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加速了首颗原子弹试爆进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20

来源:中国科学家

聂国麟

人物简介

聂国麟,出生于1932年7月,1955年6月入党、195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二机部,一年后被分配到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专家工作组”,开始从事铀化合物研制工作,参与了我国第一块金属铀锭的研制工作,加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进程。1983年任北京第五研究所(现在的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1984年任北京第五研究所所长,1992年退休。


回顾我平凡的一生,最难忘和最值得骄傲的是,作为核工业建设队伍中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我国第一块天然金属铀锭的研制;见证了北京第五研究所从初建二、四号厂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二、四号厂简法生产出数以吨计的核纯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为铀浓缩厂提供了所需的原料,满足了试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装料,加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进程。


戴着棉口罩进行试验,刺鼻的气味挡不住科研的决心


1956年我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系无机物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二机部。那时候,根据党和国家要加速发展核工业的精神,二机部已从各大专院校招收了一大批毕业生。由于当时大家对原子能专业和核燃料还不了解,为了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培养,就在中关村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办了技术干部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培训。培训班请专家为我们授课,讲授原子能工业概论,包括核物理、放射化学、堆工、堆材料、放射性测量、安全防护等内容,此外,还学习了俄语。虽然原子能工业跟我所学的专业有很大的区别,学习、听课有难度,但在我的心里有一个信念,作为一名党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服从国家的需要,我暗暗下决心要克服困难,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掌握专家所讲授的知识。

培训班历时一年多,初步组成一批从事原子能工业、核燃料等技术的基本队伍,参加培训的人员陆续分配到了部属各科研、生产单位,形成了核工业的技术骨干队伍。当时我被分配到附设在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专家工作组”工作。

1957~1958年,在部里的组织安排下,借用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试验室和场地,专家工作组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当时,全组约有五六十人,其中,一部分是从技术干部训练班分配而来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和留苏的技术骨干,另一部分是从各地调来的科技人员和专家,此外还有好几位技术工人。专家工作组共分为选矿、分析、工艺和冶金四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工作。我被分到冶金组。一开始,我们开展了一些铀化合物的研制。我跟张林生一起做干法氟化的试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氟化氢气体通过反应器跟二氧化铀接触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铀。当时的试验条件很差,试验是在通风不足的通风柜里进行。氟化氢气体刺激性很强,我们只戴着棉质口罩进行试验,刺鼻的气味让人感到极其难受。但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完成科研任务的决心。接着,由于试验需要,我又同周纯先去防化研究所进行了制备六氟化铀的试验研究,就是用氟气跟四氟化铀接触反应生成六氟化铀。氟气刺激性更强,实验室通风不好,我们两人从不顾忌,一心一意地做实验。当时我们一门心思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为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块公斤级天然金属铀锭被送入中南海


为了响应党中央一定要把原子能工业搞上去的号召,部里要求,专家工作组负责研制第一块金属铀。冶金组在分析、选矿和工艺组的支持下,展开了研制工作。参加研制金属铀锭的科技人员有郑群英(组长)、夏德长、陈豫德、张林生、秦绍禹,年轻工人曹存才,还有我等等。

冶金小组的成员,有些是不同专业的年轻大学毕业生,还不具备铀矿加工和制备金属产品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不懂就学,刻苦钻研。针对当时部里从南方某矿调来一批含铀富矿的特点,先后讨论并逐步确定了加工处理提铀的基本工艺流程,一步一步精心操作、实践。首先从破矿、磨矿开始,用酸浸出,氨水沉淀,制成重铀酸铵,也就是黄饼,再经过硝酸溶解,进行TBP萃取和碳酸铵反萃取,制成三碳酸铀酰铵;下一步在还原炉里进行煅烧,还原制成二氧化铀,再进行氢氟化,制成四氟化铀,最后在冶炼炉进行冶炼。通过一步一步的试验,终于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公斤级的天然金属铀锭。尽管现在看来,当时所采取的工艺流程比较原始和初级,但在当时,可是从无到有,经过不断摸索、反复试验,而取得成功的。

在试制第一块金属铀锭的过程中,所处理的矿石是含铀富矿,辐射强度较高,破矿过程还产生大量粉尘,可是当时劳动保护条件相当简陋,大家仅仅穿着白大褂、戴着棉口罩。我和一位年轻工人不顾个人安危,一直坚持完成破矿任务。

我记得第一块金属铀锭是一个高约6厘米、直径为8厘米左右的圆柱体,因为怕氧化而将其浸泡在煤油里,实际上由于放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有点氧化发黑。当我把浸在煤油里的铀锭从容器里拿出来时,因为要保持良好的状态,我还用砂纸适当地擦拭了一下,使其明亮了一些,然后由专家工作组的领导罗述德同志送到中南海,请中央领导检视。

