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大陈苏团队《AM》特邀综述:微流体纺丝构筑先进微/纳纤维材料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0-18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利用微流场作用构筑微/纳纤维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以微流体纺丝为代表的微/纳纤维材料以其纤维结构可控、功能可调等优异特性在近二十年受到广泛关注。

南京工业大学陈苏团队报道了关于微流控纺丝制备多功能微/纳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该团队通过系统的研究,开发出基于纤维纺丝化学(FSC)的微流体纺丝新方法。

此方法的最大特点,它可以在纺丝过程中实现化学反应,原位制备形貌功能可控的微/纳纤维,并且很容易形成整齐的纤维阵列。(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11023; Angew. Chem., Int. Ed. 2014, 126, 3988;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702493; Adv. Funct. Mater. 2015, 25, 7253; Chem. Mater. 2018, 30, 8822;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30785)。

20191018040317_5b0997.jpg

图1 微流控纺丝制备多功能微纤维及其应用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学院陈苏教授武观教授、博士研究生杜湘云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736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401700和2018YFC1602800)、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金的支持下,对基于微流体纺丝构筑多功能微/纳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系统概括了微流体纺丝制备先进结构和形貌(包括圆柱型、带状、中空、核壳、Janus、异质型、螺旋型、珠结纤维等)及多功能(荧光、刺激响应性、导电、生物相容性、可控释放等)等特性的纤维成型原理、调控过程和芯片设计。

着重介绍了纤维纺丝化学(Fiber-spinning chemistry (FSC))在功能纤维的快速可控制备方面的重要作用,即在微纳纤维受限空间中原位实现功能纳米材料(如量子点、MOFs等)的合成。

该方法为快速连续化制备结构功能可控的微/纳纤维材料提供了新途径。突出强调了基于微流控纺丝构筑的多功能微/纳纤维材料在传感器、微驱动器、光电器件、柔性穿戴、组织工程、药物释放、水收集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该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Micro/Nanoscale Fibers Based on Microfluidic Spinning Technology”为题发表在国际材料重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

20191018040317_5e6d04.jpg

微流体纺丝机(南京捷纳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903733

20191018040318_62f123.jpg

201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0月15—19日,中国·西安)

来源:Polymer-science 高分子科学前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5NzA5OA==&mid=2651723352&idx=1&sn=c3173de7454b227128886e6b82efcfd6&chksm=8b4a041dbc3d8d0b166d0c74cc4193ca45797e602f05915aff80e444cf4cd76e5caf3e72e31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新闻 陈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