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栏目|什么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战略思维品质?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01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在《地形篇》中,孙子提出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战略思维品质观,对将帅的战略思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什么孙子特别提出这样的战略思维品质观呢?我给同学们简要分析一下。

孙子在《地形篇》中分析了“六地之道”和“六败之道”后,紧接着有一段论述:“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这段话意思是说:从战争规律上分析,必然能打胜的,即使国君说不打,也可以坚持打;从战争规律上分析,不能打胜的,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也不可以去打。进不求名利,退不避罪责,只求保全民众而有利于国君,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珍宝。从孙子的简要论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其奥妙所在。

         首先,在孙子看来,懂得“六地之道”和“六败之道”,只要将帅善于观察和思考,是不难把握的。而且将帅们学习掌握了自己的兵法,也不难把握地形及其蕴含的胜败规律;

         其次,在孙子看来,为将者只有在对待战胜攻取方面,不追求名与利,在退却避让时,不怕担罪责,将帅具备了这样的战略思维品质和政治素养,才能正确地辩识“战道”、把握“战机”,顾全“大局”。否则,将帅认识真理虽易,但坚持真理却难;

        第三,在孙子看来,将帅对名利、功过的正确态度,应是一心只求保护民众,决策要符合国君的长远利益,并能够维护国君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栋梁,是战争胜败的主宰者。

 从孙子这段论述蕴含的三个方面的认识来看,孙子特别看重将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战略思维品质

,指明了将帅良好的战略思维品质对将帅战略思维活动的规范作用——即将帅在作战中,于有利的条件下决定进攻,不是为了沽名钓誉,在不利的条件下退兵避战,不怕承担责任;无论进退,都以“战道”和“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为准绳。

       孙子提出的这一将帅的战略思维品质,虽然是在封建时代对将帅的政治素养和战略思维品质的特殊要求,但在当今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是军事指挥员必须具备的战略思维品质和战略素养。如果指挥员凭借聪明的头脑虽然能够把握地形的利弊,能够认识到各种条件中蕴含的胜败规律,但不具备进攻求战不沽名钓誉,退兵避让不怕担当责任的品德,不愿意从全局上看利弊得失,不具备服从全局需要的大局观,军事指挥员也不可能根据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我给同学们举一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孙子提出的这一战略思维品质观问题。

这个例子叫做白起拒绝任将。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外号:战神,杀人魔,居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约165万!  封号:武安君。官职:国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部长)。  

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白起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射杀赵括,俘虏赵军45万人并全部活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白起经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被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名字而胆寒。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正月,昭王派王陵进攻邯郸,但战果很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帮助王陵继续进攻。结果王陵部队损失了五个军营。而武安君白起由于生病没有去。白起病好了之后,秦昭王打算派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陵统率部队。白起进言道:“邯郸委实不易攻下。而且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消灭了长平的赵军,可是秦军死亡的士兵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争夺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战败秦军是必定无疑的。这个仗不能打。”秦王亲自下令,但武安君白起不肯赴任。于是秦昭王就派应侯范睢去请他,但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赴任,并从此称病不起。秦昭王只好改派王龁hé代替王陵统率部队围攻邯郸,也没能攻下来。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领数十万士兵攻击秦军,秦军损失、伤亡很大。于是武安君有了话说:“秦国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        

 秦昭王听到白起的牢骚之后,怒火中烧,强令武安君赴任,而武安君说自己病情严重,不能赴任。应侯范睢又请他,白起仍是不肯赴任。白起说:“秦军这次打赵国,由于我们现在空虚,赵国也吸取了长平之战的教训会拼死作战,我军肯定不能胜利。这样的仗不能打。我也知道,我去打败了,也没有个人大的灾祸。但我不去,肯定是没有活路。”白起还是坚决不愿意赴任。

       于是秦昭王就免去武安君的官爵,把白起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但武安君有病,未能成行。过了三个月,诸侯联军攻击秦军更加紧迫,秦军屡次退却,报告失利情况的使者天天都有到都城的。秦昭王非常愤怒,就派人驱逐白起,不让他留在咸阳城里。武安君不得已上路,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应侯以及群僚议论说:“令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的样子还不满意,不服气,有怨言。”于是秦昭王就派遣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令他自杀。武安君拿着剑仰天长叹道:“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过了好一会儿,白起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武安君死在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十一月。武安君死而无罪,秦国人都非常同情他,所以无论城乡都有祭祀他的活动。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白起不但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而且具有孙子倡导的“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遵循战道,利合于主的战略思维品质。

      

 从这个例子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在企业战略决策中,作为最高决策者,要看到部属与自己决策意见不一致的本质。如果是“利合于主”,即使意见不同,也应当采纳并鼓励部属,而不要拒绝正确意见和打击报复;如果部属与自己意见不合是因为“明哲保身”,则这种部属不值得信赖与培养。而作为下属,参与决策时一定要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利合于主的战略思维品质,敢于不计个人得失地提出真知灼见。但方式方法要正确巧妙,否则会适得其反。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


C2


如何加入学会

注册学会会员:

个人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个人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在线进行支付宝缴纳会费。

单位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单位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缴纳会费。


长按下方学会二维码,关注学会微信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604980&idx=5&sn=5cfde5603cac8f6c404c76e8f61bd9bc&chksm=8b9bf26cbcec7b7a9fee634c3ae2613fb8c3dd9c93981a05cea32fac14727a549a1bc56b546e#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历史 军事历史 战略思维 武安 白起 武安君

推荐资讯