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血管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15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20(CSA & TISC 2020)于10月9日-10月11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脑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大家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9日下午,重症脑血管病论坛热烈开场,各位专家分别汇报了重症脑血管病的最近进展,现精选本次论坛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之血管内治疗及术后管理研究进展”报告,与大家分享。



急性缺血性卒中之血管内治疗

及术后管理研究进展

(张永巍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前,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中,真实世界研究及RCTs的结局并不令人十分满意(mRS 0-2的比例<50%),再通率也并未转化为临床预后;而影响预后的因素众多,具体因素不明。


虽然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张教授就“血管再通策略选择、适宜病例选择、围手术期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

血管再通策略选择


自取栓五大研究发表后,开启了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取栓治疗的新时代。而行机械取栓的同时,IVT是否有必要?


HERMES荟萃分析显示,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良好预后率仍优于单纯内科治疗组。而关于直接取栓的RCTs研究结果不一:

日本非劣效性SKIP研究:没有达到非劣效结果,桥接治疗增加了无症状颅内出血的概率、没有提高再通率、死亡率无差异;

中国非劣效性DIRECT-MT 研究:达到非劣效预期结果、死亡率无差异、取栓前溶栓有增加再通趋势、桥接治疗有各种出血的趋势。


二、

适宜血管内治疗的病例选择


关于大核心梗死病例是否需要取栓,不同研究结果不同。


德国非RCT研究支持取栓,结果表明即使取栓失败或者不全再通,患者临床结局依然比药物治疗好;

HERMES团队针对6项RCTs的Meta分析:不同ASPECTS评分效果不同:

♦ ASPECTS评分0-4、5-7、8-10分组,取栓均有优势;

♦ ASPECTS评分0-2、3-5、6-10分组,仅0-2分组没有体现优势;

♦ ASPECTS评分0-4分组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更高。

另有研究显示,mRS 0-2分 依然有部分患者最终梗死体积较大,mRS 4-6分也有部分患者最终梗死体积较小。


总之,关于后循环取栓是否有效,目前研究暂无定论,期待正在进行的RCTs(欧洲BASICS研究、中国BEST研究和BAOCHE研究)公布结果。



三、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的血压管理至关重要,不同研究表明围手术期血压与预后关系不同:

MR CLEAN研究:基线收缩压并未影响预后及安全性;

ASTER研究: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异性与预后呈负相关;侧支循环差的患者,平均动脉压<90mmHg的低血压时间与良好预后呈负相关;

Anadani M等发表研究:术后24小时血压很重要,平均收缩压(SBP)较高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较高,平均SBP、最大SBP和SBP范围与良好结局(mRS 0-2分)呈负相关;

取栓后血压管理的问卷调查(58个中心):大部分研究中心对于机械取栓后的患者无明确的血压管理标准,期待大型RCT研究EnchanTed2研究(DIRECT-MT和EnchanTed合作开展)顺利进行!


因此,对于血管内治疗,临床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chinastroke 中国卒中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Q3MjQwNA==&mid=2650884011&idx=5&sn=4aad5e4fae659a021faeccb1184b58ad&chksm=80aaf750b7dd7e46322ce683bed118dff3cda5b3a97f4259e36a6d2f1857139377623d26ac9f#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健康 血管 心血管病 预后 颅内出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