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明 咸晨旭:中美贸易战的知识产权冲突与应对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4

来源:知识产权杂志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原文刊载于《知识产权》2020年第9期,第21-30页。转载请注明出处。因篇幅较长,故注释从略,完整原文见《知识产权》纸质版。

作者简介:


     曹新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咸晨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2018年由美国单方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以知识产权为策略工具,制造知识产权冲突对我国进行打压,以达到遏制我国崛起。经过22个月的艰苦协商,2020年初两国达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其中知识产权条款是中美两国就知识产权问题取得的初步共识,有利于缓和两国相互对抗的紧张局势。未来,面对风起云涌的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中国应明确发展方向,坚定实施知识产权缓冲术:强化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以此缓和两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应对美国可能发起的新挑战。

关 键 词:知识产权 中美贸易战 中美经贸协议 “十四五”规划 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一带一路”


一、引言:中美贸易战之缘起

自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合作与对抗的基调下曲折发展。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美两国的经贸交往也更加深入,但随之而来的,两国的贸易摩擦却愈发频繁地出现。2017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1974年《美国贸易法案》第301条审查所谓的“中国贸易行为”,并迅速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此举严重损害中美贸易关系,成为激起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2018年4月4日凌晨,特朗普总统再次签署备忘录,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讯技术等行业。面对美国的贸易制裁措施,我国政府针对性地采取反制措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若干类商品同样加征25%的关税。随后,中美贸易战随着特朗普政府对我国出口到美国产品关税的逐级加码而迅速升级。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令其后七年内,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出口电信零部件,17日美国再次下令禁止移动运营商使用联邦补贴购买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生产的电信设备。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将华为列入管制清单。美国开始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打压。

加征关税和压制中国科技企业仅仅是美国进行贸易战的外部手段,而其发动贸易战的内部焦点体现在美国2018年发布的两版“一般301调查”报告和2019年4月发布的“特别301调查”报告中。美国利用巨大篇幅无端指责中国存在所谓的不公平的技术转让制度,以及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狭窄、保护力度不足、法律改革停滞等问题,并毫无依据地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已经严重损害了美国的经贸利益乃至国家利益。质言之,中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分歧是中美贸易战的关键冲突点。在此背景下,探讨中美贸易战的本质以明晰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意图与竞争策略、分析中美针对知识产权冲突形成的初步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以下简称《阶段性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条款,有助于我国清醒认识现阶段中美贸易战的真实形势,并为确定未来的应对战略和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二、争端本质:美国借知识产权冲突遏制我国崛起

美国以巨大的货物贸易逆差为借口挑起贸易摩擦,但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意图并不在此。有关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有观点认为,中美存在的贸易摩擦在于美国担心近年来中国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会动摇美国现今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引发美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性问题,中美贸易战的本质是中美两国全球战略地位之争在经贸领域的反映。亦有观点认为,美国表面上以双方协商为手段寻求贸易平衡,实质上却通过贸易、外交、科技等全方位措施,阻止中国的赶超态势,贸易战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破坏“中国制造2025”、阻碍中国崛起的霸权心态。虽然上述观点各有侧重,但在美国全力压制中国发展的看法上意见一致,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参考历史上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间国家之间关系的发展规律以及知识产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可得,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激起美国压制意图的重要原因,且以知识产权为工具引发中美知识产权冲突是美国在此次贸易战中的核心竞争策略。

(一)美国一贯的霸权理念

从国际政治关系角度讲,国际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国家都具有平等的国际地位,彼此应当相互尊重,国家事务以及国际事务应当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关系准则及国家平等原则都不允许强国凌辱弱国,大国欺压小国。然而,美国自恃其强大的国家实力,总是一副凌驾于国际社会或位高于其他国家的姿态,不允许其他国家对其地位形成威胁。历史上曾数次发生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遭受美国强势打压的事件。如若一国的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第二并开始对美国的领先地位形成威胁,就会遭遇美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全线围堵,引发贸易战或者争端。

