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分会:让麻醉医师在更多领域大显身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7-25

来源: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学术引领、学术交流、学术进步” 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所谓“学术引领”就是要在引导中国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上为学界同仁指明道路。自2015年9月第十二届委员会成立后,麻醉学分会提出了“从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化的发展方向,两年来,通过分会全体委员的不懈努力,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同仁的认可,学科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

  “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新理念渐成共识

  随着医学领域对手术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关注度的增加,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发展成为医学领域的共识,麻醉医学只有走向围术期,才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从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强调麻醉医师在术后病人转归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广大群众对麻醉医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发展的必然,麻醉学分会紧紧抓住了发展麻醉学科的好机会。在2016年和2017年举行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术年会上,“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被确定为大会主题,该理念得到了众多学科专家的认可和广泛宣传。如今,在麻醉学界已渐成共识:即在围术期,麻醉医师应该在患者的评估与处置中起主导作用,应该在对患者围术期安全和术后转归中承担更多责任。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医院将其麻醉科更名为“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这彰显了麻醉学科的发展理念正在转变,麻醉学已经步入“围术期医学”的时代。

  从幕后到台前,塑造新阶段麻醉医师形象

  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麻醉医师除在手术室接触患者外,在舒适化医疗领域和麻醉门诊领域也开始大显身手,逐渐有更多患者和大众接触到了麻醉学科和麻醉医师。然而,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八万名麻醉医师,与人口基数之间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大部分麻醉医师的日常工作都是严重超负荷的,可在国内的社会公众认知度却很低,甚至被误解。长期下去我国麻醉学科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优秀专业人员会愈加缺乏。因此,让麻醉医师的工作舞台拓展至手术室之外,让更多麻醉医师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显得尤为重要。

  2017中国麻醉周新闻发布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2016年和2017年举办了“中国镇痛周”和“中国麻醉周”两场大型活动,面向全社会科普宣传了麻醉学科和麻醉医师。其中,“中国麻醉周”于2017年3月30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传活动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及中华医学会的支持和认可,并围绕“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的主题展开宣传,使公众了解麻醉医师的工作,理解麻醉医师的重要性,尊重麻醉医师的付出。全国多家医院的麻醉同道积极参与了这两场大型宣传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和策划,借助多种传播渠道进行宣传,目的是让执掌患者生命安全的麻醉医师不再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幕后英雄”走向台前一定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及和改善医患关系。

  麻醉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提出了中国麻醉学科的“五个发展愿景”:即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舒适医疗的主导学科、未来医院的支柱学科、医学创新的重点学科和社会熟知的品牌学科。中国麻醉学发展到今天,不能仅仅满足于保证病人术中安全,更重要的是在术后长期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让广大民众知道麻醉医师不只在手术中发挥作用,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科普和宣传,不仅让手术患者受益,也让更多非手术患者明白,医院的很多检查和治疗都可以借助麻醉变得更为舒适。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以“学术引领、学术交流、学术进步”为主要任务,最终目标就是为了确保安全和质量。全国麻醉医师都要以此为目标,提倡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倡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提倡医疗过程的舒适安全,携手共创麻醉学科美好的未来。

(麻醉学分会提供材料,王丽整理)

来源:gh_6a21b05af6b2 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Y3MDk1Nw==&mid=2247483740&idx=4&sn=4106dd3e0c183817d6437a708a521afe&chksm=e80a24dedf7dadc89847837146e66365ca3cdd2abc5587d020ca6fed209679bb2117107f5ff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麻醉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