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扶贫先锋】用心血和汗水浇筑康庄大道 ——记东坡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治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7-26

来源:四川科协

在眉山市东坡区盘鳌乡弥陀村,提起区科协副主席、帮扶干部王治平,干部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村级阵地建设有他的一份努力,产业发展有他付出的心血,贫困户脱贫他倾尽了力,基础设施建设也靠他的积极争取。”可王治平却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全村走上乡村振兴快车道,村民过上好日子,我心里就踏实了,也更有成就感。


王治平(左)下乡宣讲政策


破解技术难题  水果产业生机焕发


弥陀村地处东坡区僻远丘区,土地贫瘠,生产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全村虽有主打产业“黄柚”、杂柑等果树3000余亩,但农户普遍缺少管理技术,大多存在投产慢、挂果少、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以致不少村民对种果树失去信心,守着“摇钱树”成为贫困户,“弥陀村”一度成了“迷途村”,被戴上市级贫困村“帽子”。


转机出现在东坡区科协联系帮扶工作组进村以后。作为帮扶工作组成员,2016年王治平进驻弥陀村,一进村就忙着走访摸排,找准了该村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产业发展脆弱,而最大的制约瓶颈是缺技术。于是,他充分利用科协组织的资源优势,请来农技专家,定期培训农户,现场把脉问诊,手把手教技术,从品种改良、合理施肥、虫害防病、修枝整型、疏果套袋等方面着力,促使果农成为技术“明白人”。由于技术落实到位,全村3000亩果树焕发生机,实现了产量、效益大幅增长。去年,全村总计实现水果销售收入1100万元,加上土地流转、生猪养殖、外出务工等,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与东坡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持平,不仅如期摘掉了市级贫困“帽子”,不少农户还过上了富裕生活。



“去年我这6亩‘不知火’就卖了近9万元,要不是区科协的王主席指点迷津,我家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弥陀村一组村民邹兆坤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家4口人,父亲肢残年迈,妻子弱智体差,孩子还在读书,家里原来种的6亩“九号脐橙”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该品种早已过时,卖不起价,收益甚差。后来改为“不知火”优良品种,两三年仍不见效益,到帮扶工作组进村时,当年6亩果树收入仍不足1万元,原因就是吃了不懂管理技术的亏。“好在王主席请来了技术专家,还多次组织我们参加技术培训,随着种果技术水平的提高,终于6亩‘不知火’有了大的回报,去年我家的收入达到11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邹兆坤说。


改善基础设施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以前村里的电网线路老化,电压低,不仅影响煮饭、照明、看电视、吹电风扇等生活用电,更头疼的是农忙时节稻田灌溉事情,在农户集中用电时抽水机根本无法用,只有等到深更半夜错过用电高峰期,机器才能运转抽水。”弥陀村二组村民邹选军说,“多亏帮扶工作组积极协调,电力部门下大决心,近年把全村的电网线路、电桩、电表等全都更换一新,今年我3亩田的水稻栽秧灌溉,再也没有为抽水发愁了。


这是王治平和他所在的帮扶工作组助力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一个缩影。


据弥陀村党支部书记张友贤介绍,工作组帮扶弥陀村以来,做了大量的实事,获得了群众的称赞。先后投入3万元规范了村务公开栏,并为村会议室配置了电子显示屏以及音响等设备,使村级阵地更加完善。争取交通项目资金48万元,完成2000米村道的扩宽改造工程,使全村路网更加畅通。利用退耕还林后续工程项目资金16万元,整治浆砌山平塘3口,新建蓄水池4口,使全村灌溉用水更加方便。为解决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土地出现“明种暗荒”问题,工作组协助村上流转荒坡土地1200亩,让村民既有稳定租金收入,又可就地务工挣钱。同时,协助该村将344亩集体山林进行公开招标承包,使村集体收入从过去每年不足千元增长到6万元,加上对外承包一处小水库,使村集体年收入达到7万元,一举改变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状况。目睹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们对帮扶工作组充满了感激,这其中凝聚了每位成员的心血和汗水。


心系贫困群众  帮出幸福生活


“我能评为全乡‘脱贫致富先进个人’,全靠王主席给我‘扎起’。”这是弥陀村一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邹秉文的心里话,也是大实话。今年51岁的邹秉文背驼体弱,只能干轻松农活,而且长期服药,逐渐拖空“家底”,成为因病致贫户。对此,结对联系邹秉文后,王治平时常鼓励他增强脱贫信心,还为其作规划、出点子、找法子,将他家的12亩低劣果树进行高接换种,品改后杂柑去年开始投产,当年卖果收入近万元。另外,帮助他的儿子外出务工,为他妻子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做刺绣的工作。这样一年全家累计收入5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前不久,邹秉文还被评为全乡“脱贫致富先进个人”,这让脱了贫的邹秉文从未有过的获得感油然而生。而2018年,王治平也被东坡区委、区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据介绍,以前,弥陀村共有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王治平等帮扶干部的努力下,近年先后都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当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脱贫攻坚成效为起点,按照帮扶工作组制定的蓝图,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共同过上幸福生活。(陶广汉  四川科技报记者 苏文保)


来源:sichuankexie 四川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MyNTI3NQ==&mid=2247487487&idx=1&sn=832592faad32cef11cafd4378b057548&chksm=ec131bcbdb6492ddd7fdba15175367352be73038ad08b10b575e10a6cc69b00f3659472c6ad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