19世纪90年代,美国赶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变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自身地位,美国与当时位居世界第二的前苏联反目,并对其采取了一系列制约措施,从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到军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形成了对前苏联全方位攻击和打压的局面。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之下,苏联败下阵来,最终解体,美国称霸世界并开始主导全球的规则制定与制度安排。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样未能逃脱第二大国的魔咒。苏联解体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力量大幅扩张,而美国却财政赤字剧增,为了扭转这一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刺激日元急剧升值,将日本经济拖入巨大的泡沫之中,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本泡沫破裂,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了长达十年的停滞。再次占据霸主地位的美国继续主导国际秩序的发展方向,并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发展阶段和政治结构,设计有利于美国发展的国际游戏规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整体成长速度逐渐放缓。然而我国却抓住时机,打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等组合拳,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其显著成果就是,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且自此后我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贸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9年,面对国内和国际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并稳中有进。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90,865.1亿元,即将突破100万亿大关;经济增速6.1%,位居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五大经济体之首;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446亿元,进出口顺差29,150亿元。2020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萎缩3%,正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与欧美等国经济大幅衰退相对应,中国是少数能够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之一。此外,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其发布的《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预测,中国在2030年的国民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国民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即中国将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序列。具言之,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显现出赶超美国的态势,并进而威胁到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依据美国以往的霸权理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已经引发美国的忌惮,引起了美国的压制意图。奥巴马政府就通过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企图将我国排除出亚太合作产业链,打击和遏制我国的经济发展。由于奥巴马政府主导的TPP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引起了美国国内许多不满,所以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退出TPP,大力强调“美国优先”,并继续将我国认定为威胁其霸主地位的头号“战略竞争者”。2017年以来,美国主导了一系列针对我国的压制举措:首先,联合欧盟和日本推动调整有关反补贴、发展中国家认定标准等国际经济新规则,旨在排斥和约束我国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行为;其次,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订《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制定针对我国的“毒丸条款”,限制我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自由贸易。

以历史为镜可洞悉我国当前的现实处境,中美贸易战与上述事件一样,是美国霸权理念的延续,且面对我国经济愈发明显的赶超态势,美国压制我国的战略紧迫性空前强化。这致使美国全然放弃了以往的迂回路线,选择直接正面向我国发起攻击,从逐步升级的加征关税到强势打压我国的科技企业,显示出美国遏制我国崛起以维护自身经济地位的目的与决心。

(二)制造中美知识产权冲突

知识产权是科技、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其保护对象、调整范围、保护程度、基本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一国乃至世界的科技、经济带来影响:工业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提供了获取财产的新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知识财产的保护神。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如若说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动机,那么“以知识产权为工具制造中美知识产权冲突”就是美国运用的核心竞争策略。

一直以来,知识产权都是美国管理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且以知识产权为手段维护本国的优势地位是美国常用的竞争策略。原因在于:首先,美国的经济竞争力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知识产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与重要性均不断增加。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只有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才能维护本国的文化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才能将本国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转化为实在的国家经济竞争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更高。美国的知识产权价值总量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且其国内知识产权的价值量达美国GDP的一半,在进出口领域,美国出口产品对知识产权的依赖度甚至达到了65%,具言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砝码。其次,美国的科技竞争力需要知识产权保障。美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在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掌握着技术主导权,但科学技术本身的优势并不当然等同于经济上的市场竞争优势,在这两者之间,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连接点,知识产权既是维护技术安全的工具,又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因此,对于美国来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其科技竞争力受到保障的程度就越高。

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签订,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多边机制,推行美国的知识产权价值观念,提高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除此之外,美国还通过修改美国国内的贸易法案,设置“特别301条款”,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在处理国际贸易事务中的作用。随后,美国频频运用“特别301调查”和“337调查”,通过贸易压制、逼迫相关国家签订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更高的双边协定,继续影响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学者统一考察了美国商品贸易赤字增长率、美国对全球和中国的知识产权调查数量,发现三者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即在美国贸易赤字增长的年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全球包括中国的知识产权调查数量往往急剧增加。很显然,美国已将知识产权作为降低本国国内贸易赤字的一种救济手段。进入21世纪,5G通讯、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与突破应用,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全球发展带来颠覆性变化。这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决定能否继续掌握未来国际规则主导权的关键节点。新时期,美国继续提高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方面的战略地位。2018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网络战略》,强调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美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并在同年通过《美国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加大与美国国家安全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2018年4月26日,特朗普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发布公告,强调知识产权对于美国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不可或缺性,并承诺将继续要求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以维护美国的经济与国家安全。

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不断将中美两国的战争焦点引至知识产权领域,故技重施,再次将知识产权作为实现本国竞争策略的工具引发多次中美知识产权冲突。美国认为中国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是“盗窃”了属于美国的知识产权与科学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影响世界创新格局和决定全球国家前途命运的节点,促使中国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既可以延缓中国的技术创新速度,又可以维护美国的科技与经济竞争力,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核心目的。因此,中美两国的争端以贸易战的形式发生,但重点仍是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知识产权是中美贸易战的起点亦是最重要的对冲点,解决中美知识产权冲突是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关键。

