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时代教育学繁荣发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教育学研究对象繁杂,涉及因素众多,承担着总结教育历史、发现教育规律的重任。我国教育学发展状况如何?如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研究方法呈综合性趋向

教育学学科性质直接关系教育学学科发展方向和路线。然而,学界至今仍未就教育学学科性质达成共识,主要争论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教育学是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型学科;二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项贤明表示,教育学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在逻辑上存在着内在连续性和一致性,它们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程度不同。教育学研究者应以科学的方法对各类教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严密的逻辑体系建构教育学理论,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科学化进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在《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一文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教育学学科属性进行了深入讨论,虽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已不再用简单两分法或三分法的方式思考问题,而是用多元多维的方式做综合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学。他们提出,教育学可在新的知识分类中,归到复杂科学一类。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佳佳看来,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育属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范畴。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进而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另一方面,教育学以人的发展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必然涉及伦理、价值、意义等问题。所以,教育学兼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鉴于教育活动的复杂性,有必要根据教育研究的具体对象、具体问题采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范式。

学科体系向纵深发展

“自20世纪初教育学被引入中国以来,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多类型、互相渗透、动态的学科发展格局。”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侯怀银说。

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一直在持续展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与《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前者汇集150位研究者的心血,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教育学资料基本建设工程。后者奠定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学已形成以教育学为中心,门类多样,内容丰富,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侯怀银表示,从学科体系的结构上看,教育学不仅从内部分化出许多学科,如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等,而且根据研究领域或对象的不同,形成了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等,还与其他学科“联姻”,产生了教育管理学、教育逻辑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美学等。从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探索已经从“教育学中国化”逐渐转向“构建中国教育学”。例如,叶澜首创“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围绕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方法论和教育学反思与重建这四个核心问题进行学派建设,致力于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学。

与此同时,受访者也表示,当前我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仍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不高,独立性较弱,尚未建立学科发展与教育问题研究的互动机制等问题。

关注教育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不同国家学者提出的各种理论可能带有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文化历史的烙印。”项贤明表示,面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时,学者能否提出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模型是关键。解释力指能够合理阐述研究对象的形成机理、内在构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规律等方面情况的能力。批判力指能够揭示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研究对象的内在矛盾及其价值冲突的能力。提出有效解释或批判社会中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理论模型,有助于我国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项贤明提到,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构建包容的、有耐心的科研管理体制。教育学要“走出去”,关键在于中国学者提出的理论模型能否被国际同行认可、学习和应用。要真正促进我国教育学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仅追求在国外期刊的发文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鼓励学者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译介那些确实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理论。

“若想使教育学真正自立于科学之林,需要回到教育学本身来思考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侯怀银表示,要重视发展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特别要重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教育哲学等学科的建设,为教育学应用学科的发展夯实基础,还要建设中国教育学史学科。此外,应把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密切结合起来,积极与相关学科合作,促进学科群的发展,并在整个学科群中确立教育学应有的学科地位。

“要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关注中国教育实践,凝练我国独有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成果,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学科体系。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教研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等引起了国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些都是我国教育学界产生原创理论的源泉。”王佳佳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要强化对自身学科立场和学科意识的反思,而研究机构则应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评价标准,共同开创我国教育学的新纪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刘星  

排版编辑:刘星

来源:cssn_cn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wMjMxNA==&mid=2650131919&idx=1&sn=78e330882e2b677d619283932a81147c&chksm=87e75f8ab090d69c85b7d4059a9198e9b2b13dfef22c03b44fac486ea411cf7a774ed9c39c5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教育学 教育体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