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节水型城市丨呵护源头活水 润泽红色圣地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28

来源:遵义市科学技术协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为我们治水、兴水、节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遵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全面启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重大载体,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落实各项节水措施,提高城市综合节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节约用水管理体系。2017年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在全社会传递了爱水、护水、节水的正能量,唱响了呵护源头活水、共享碧水蓝天的好声音。







系统谋划 高位推动

全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秋高气爽,黔北滴翠。宛若碧玉的湘江,纵横交错的城市水系,让红色遵义城在绿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


遵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常年雨量充沛。值得警醒的是,遵义也是一座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多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标准;中心城区人均水资源量仅1245立方米,红花岗区人均水资源量仅有370立方米。按照联合国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00立方米为缺水地区的标准,我市中心城区属于重度缺水城市。特别是2009年、2010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分片区、分时段供水让市民记忆犹新,切身感受到“水荒”之痛。


▲ 仁江河畔


为全力保障中心城区供水用水,提升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我市全力深化水务改革,大力实施科学治水方略,相继建成了水泊渡、中桥水库,及时实施“南南调水”“南北调水”“东西调水”工程,实现了水资源供、用、排及中水回用统筹规划管理,基本形成了开源、节流、治污多措并举的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中心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持续增强公众的节水意识,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既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市水情所迫、发展所需,加快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实现人水和谐的必然选择。


2017年12月29日,遵义市召开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启动大会,下发实施《遵义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水务、城建的两位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完善了目标考核机制、督查督办机制以及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市政府与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签定责任书,要求各级各有关责任部门紧紧围绕25项创建指标,对标对表补短板,全力以赴促提升,坚持管理制度建立、制度落实、项目推进和创建成效一体推进,努力形成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的强大合力。


今年5月13日,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推进大会,要求各地各单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担当意识,认真抓好抓牢城市节水宣传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遵义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成功申报,顺利迎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的现场考核验收。


今年6月9日至10日,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工信厅联合组织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现场考核初审。专家组指出,遵义市高度重视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创新节水宣传方式,实施了城市节水制度、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和节水载体建设等五大攻坚工作,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显著成效,基本达到了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考核标准要求,一致同意通过初审。


今年9月25日,我市再次召开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迎检暨业务培训工作调度会,强调要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与现场考核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责任目标、迅速行动起来,加快建立与完善城市节水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全力以赴做好现场迎检工作。



让法规制度发威

从源头上拧紧“水龙头



治水、兴水、节水,法治必须先行。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市先后出台了《遵义市市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遵义市湘江保护条例》《遵义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遵义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遵义市节约用水奖补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为我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保障。


治水、兴水、节水,必须坚持规划引领。


我市积极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组织编制了《遵义市城市节约用水规划》《遵义市城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遵义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以及《遵义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规划》等系列规划,为我市城市水资源发展提供了科学规划。


▲ 在街头进行节水宣传


治水、兴水、节水,必须确保资金投入。


从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技术产品推广以及公共节水设施建设及改造等方面全面入手,我市全方位加大资金投入,2018、2019年,遵义市级财政资金投入1104.45万元、1365.22万元;社会节水资金投入3765.1万元、4286.4万元,为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提升节水实效提供了资金支撑。


治水、兴水、节水,制度必须管用有效。


我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对自备水源企业加大年度计划用水审批及年度用水考核力度,对超计划(定额)取水户执行累进加价制度,改变以往的水资源费包干制。通过经济杠杆和价格管理,促使企业和家庭主动落实节约用水措施,推动由“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目前,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7.8%。同时,完善中心城区城镇供水水价体系,实行超计划(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有力唤醒了居民节约用水意识。


治水、兴水、节水,执法监管必须及时跟进。


为加强特种行业管理,市供水部门分区域对洗浴、洗车、水上娱乐等高耗水行业的计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减少计量遗漏。同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规用水,杜绝特种行业偷盗用水及浪费用水现象发生,确保全市特种行业计量收费达到100%。对市场上用水器具销售情况进行抽检,严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用水器具,确保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规划引领,建章立制,经济奖惩,监管检查,一个个持续有效的高招迭出,让遵义节水行动有法可依、有力有效。



节水用水从娃娃抓起

节水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公共机构、企业、居住小区既是用水的主体,也是节水的中坚,更是节水的主力军。聚焦重点群体,提升宣传效果,我市以推进节水型公共机构、学校、医院、企业、小区建设为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各种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环境意识,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 小朋友签名倡导节水


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环保日”等集中宣传活动期间,我市坚持做到报纸有专版、电视有专题、公共橱窗有内容,出租车LED显示屏有温馨提醒,节水宣传标语在宾馆、厂区、食堂等区域随处可见。