三、初步共识:中美缓和知识产权冲突之协议

2020年1月,《阶段性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条款是中美针对两国知识产权冲突达成的初步共识,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影响。

(一)《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

《阶段性协议》全文包括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金融服务、汇率等多个领域的协商成果,其中,知识产权条款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被置于协议的第一部分。总体而言,《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在落实时将深刻影响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知识产权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业秘密和保密商务信息。美国对商业秘密的关注度自2012年始逐年加强,每年《特别301报告》中美国对被列入观察名单国家商业秘密问题的陈述篇幅足以体现这点。近年来,美国更是将商业秘密保护上升至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因此,商业秘密条款是《阶段性协议》知识产权章的重要内容。《阶段性协议》不仅规定了保护商业秘密的一般义务、“保密商务信息”的具体内涵、侵犯商业秘密责任人的范围等实质条款,还规定了有关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措施等程序条款。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盗用商业秘密启动刑事执法的门槛、刑事程序、防止政府未经授权披露的条款。可以说,《阶段性协议》对商业秘密保护作出了全面具体的安排。我国没有制定以商业秘密命名的专门法律,但建立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基础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2019年修正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概念作出了更加科学的界定,补充了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明确了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等。修法后我国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定在整体上与《阶段性协议》的要求相符。但是,与《阶段性协议》相对比,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履行协定义务过程中,有待更进一步完善。

第二,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阶段性协议》针对与药品相关的知识产权,规定了药品数据保护、药品专利审查中的数据补充、解决纠纷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等内容。上述条款对于激励新药研发、保护药品专利和及早解决仿制药制造者与药品专利权人之间的专利纠纷效用显著,因而被规定在许多药品研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法中。2019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我国已经提出要“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药品专利补偿期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药品的专利保护与一国的公共健康密切相关。无论是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还是专利期限补偿制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延长了药品专利的保护期限,这势必会影响本国国民获取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存在被药品研发企业滥用的风险。因此,我国在引进相关制度时,既要考虑履行协定义务,又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外实践经验以求在设计具体制度时扬长避短。

第三,电子商务平台的盗版与假冒。因盗版与假冒问题美国曾将我国淘宝、拼多多等在线销售平台列入2018年恶名市场名单。2019年,美国在年度《特别301报告》中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存在广泛的盗版与假冒现象,且即使中国电子商务法已经生效,仍不能解决“通知—删除”程序低效、阻止重复侵权措施不足等问题。《阶段性协议》对电子商务平台上盗版和假冒的规定基本旨在回应上述问题。首先,在打击在线侵权方面,《阶段性协议》规定了新的“通知—删除”规则。其与我国现有制度相比:一是,协定将电商平台经营者接收通知后的义务规定为“下架”并以“迅速”为下架的时间限制,较之我国现有规定相当于程序倒置,即先下架后进行侵权判断;二是,免除了善意的通知人提交错误删除通知的责任;三是,延长了权利人收到反通知后采取后续措施的时间。其次,在电子商务平台侵权责任方面,《阶段性协议》增设了吊销经营许可证的责任类型。整体观之,《阶段性协议》显著增加了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注意义务,提高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当今,电商平台占据日常生活用品销售的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频发的域场,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跨境商贸交易的桎梏,有效防止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跨境贸易的需求。

第四,商标恶意注册。在我国,商标权采注册取得模式,商标法以此为基础建立我国的商标体系。基于商标注册的公示效力,商标权利归属一目了然,但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商标恶意注册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我国历次《商标法》修改均关注保护在先商标权,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2019年修改后的《商标法》(以下简称新《商标法》)亦不例外。新《商标法》不仅规定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驳回,还规定了恶意申请和恶意诉讼行为的处罚措施。修法后,我国的商标恶意注册特别是商标囤积现象得到进一步遏制。《阶段性协议》中规定的防止恶意注册商标的条款,与我国打击商标恶意注册的目标一致,履行协定规定对我国有效保护商标权、维护商标注册秩序具有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还包括以下内容:延长专利有效期,以补偿授予专利期间非归因于申请人产生的不合理的延迟;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提高透明度与程序公正;在盗版和假冒产品的制造与出口方面,针对假药、具有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假冒商品等采取有效措施;双方加强边境执法行动;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合作等,从立法、执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提高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虽然是两国在美国发动贸易战的背景下达成的,符合美国维护其知识产权利益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但由于我国并非如美国指责的那样通过无视他国知识产权保护、窃取他国知识产权利益以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因此,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加大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非于我国无益。正如上文分析,《阶段性协议》知识产权条款的相关内容实质上顺应了我国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整体方向,如若能够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合理转化,将有益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

