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孔雀鱼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觅食更容易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9-16

图片1.png

雄性孔雀鱼在觅食方面有自己的诀窍。

eurekalert.org网站报道,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与内陆渔业研究所(IGB)等发现,雄性特立尼达孔雀鱼在觅食方面有自己的诀窍:如果饿了,寻找雌鱼作伴。他们还发现,雌性的觅食行为与雄性是否存在无关联。

特立尼达孔雀鱼又称网纹鳉,它们主要生活在特立尼达热带雨林的狭窄水道中。孔雀鱼对偶然掉进水里的高品质食物(水果或昆虫)有所偏爱,因此它们觅食的时间和地点通常是不确定的。生态学家Lysanne Snijders等进行了一项野外试验:首先,他们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孔雀鱼后进行了性别群分类(全雄性、全磁性或雌雄混合);接着,他们对各个群体的孔雀鱼的社会行为和觅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当雄鱼的附近有雌鱼时,它们能获得更多的食物。然而,无论周围是否有雄鱼,雌鱼获取的食物量差异不大。在没有雌鱼时,雄鱼花在社交上的时间更少,而雄鱼存在与否对雌鱼的社交行为没有影响。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Snijders解释说:“群体生活可能对生存是有利的。你可以与同伴分享食物,或者说利用同伴的信息可以增加找到食物的概率。例如,孔雀鱼会对成功觅食者的典型行为(游得更快、呆在食物区吃等)作出反应。”

为何在没有雌鱼时,雄鱼的行为会与其在两性混合时有所不同?研究人员给出了猜测性答案。Snijders说:“在全雄鱼群体中,雄鱼之间更有可能处于竞争状态,它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减少了,但雄鱼们也因此错过了很多重要信息。”项目负责人、IGB研究人员Jens Krause教授正在开展动物群体行为与集体智慧的动力学研究。他介绍了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动物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我们就能从疾病传播、繁殖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等方面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社会网络的结构可能是影响生物数量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这些信息可以帮助野生动物管理人员和自然资源保护人员优化动物疾病管理和繁殖计划等。”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西莫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动物生态学杂志》

期刊编号: 0021-8790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9/fb-mtg091319.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凤尾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