专家工作组的冶金组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研制我国第一块天然金属铀锭的过程中作出了贡献,荣获“全国群英会先进集体”称号。

中国第一块铀锭研制部分人员出席全国群英会合影(中排右二是聂国麟,后排右一是照片提供人夏德长)

这块金属铀锭研制成功,鼓舞了专家工作组的士气,为后来的核燃料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增加了大家为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提供批量原料——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简法生产的信心。

“使二机部的整个事业的速度提前了一年”


专家工作组是我们开展铀矿选冶试验研究起步和创业的开始。1958年9月,专家工作组从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搬迁到通县原冶金部地质干校(现在的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为了加快发展原子能事业,根据中央的指示,全国为核事业开绿灯,又从各地调来一批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和职工,组成了北京第五研究所(外界叫五工地)。当时,五所的试验研究条件和生活设施相当简陋。工作区只有一栋三层楼房,是地质干校的教学楼,不具备做试验研究的条件,生活区只有两三栋楼房和几十间平房,没有食堂,只能在工棚临时食堂吃饭。由于地处远郊区,周围全是农田,附近没有商店,日常生活方面比较艰难,购买生活用品例如买煤、买米,要推车到县城去拉回来。为了供暖气,要利用业余时间挖暖气管道沟,还要帮着搬砖递瓦修建食堂。

五所初建,百业待兴。为了尽快创造开展试验的条件,全体总动员,包括科研人员,机修厂、二车间的工人以及基建、后勤部门一起动手,大家边试验、边设计、边施工、边加工设备,逐步建成了比较正规的试验楼和可以进行扩大试验和半工业试验的一号厂。

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既不怕苦,也不怕累,都毫无怨言,始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做试验和工作。当年,陆续建起的简易试验厂房和生活设施,有一部分还保留着,成为了核化冶院建院的历史见证。

二号厂和四号厂简法生产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1960年初,苏联单方撕毁合同,撤走全部苏联专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党中央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要求一定要加快核工业建设,加速研制和试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为了解决铀浓缩厂所需的原料,并满足后续试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装料,在二七二厂还在建设、尚未投产的情况下,部里决定由五所负责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的简法生产,401负责六氟化铀的生产。我所年青科技人员在“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鼓舞下,怀着对核事业的责任感,勇敢地担起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五所生产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谈何容易。那时五所刚建不久,一穷二白,既没有现成的厂房,也没有相关的大型设备。于是,所领导决定从各有关研究室、科室、机修厂专门抽调出一批科技人员、技术工人和干部专门进行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简法生产。没有厂房就从后勤基建部门抽调基建工人,抓紧进行厂房设计、施工、建造,先后建起了简易二号厂和四号厂。厂房建成后需要设备,由于当时的大型设备都是非标准的,没有现成的,科研人员就根据生产需要,自己设计画图,由当时的机修厂师傅们来加工制造,并帮助安装。我记得当时有的设备要求很特殊,比如,需要一种扬程高、泵直径适当、流量小的不锈钢泵,就是机修厂的师傅花了很大功夫,最终制造出来的。机修厂等部门同样为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简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生产所需的原料是部里组织从南方铀矿点收集来的上百吨的黄饼(重铀酸铵),这些黄饼都是土法粗制生产的,品质复杂,一般黄饼是黄色的,这些黄饼却有不同的颜色,甚至有的发黑,要从这些质量差、批量大的黄饼中制成品质好的高纯产品,确实很有难度。当时,科研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最终确定了基本的工艺流程,为简法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筹备之下,二、四号厂先后于1960年8月和11月建成投产。

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开始连续倒班生产,那时防护条件差,在简陋的厂房里,有细微粉尘、刺激性酸雾、放射性等,但参加生产的人员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安危,经过日日夜夜、加班加点的奋战,最终生产出数吨核纯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满足了后续研究、生产单位所需要的原料,特别是为研制和试爆原子弹的装料提供了条件,加快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进程。

1963年1月,二机部党组发来贺信:“五所于1962年已提前超额完成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的生产任务,这不仅为提前取得六氟化铀产品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二氧化铀、四氟化铀的工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刘杰部长曾表扬说:“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产品的提供,加速了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的工作进程,使二机部的整个事业的速度提前了一年。”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欢欣鼓舞,我们五所全体职工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是我们值得怀念和值得写上的一笔。


本文由聂国麟 口述,张静 整理

来源:中国核工业(ID:cn_industry)


来源:Chinese_Scientists 中国科学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zQzMzU3OQ==&mid=2247493539&idx=2&sn=39d116a31a8d45dfc20487bdd321006e&chksm=faa6ba27cdd133318a67fc6a7b0486dd72853624299b94cc66f2ad289dbe06c65d31d54f362a#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原子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