(二)知识产权条款对中美贸易战之效用

中美贸易战开战至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不仅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规模受到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贸易环境亦有所恶化,如若贸易战继续蔓延、升级,将会进一步压缩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发展空间,影响“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的实现,最终导致我国GDP增速整体下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位居前二的两大经济体,两国之间贸易争端所带来的的影响并不单单局限于一国的国界内,而是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引发全球经济动荡。2019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指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贸易增长远低于预期。面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阶段性协议》的签署,特别是其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对中美贸易战的效用如何备受瞩目。

《阶段性协议》签署后,美国的态度依旧扑朔迷离。美国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在接受采访时称《阶段性协议》已经终结,但随后特朗普总统又表示该协议完好无损。鉴于特朗普政府以往反复无常的表现,究竟《阶段性协议》是否是美国放出的又一颗“烟雾弹”引人担忧。不过,本文认为,虽然美国的态度不甚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阶段性协议》中知识产权条款对中美贸易战具有重要的缓冲作用。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正如上文分析,知识产权问题是美国最为重视的问题,关系到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地位,且以知识产权为工具进行贸易保护是美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竞争策略,因此,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美国才以知识产权为关键冲突点拉开战争序幕。既然知识产权是中美贸易战的冲突点,当知识产权争议得到解决时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将得到有效缓解。《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一一回应了美国在商业秘密保护、药品专利、假冒和盗版、知识产权行政与刑事执法、知识产权双边保护合作等领域关切的问题,且中方作出的履行承诺显示出中国希望和平解决贸易战的最大诚意。如若条款内容得到有效执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继续加强,美国借知识产权维护本国经济与科技竞争优势的愿望将得到满足。其次,回顾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历史,中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冲突长期存在。自1991年至今,美国已启动多次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调查,期间也发生过小型的贸易战。例如,1995年美国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电子产品等加征惩罚性关税。上述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在达成中美谅解备忘录且得到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后都得到缓解。最后,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在产业链与需求度上已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美贸易战中受损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经济亦受到消极影响。例如,美国的大豆出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量锐减,相关产业主体的利益大幅受损,且尽管美国依据影响力对向中国征税的商品品类进行分级,但贸易冲突的负面影响依旧在美国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层面蔓延开来,美国在打击中国的同时,亦打击了同一产业链的美国企业。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公开承认,美国新加征的关税会令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买单。近来在华盛顿向中国征税的听证会上,来自美国多个行业的代表均表示难以将中国的供应链转至其他国家,希望停止向中国加征关税。因此,美国在知识产权这一关键领域得到我国的承诺后,如若继续推动贸易战升级,将会加大美国的经济损失,损害美国国民的利益,于其自身发展亦不利。

综上,《阶段性协议》知识产权条款作为中美两国针对知识产权冲突达成的初步共识将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且其落实程度将影响中美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同时需要指明的是,知识产权条款并非是中国在美国关税“大棒”下的妥协,而是中国本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与美国求同存异,缩小分歧。中美达成知识产权条款是中美贸易争端妥善解决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以此为缓冲点,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下一轮对话与磋商朝着更加顺利的方向进行。

四、应对策略:我国的知识产权强国之路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特邀了我国九位重量级的专家就我国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目前总体发展状况提出了宏大的发展构想,即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这实际上就是为我国应对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的重大变局,由美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经济霸权主义以及科技强盗规则而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作出了战略规划和战术决策。虽然中美两国达成了《阶段性协议》,尤其是其中的知识产权条款成为重要缓冲点使中美双方的对立有所舒缓,但中美贸易战还未止战,中美两国的关系依旧紧张,《阶段性协议》知识产权条款亟待落实,为此,我国仍应探究应对之道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美贸易战的冲突点是知识产权。因此,未来我国需要继续在知识产权领域发力,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规划与战术决策为指导思想,实施知识产权缓冲术,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和平、尊重、合作的方向发展。2008年,我国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至2020年其各项目标基本顺利完成。新时期,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应开启新的征程,制定并实施面向下一个15年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中美贸易战为据,其中的关键举措应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强化科技研发能力需要培育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力度,降低企业、科学技术、高精尖产品以及进出口贸易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依赖性。中美贸易战中有两个受到全球关注的大事件:一是2018年美国对中兴的断供;二是2019年美国对华为的国家制裁。中兴与华为同样遭受到美国的打击,但两个企业的命运走向却并不一致。中兴在多个关键的技术结点上高度依赖美国的高通、微软等供应商,因此当供应链被掐断时,即刻陷入难以生存的困局,不仅各项业务被迫中止,更是引发多股熔断。在中兴寻找到新的供应商之前,企业几乎无法正常运作。与中兴对应,华为的一系列应对显示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重要作用。面对美国禁止全球芯片厂商向华为提供芯片、限制华为使用谷歌、微软等操作系统的行为,华为并未束手就擒,先是利用缓冲期向第三方寻求援助,同时启动使用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求得了在强压下的生存,使美国利用核心技术打压华为的计划流产。中兴与华为的例子警示我们,只有强化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在关键技术上降低对他国的依赖性,才不会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国际争端中被他国抓住把柄,陷入无力反击的境地。同时,也只有强化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研发能力,才能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未来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我国在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中掌握竞争新优势。