市行政中心共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共54个部门入驻,每天在这里上班的工作人员和办事人员平均有4000多人,公共用水设施和器具较多。作为物业管理者,贵州深盛佳物业管理公司遵义分公司总经理吴定军表示,公司切实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在用水器具旁张贴节水宣传标语,利用一号楼大厅LED大屏常态化播放节水宣传片、节能倡议书等,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节水用水、从我做起”的自觉性。同时,还建成了水能耗监管平台,共安装90块智能远传水表,实现用水能耗三级计量,即用水数据实时采集、用水情况远程监控、用水能耗目标化管理,并指定专人每天开展自查自纠,防止跑、冒、滴、漏现象。


在大中小学校,通过开展节约用水演讲、手抄报、进课堂等多种形式,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让节约知识人人知晓。播州区第三小学将节水惜水工作常态化、持久化。2018年,该校用水总量为17135吨、年人均用水量为5.14吨;2019年用水总量为12784吨、年人均用水量为3.83吨,人均用水量比上年下降25%;2020年1-8月用水量为6682吨,年人均用水量为3.38吨,用水量逐年下降。遵义市第五十七中学创新采用班级用水考核方式,实施用水登记制度,让学生做到用水有意识、节水有技巧。2018年,学校总用水量18157吨,2019年总用水量14659吨,比上年节约了3498吨;师生用水定额符合规定要求,低于贵州省人均用水量的标准。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节约用水从孩子们身上见效。目前,我市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行业主导、教育配合、校社互动、学生参与”的节水宣传教育机制,先后创建了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师院、遵义医专、遵义职院等37个省级节水型学校。



点面结合

节水型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工业用水量在城市用水中占比大,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业节水是重中之重。我市坚持整体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设械,先后创建贵州鸭溪发电有限公司等6个高耗水行业规模以上的省级节水型企业,遵义福鑫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建成市级节水型企业。其中火电、钢铁、石化、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七大高耗水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共计19家,全部建成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100%。


致力于钢丝、钢丝绳、PC钢绞线生产和相关技术、设备、材料的研究与加工的贵绳集团,年生产能力40万吨,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该集团自建的污水(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能力达180万吨/年。产品酸洗用水经过公司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返回使用,全年节约用水量约为1900万吨,减排量约为180万吨,节约资金约为970万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再生水利用量达87万吨,循环水利用率、废水回用率、达标回用率均为100%,2018年获得贵州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 志愿者参观节水工程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节水型小区建设首当其冲。我市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小区节水管理制度,开展寓教于乐的节水宣传,提倡一水多用;经常性开展节水型器具进小区活动,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用水量。截至目前,我市节水型小区覆盖率达到17.43%。


常青藤国际花园是集商务、办公、住宅、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高端综合社区。通过开展国家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节水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自觉行动,小区节水器具使用率100%。与2018年对比,该小区2019年减少用水91539吨。负责该小区物业管理的金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示范项目”“贵州省物业前十强企业”“贵州省物业管理行业住宅物业服务品牌”等荣誉称号。


2017年投入使用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共安装各种节水器具3615个,水龙头全部是节水型水龙头和感应式水龙头,厕所使用感应式小便器及节水型脚踏阀蹲便器,节水器具普及率100%,节水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遵义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水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在每年4月至10月的周末休息日,都安排工作人员用水泵抽取化粪池污水浇灌绿化带。2018年、2019年分别使用化粪池污水14吨、8吨,用于浇灌绿化带,近两年职工平均用水远低于贵州省用水定额标准。


▲ 南部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使用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获得省级节水型载体称号139个,其中节水型企业6个、节水型居民小区67个、节水型学校37个、节水型公共机构14家、节水型医院15家。市级行政中心等14家公共机构和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等15家医院,通过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制度,明确节水责任人,加大资金投入,改造计量设施,全面普及和使用节水器具。截至2019年底,我市省级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到64.33%。


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关键环节。我市坚持把创建工作和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治污治水·洁净家园”行动,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供水安全和水环境污染整治民生问题。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北部、高桥、南部(一期)、南部(二期)、龙坑、湘江、中桥等26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62.35万吨/日。 


高桥污水处理厂采用SBR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量为每天3万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A标准。该厂处理的生活污水经介质过滤器进行深度处理后,主要用于钟氏沉砂池、超细格栅和污水脱泥机房,其余部分用于湘江河景观用水补充。今年1至8月,该厂共使用中水13万吨。


遵义市南部污水处理厂中水主要用于设施设备的反冲洗用水、药品稀释用水、生物除臭装置的喷淋用水以及道路、设施设备冲洗用水和园林绿化用水。截至今年10月12日,该厂中水累计使用流量约100.2万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水十条”国家考核终期目标的关键之年。我市将以提高城市用水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建立依法节水、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节水机制为重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面形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凝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遵义市必将御风而行、乘风破浪,如期完成创建目标,再夺一枚亮丽的城市名片,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遵义,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水资源保障。




来源:遵义发布、文明遵义


来源:gh_9b577a07cd87 遵义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jg4MjY3MQ==&mid=2247491278&idx=3&sn=33d05df8541246e711dd08c6cff73cfc&chksm=fb578bcecc2002d895262ed1372e6759da50042976cf78650912ea87832d2564b1315d17863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时政 水污染 中国水资源 贵州遵义 节约用水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