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厉行节约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二)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3

来源:政府决策智库

厉行节约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二)

策划/本刊新闻采编出版中心

执行/本刊全媒体记者 郭林涛 朱松琳

杜绝浪费 引领餐饮“新食尚”

文/本刊全媒体记者 朱松琳

宣传教育培养好习惯

秋意渐起,开学季如期而至。

开学第一天,开封市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惊喜地发现,幼儿园里“长出”一小块金灿灿的麦田。这是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用干燥的真麦穗插植出的一小块整齐的“麦田”,旁边摆的有玉米、花生、南瓜等各种果蔬农作物,幼儿园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除了校园安全、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等内容外,增加了一个新主题: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诵着《悯农》名句,孩子们小手轻抚金黄麦穗,“惜粮节约”理念也在幼小心灵中深种。实验幼儿园园长张晓奕说:“生活即教育,园里多年来开设的生活教育课就有‘不浪费粮食’的内容。我们在开学第一课的课程设计和环境创设中着重体现了‘节约粮食’主题。希望通过这方小小的‘麦田’,不仅教育孩子,也能提醒和教育老师、家长,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在幼儿园和家里共同营造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教育氛围。”

在河南农业大学的食堂里,“俭以养德,文明用餐”“倒下的是米饭,流走的是汗水”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队在食堂内巡视,时刻提醒大家按需索取、按量购买。

“我们把餐盘里的饭吃完就可以换一个水果。”大三学生李晓倩饭后来到大学生志愿者设置的领餐处,用手里的空餐盘换了一个苹果,十分高兴。

为了进一步杜绝餐饮浪费,河南农业大学采用积分兑换免费餐、实行半份餐小份餐等多种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让美味佳肴不再成为剩菜剩饭,让节约粮食成为“新食尚”。

学生朱晓雨表示:“这些活动对于学生来讲,不仅可以节省一些生活费,同时也杜绝了浪费。”后勤处负责人易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以前有一定的浪费现象,现在通过一系列活动之后,学生们的节约意识提高了,现在的泔水量只有以前的一半。”

不但是幼儿园、学校,全国各地的社区也在积极行动。近日,山西省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小阳泉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惠敏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奔走,发放倡议书,将厉行节约的精神及时传达给住户。“全社区2360户家庭,每户都要传达到位。”她说。

农村地区也刮起节俭新风。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丹桂村驻村第一书记马腾和村“两委”干部要求,全村50多名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挨家走访进行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全村婚丧嫁娶没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村民节俭意识得到提高。”马腾说。

重庆市各级妇联组织还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团体会员的作用,依托巾帼文明岗、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等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她”力量,引导全市广大妇女和家庭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把节俭节约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9月1日,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第二幼儿园的老师为孩子们讲解农作物知识。开学伊始,不少学校、幼儿园开展“节约粮食 杜绝浪费”的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粮食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粮、惜粮、节粮的意识

人人有责美德当弘扬

日,央视新闻的动漫海报“一餐饭背后的时间”绘制出了餐桌上的主食、海鲜、肉蛋奶、蔬菜等丰盛食材,还将它们的生长或制作时间直观地列出,提醒人们“准备图中的一桌饭至少需要66201个小时,我们浪费食物的同时,浪费掉的还有大量的时间、汗水和生命”。有网友评论称:“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思索问题,不剩饭也是对这些生命的尊重。

“餐饮业平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93克,浪费率约为12%。人均食物浪费量因城市、餐馆类型、就餐目的等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城市餐饮人数计算,中国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总量约为1700万吨。”这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5年对北京、上海、成都、拉萨195家餐饮机构3357桌消费者行为的调查结果。

剖析种种浪费行为,背后总少不了讲排场、摆阔气、攀比炫富等陋习的影子。因此,要想杜绝餐饮浪费,一定要在全社会弘扬节约美德,倡导文明节俭的餐饮习惯。

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节约往往和进取、奋斗、乐观的人生态度相关联,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未雨绸缪之举。