第二,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任务需要制度先行,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做好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必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参考《阶段性协议》的知识产权条款。《阶段性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条款除了含有与我国现有规定基本一致的条款外,还存在一部分较之我国国内法更细化更具体的条款,以及超出国内现有规定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更高的条款。对于后两类条款,《阶段性协议》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在我国适用,而是需要转化为我国的制定法,其转化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对《阶段性协议》的执行程度,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下一步走向。因此,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需要以《阶段性协议》中我国在商业秘密、药品专利保护、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承诺为依据进行。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在积极行动。例如,2020年6月28日,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就纳入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等。二是立足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现实国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中美贸易战之于我国是挑战亦是检视自身知识产权制度完善性的机遇。虽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已经形成,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仍存在不足,如法律内部规则间有矛盾、冲突的情况,部分规定因过时难以适应新技术的需求。这些问题不仅可能成为美国下一阶段指责我国或向我国发起特别301调查的理由,而且影响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此,在修改、补充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与配套制度时,应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第三,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既是减少我国与美国未来争端的必要措施,亦是激发我国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手段。在贸易战中美国将中国各方面实力的增长归因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因此,美国从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等多个方面与中国达成协议,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高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维护美国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利益。认识到这点,我国在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以及制定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时,应重视提高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有效缓解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担忧,回应两国关系的核心争议。对此,我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和《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均已经增加了“侵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并且将法定赔偿最高限额提高至50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不意味着我国为了解决中美争端就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超出我国基本国情的拔高要求。目前,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已经开始从低成本制造模式向创新型发展模式转变。近年来,我国PCT专利申请量已达世界第二,国际知名品牌商标不断增多,优秀版权作品频频涌现,且在信息通信、高铁、航空航天等产业形成了一批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在此国情下,提高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仅对中美两国关系有益,更满足了我国国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求,最终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创新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长远利益。

第四,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是配合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要要求。我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包括完善开放格局、深化双多边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项措施,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地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在知识产权领域,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变革是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应有之义。一直以来,国际领域的知识产权规则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制定,并推动规则向有益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变动。此次,美国更是通过贸易战使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发展。为更好应对,我国应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中,积极发声并致力于提出中国的发展理念。回顾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历程,我国已经从与世界建立初步知识产权合作阶段迈入主动引导世界知识产权规则的阶段,不仅提出知识产权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带一路”倡议,还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参加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等国际知识产权事务。未来,我国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模式,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利用WIPO、WTO等谈判推进我国知识产权规则国际化,广泛传播中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思想,掌握世界知识产权格局变化的主导权。

结语

目前,尽管我国本着平等协商、双方共赢的原则致力于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并且正将《阶段性协议》中的规定转化为法律规定,表明我国政府的积极立场。但是,中美贸易战何时结束仍然是未知数。面对如此局面,我们躲不了,逃不掉,只能积极应对以妥善解决纠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尽快提升我国科技研发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此次由美国以知识产权冲突挑起的中美贸易争端走向如何,中国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升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脚步不会停止。未来,在中国经济继续成长壮大和寻求大国地位上升的路上,可以预见,美国对中国的压制以及中美两国的冲突仍旧不可避免,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反观贸易战,不失为中国看清国际形势和审视自身发展的契机,如若中国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旧可以逆势而生,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蓬勃发展的大国形象。




来源:zscqzz 知识产权杂志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NTg1OTQ4Ng==&mid=2247485601&idx=1&sn=3ca5af038050361d5d562e9b9f882295&chksm=fafe50d0cd89d9c67628b3d66cb09bea06d84f79238f39d2593fc7431cc91a1f4efc5a956968&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