋咸淡差异加剧 水循环加速


▲全球海洋盐度变化的空间结构:上图为上层2000米盐度的气候平均态;中图为上层2000米盐度的变化线性趋势(1960-2018年);下图为各个海盆纬向平均从0到2000米的盐度变化趋势。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团队 供图



“海水是咸的”虽是众所周知,但全球海洋盐度长期空间如何变化需要科学家持续监测研究。由中国科学家联合瑞士、美国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盐度数据结果显示,海洋咸、淡差异加剧,全球水循环加速。

这一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领域重要科研进展的研究论文,近日已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气候杂志》(Journal of Climate)发表。该研究构建出一套更为准确的、大于60年的长时间序列全球海洋盐度格点数据,进一步证实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长期空间变化格局,并首次给出海洋0-2000米深度的平均盐度变化趋势,提出一个新的过去半世纪全球水循环变化估计。
——中国新闻网

来源:BDSKXJSXH 保定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c4NjI5Mg==&mid=2247490940&idx=3&sn=edcde49d1e75538f4fe35aea935e2591&chksm=f90dbca7ce7a35b129ffb32ed3e090eba9de691b3f8abc9ca43c72be120bac142e447c6fed4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机器人 纳米 海洋 团队 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