节约,与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只有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杜绝浪费现象,才能有效强化各方面管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节约每一粒粮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还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8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带头制止餐饮浪费。带头在家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教育引导子女亲属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带头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时,做到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自觉抵制婚丧喜庆事大操大办,坚决破除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勤俭节约。 

科研攻关减损不容缓

小暑过后,洞庭湖平原上收割机轰鸣,拖拉机来往,粮农正在抢收早稻。

湖南省岳阳县诚信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忠勇望着眼前的忙碌景象,却感到有些心痛——收割机驶过的田里,往往留下不少稻穗,稻谷更是四处撒落。他捡起一株饱满的稻穗,叹了一口气:“机械化确实提高了粮食收割效率,但作业还不够精细,导致损失不少粮食。”

不光是稻谷,玉米、大豆等粮食在收割时都存在损失。收割机的精细化作业水平不高,收割机驶过的田地粮食损失令人心痛。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收割机主要存在作物损失和损伤两大通用技术难题,部分玉米机收总损失率和总损伤率均高达10%。中国农业大学武拉平等学者在调研中发现,水稻和小麦的机收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83%和4.12%,而实际操作中的损失率比理论上还要高。

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相当于产粮大省四川省2019年全年的粮食产量(699亿多斤),也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因此,以减损实现农户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刻不容缓。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等于建设无形良田,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王宏说,紧平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基本态势,稳定粮食供给水平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艰巨任务。而节约减损等于“绿色增产”。我国粮食损失浪费大,节粮减损的空间也大。如按照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计算,如果产后损失降低1%,就可节约粮食663.84万吨。这就相当于没有使用任何土地和水资源,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不使用任何劳动力,就实现了“无地增产”。“这将有力缓解我国粮食保供、增产的压力,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王宏说。

“我国农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收割机性能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操作人员素质优化、抗倒伏粮食品种的研发等,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如何减少粮食产后损失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这样说。

具体而言,一要积极整合科研力量,加强粮食收割环节基础性科学技术研究,建设一批技术研发集成平台,设计制造能够适应农艺特征的收割机,提高机械结构和工况参数对作物力学的匹配。二要突破一批关键性重大技术,尝试通过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实现技术攻关,探明作物在不同机械作用下的黏附、断裂等规律,精准构建作物与机械互作模型,开发能够表征上述模型的新算法、新传感器,形成对多种作业工况的精细管理调控技术,实现作物收割降损、增效。三要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降低土地细碎程度,种植规模越大,田块越成系统,越有利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有利于降低损失。四要加强对农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完善机收社会化服务合同的内容,将损失率等纳入服务条款。

总之,粮食产后减损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凝聚形成跨部门、跨体系、跨区域的资金、政策合力,再通过前沿科技水平的技术攻关实现精细管理,以有效推动降低粮食产后损失。 

结语

65年前,针对有人孤立地把一件件浪费看成是“小事情”,善于算账的陈云同志在作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时讲了这样一番话:“一个车间里一天浪费了一公斤钢材,或者一两废铜屑子,对于这一个车间、这一天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是件小事情。但是,应该想一想,如果别的车间、别的工厂,全国各地都有同样现象,又不大声疾呼地加以纠正,那么,一天要浪费多少呢?一年又要浪费多少呢?五年内要浪费多少呢?几个五年计划又要浪费多少呢?任何一项小的浪费,如果不加纠正,推算到全国,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没有一项不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只有这样去观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视无睹地继续浪费,才知道纠正这种‘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动手的。”陈云同志的这番话,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舌尖上的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仍有警示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这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美德。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光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未完待续)

注: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来源:《决策探索》杂志2020年10期上

来源:gh_ca084b3ff017 政府决策智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kwMTI5MQ==&mid=2247484833&idx=1&sn=48770bd19926f3eec1d932c253b95bc2&chksm=e806a465df712d73562f925f3e6d5245031bb12d21783254331f2121e8714190e79616d8435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农业 三农 幼儿园 节约粮食 舌尖上的浪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